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高
兒子投資失敗,他攬過巨額債務,“子債父償”是一位普通老人心底的信義千斤;晚年喪子,他決定捐獻兒子全部器官,給7個陌生人新生,也讓愛與希望在人間流轉。
“孩子,你欠下的51萬元,我今天終于全部還清了!”2021年4月5日下午,江蘇省宿遷市的一處陵園里,69歲的退休教師朱順和站在兒子朱寶的墓碑前,一字一頓地說出了這些話。說完,朱順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張寫滿字的紙,在末尾處打了一個鉤……
愛是割舍,也是成全
3年了,這張寫滿名字和欠款數額的紙,朱順和每個月都會拿出來一兩次,仔細端詳后,再用筆鄭重地在上面畫一個鉤。
一個鉤意味著還清一筆欠款,3年加起來51萬元。兒子生前欠下的這筆錢,對一位普通退休教師來說談何容易?但朱順和說:“常說父債子還,但如果孩子先走一步,父母也有替子還債的義務。這既是對孩子的告慰,也是父母能繼續活下去的慰藉。”說這句話時,他面帶笑容,聲音低沉,但內心卻如波濤翻滾……
朱順和的兒子叫朱寶,2007年跟親戚朋友借債百萬做餐飲生意,可不到一年就虧得一塌糊涂。之后10年,朱寶拼命工作,還掉了近一半債務。朱順和曾多次提出幫忙,但要強的兒子都說要靠自己。
2018年6月16日,在蘇州做保安的朱寶動脈瘤突然破裂。兩天之后,醫生通知朱順和給兒子準備后事,因為朱寶已經腦死亡。
告別來得如此猝不及防,白發人送黑發人是人生大悲。但朱順和卻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捐獻兒子的器官。朱順和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說道:“我告訴兩個孫女:‘人死了,燒了就是一把灰。不燒的話,器官換到別人身上,等于你爸還活著。”孫女覺得爺爺說得有道理,朱順和的兒媳、老伴兒和當時還在上大學的女兒,也都很支持他。
最終,朱寶的器官被分別捐獻給了7位急需移植的病人,他也因此成為蘇州首例完成心臟、肝臟、腎臟、肺和眼角膜主要器官全捐獻的捐獻者。
兒子的肺被移植給無錫人民醫院一位男性患者,心臟被移植給南京第一人民醫院一位56歲男性患者,肝臟被移植給南京八一醫院一位56歲男性肝癌患者,兩枚腎臟分別移植給了一位38歲男性和一位46歲女性,而他的眼角膜則為蘇州一男、一女兩位患者帶來了光明。
“所有接受移植手術的患者,術后的生命體征都很平穩。孩子離開了,但更多人活下來了。”
捐獻兒子器官這樣的義舉,很少有人能做到。然而,朱順和為逝去的兒子所做的,遠不止這些……
愛是一分不落地償還
朱順和還有一件事掛在心里放不下,那就是兒子欠下的債務。2007年,朱寶在一家有1000多工人的廠房附近開了一家飯店。但后來工廠倒閉,老板跑路,他的飯店也經營不下去了,百萬元的投資打了水漂。朱順和說,兒子不應該自不量力去借錢創業。但借給他錢的每一位人,都是出于好心。
處理完兒子的后事,朱順和馬上召開家庭會議,決定無論多么困難,一定要把朱寶生前的欠債還清。老伴兒、女兒和他的想法一樣,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借錢給兒子的人,他很多都熟悉,不還錢沒臉再見。即便不熟悉,他也一定要還。因為朱順和有退休工資,有手有腳還能打工掙錢。
決定替兒子還債后,朱順和主動找到了屬地法院的執行庭,懇請搜集兒子外債賬單,并通過法院與借錢方達成協商,朱寶生前的債務由父親接管,但他需要對方給予一定的償還時間。
為了讓借錢的人放心,朱順和在兒子的每一張借條上都加上了自己的名字。之后他又拿出2000多元作為訴訟費,讓借錢人起訴自己,然后把工資卡交到了法院。法院每月給他留700元生活費,其余的錢全劃給借債方。
每月700元生活費,朱順和也不舍得用,而是盡量攢一點兒,攢到500元、1000元后再還一筆債。
鄰居親朋、朱寶生前的好友和社會愛心人士得知朱順和的事情后,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但他無一例外地婉言拒絕:“自己的事,干嗎要麻煩別人呢?比我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很多,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才有意義。”朱順和說,“沒有一個人催過債,我怎么能向別人伸手呢?”
