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畔陽

習慣能造就第二天性
反復做什么,最終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習慣如果不能幫助你,就一定會傷害你。如下是后者的10個例子,任其發展就會不經意間偷走你的快樂。
1.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而不是自己的事情上
不要熱衷于他人的成功故事或經歷,以至于忘記書寫自己的,你實際上擁有想要成為什么樣人的所有資源,只要下決心掌握主動權,驚人變化就可能發生。拒絕他人替你思考、為你代言,把決定強加于你,也就意味著尊重自己的想法和直覺,書寫自己的人生篇章。要想讓自己的人生上升到新高度,你必須有清晰的前進方向,擺脫把自己壓垮的繁文縟節和各種負擔,給自己插上飛翔的翅膀。把真誠的渴望和最大目標保存在內心深處,每天都不要忘記孜孜以求。實心實意珍惜自己的所作所為,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心想事成就只是時間問題。
2.一味等待完美時刻
不要相信有完美時刻,任何時刻都不可能完美,而完全取決于你讓它成為什么樣子。很多人苦苦等待時來運轉,結果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猛醒吧,根本就沒有什么完美時刻、完美機會、完美條件,所有這一切都不過是癡人說夢。把最大潛力發揮出來的能力,與直面不完美狀態的意愿正相關,你不會因為找到完美時刻而取得成功,相反會因為充分利用人生的不完美而有所成就。
3.僅僅為工資工作
沒有興趣的工作是一種煎熬,即使說不上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至少還是要有些興趣。如果工作絲毫提不起自己的興致,日復一日像機器人一樣忙忙碌碌,不過是為了養家糊口,最終只能是耗盡人生大好時光。這是你的生活,工作占其中的大部分時間,不要輕信“不要讓你的工作決定你是什么樣的人”之類的話,而是把這句話顛倒過來想想:“就是要從事能夠塑造自己是什么樣人的工作。”若是喜歡,工作就會產生滿足感,所以不要僅僅滿足于掙一份工資,為了找到能夠激起自己興趣的工作,多下些功夫還是值得的。
4.心懷怨恨
正如馬丁·路德金所說:“黑暗不能驅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驅走仇恨,只有愛心才能做到。”說實在的,心懷怨恨的時候,它就主宰、控制了自己的身心,甚至忘記為什么要恨、恨什么、恨誰,只是為恨而恨,而后自然而然地開始恨自己,所恨的每件事每個人永久在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如果想把某人某事從心中消除,最好的辦法不是通過恨,相反要把自己從仇恨解脫出來。原諒傷害過你的人,并不意味接受他曾經如何對待你,而是不讓怨恨、糾結折磨自己。放手意味著不再死纏爛打,要是實在無能為力改變局面,那還不如及早改弦易轍。放手意味著新的開始,萬事開頭的難處有時讓人膽怯,勇敢邁開這一步前面就是一片新天地。
5.糾結、擔心、恐懼
總有一天回首人生的時候,你會意識到所有擔心和焦慮都是徒勞無益的。為什么不現在就醒悟過來,意識到這一點呢?回想過去幾年,你因為沒必要的擔心和消極心態毀掉了多少原本可以快樂的機會。雖然面對這些無法彌補的快樂,你已經無可奈何,但對于還會到來的快樂來說,則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放下包袱吧,不要在自己的脖子上掛上枷鎖。不論什么情況,享受生活確實不是很難,不過是對種種不靠譜的說法付之一笑的事。放手你的擔心和恐懼、怒氣和嫉妒、虛偽和貪婪,所有這些偽裝下面,就是快樂有創意的本色的你。把偽裝層層剝掉后,就能欣賞到生活的本質,生活確實值得珍惜。
6.喋喋不休談論遇到的困難
糟糕一天不過是糟糕一天而已,不要讓它發酵,暫時困難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對于生活和工作的思考,但是不要讓它影響到你是什么樣的人和在向哪個方向前進。記錄下挫折失敗,調整自己不斷適應,但不要人為擴大化使其成為生活的主要部分。每天都會帶來新的經驗教訓和可能性,也會為你展現自己已經選定道路上的新臺階,有些事情有的時候可能很可怕而又不可避免,但你總是有所選擇,或是合適的時機,或是如何忍受艱難困苦繼續前行。面對困難,抱怨命運不濟的人會說“為什么總是發生在我身上”,把困難個性化。相比之下通情達理的人則會說:“好啊,我正身處逆境,所以我正在思考如何應對它。”
7.總是尋求短暫的滿足
人生有兩種滿足——短暫的和長久的,前者來自物質享受,后者只能在心智的不斷成長過程中獲得。表面上看兩者很難區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后者明顯更為可取。長久的滿足可以歷經人生起伏經久不衰,而且只有經歷了生活風霜雨雪的人,才能變得更加成熟、自信堅定。另一方面,如果僅僅因為生活中的短暫變化,你就改變自己對世界的總體看法,把心田上的微風變成呼嘯狂風,最為愜意的物質享受也無法讓幸福快樂維持長久。
8.總想一鳴驚人
要想在這個世界上出人頭地,就要從身邊做起,而一舉成名天下知在現代社會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小有成就則完全可能而且不是很難,只要一次認準自己最熟悉的一個人或一件事就可以做到。努力濺起生活中的小小水花,讓漣漪逐漸蔓延開來,如果你想改變他人的心思或情緒,那就從改變周圍的人入手。舉個例子,如果能讓某人露出微笑,他的微笑就會影響其他人,以這樣微妙的方式,你就可以通過自己深思熟慮的從容行為,而不必在巨大壓力下消極影響其他人。
9.不依不饒傷害過自己的人
有時候,要遠離某人不再和他交往,不是因為你不在乎他,而是他不在乎你了。如果某人一再傷害你,那就接受他已經不再在意你的事實,這是一粒很難咽下的苦藥丸,但又非常必要。不要繼續刻意給這樣的人留下什么好印象,再浪費一秒鐘向他證明什么都不值得,因為已經沒有什么值得證明的,再不必在這樣的人身上動任何心思。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該割舍的時候猶豫不決,只能害人害己。
10.過度看重外表的重要性
過度以貌取人,好比僅憑顏色而不管味道選擇食物,實在是毫無意義,正是內在、看不見、難以定量的特點,才創造出永久的魅力。就好比有的人喜歡薄荷的味道,而有的人則喜歡榴蓮的氣味一樣,總有一種不可否認的吸引力讓你喜歡某些人、地方或事情,有的時候甚至你與他人共有的缺陷也能讓你陶醉其中,從長遠來說也是能夠走到一起的基礎。交友要謹慎,聽說過“觀其友知其人”的說法吧。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