扈喬
不久前,中央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督察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污水治理情況時發現,崇左市黨委、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視不夠,謀劃部署不力;在推動管網建設和污水收集上不作為、慢作為,治污決心長期“難產”。通報稱:“2020年崇左市污水集中收集率僅為6.7%,全區最差,全國罕見!”
城市黑臭水體被稱為“群眾身邊的污染”,是公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之一。《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明確提出,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90%以上。可以說,對于城鎮治理污水,中央高度重視,人民群眾迫切期待。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環境整治容不得做表面文章、裝樣子,要進一步落實黨政主體責任,嚴格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健全環境保護督察機制,完善環境保護督察體系,推動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完善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機制,開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專項督察。對于盲目決策、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高發、應對不力、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的行為要依紀依法嚴格問責、終身追責,對不作為、假作為、慢作為實施“零容忍”。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唯有經濟與環境并重、遵循自然發展規律的發展,才是最有價值、最可持續、最具實踐意義的發展。污染防治攻堅戰沒有退路,必須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