每年底,朱順和會逐一給借錢方打電話,問他們的錢收到沒有?同時,他一再保證會盡快把余下的欠款還清。
為了早日還清債務,退休后的朱順和應聘到小區物業做保安,幾乎全年無休,每月有1700元工資。這份工作辛苦,偶爾還遭人白眼,但朱順和總是笑容滿面。“我心里裝著兒子,裝著他的債務,除了努力掙錢外,不會想太多。”
愛是延續,一直愛……
1952年出生的朱順和,退休前是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一名鄉鎮小學老師。他和老伴兒育有一子一女。他一開始做的是民辦教師,工資很低,養活一家人很難。后來考上了師范轉為正式教師,也僅夠一家四口的開銷。誰想到苦了大半輩子,還沒來得及安享晚年,又要為離去的兒子還債。常常有人說他傻,就說自己沒還債能力,別人也不能把他怎么樣。他卻說:“別人也許不能把我怎樣,但我自己會寢食難安。”
“做這個工作,我一點兒都不覺得累。忙起來就沒時間想兒子,沒工夫難過了。而且我喜歡聽人叫我‘朱老師。”朱順和說。
“朱老師,我家下水管堵了。”“朱老師,我家水龍頭漏水。”他工作的小區,誰家有事兒都喜歡找朱順和,也不管這事兒歸不歸他管。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瘦小的身體里藏著巨大的能量。
朱順和所在的是老舊小區,他去之前,同事們最怵的就是物業費收取,很多業主常年不交物業費,工作人員拿他們也沒辦法。
一個冬天的晚上12點,一戶居民家突然斷電了,對方打電話給朱順和讓他幫忙看看。同事提醒,這戶人家多年未交物業費,讓他別去了。但朱順和還是去了,折騰了一個多小時幫忙修好了。業主很感動,朱順和離開時,對方說馬上去交物業費。
“回去的路上寒風凜冽,但我的心里特暖和。”朱順和說,這些溫暖親切的人,讓他越來越干勁十足,也可以讓他暫時忘記自己老年喪子的痛。那之后,很多業主都爭先恐后地來交物業費,他們的理由是:“不交物業費對不住朱老師。”
辛苦奔波3年,2021年4月,朱順和終于還完了兒子最后一筆債務。問他接下來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這位古稀老人興奮地說,想去養老院做志愿者。“不用替兒子還債了,但我也不敢閑下來,因為沒事兒做,就會想他……”朱順和說,他喜歡吹拉彈唱,老伴兒愛熱鬧,老兩口早就商量好了,債一還完就去養老院陪伴照顧孤寡老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朱順和就主動報名照顧小區的孤寡老人。他利用工作空閑上門看望,從牙縫里省錢給他們買日用品和食物,他會坐下來陪他們嘮嗑,幫忙打掃屋子。老人們動情地跟他述說自己人生的苦難,卻從未聽他說起自己心底的傷。
“疫情防控期間,我先后排查出8名老人無人照顧,就主動承擔了照顧他們的責任。我會一直照顧下去。”朱順和說。
2021年,“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當地媒體,為朱順和頒發了“正能量特別獎”及2萬元獎金。朱順和把這筆錢轉送給了最需要的人,他說:“欠下的債務,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還清才安心。”
兒子投資失敗,
他攬過巨額債務,
“子債父償”里是一個普通老人心底的信義千斤;
晚年喪子,他決定捐獻兒子全部器官,
給7個陌生人新生,也讓愛與希望在人間流轉。
從知天命到年近古稀,
生活一次次給他出最難解的題,
每一次,他的回答都讓人流淚。
學高為師,
身正為范,
在三尺講臺上站了一輩子的他,
走下講臺,
又用行動給世人上了震撼人心的一課!
—這是“天天正能量”給朱順和老師的頒獎詞,也是這位老人最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