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和平
加快建設綠色石化萬億級產業集群,是寧波培育“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的重要抓手,是與杭州唱好“雙城記”、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戰略謀劃,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實踐。寧波擁有優越的港口條件,扎實的綠色石化產業基礎,完全有條件、有希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綠色石化萬億級產業集群。
綠色石化優勢與挑戰并存
2020年,寧波綠色石化規上工業實現總產值達3056億元,擁有鎮海煉化、大榭石化、逸盛石化、中金石化、臺塑關系企業、萬華化學等一批重點石化企業,已經形成一次加工原油達3100萬噸/年、烯烴約400萬噸/年、PTA約700萬噸/年、MDI約12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石化產品規模居全國前列。但離2025年綠色石化產業如期達到萬億規模仍有一定差距,存在不少挑戰。
思想認識不夠統一。部分干部群眾仍存在“談化色變”現象,片面認為石化產業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險,導致發展綠色石化產業的信念不夠堅定,工作推進力度不夠大。
統籌機制不夠健全。從鎮海、北侖和大榭三大石化園區看,出于經濟指標考核和財政“分灶吃飯”的現實壓力,三大石化園區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競爭,導致發展規劃、招商引資、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統籌性較差。從市級層面看,寧波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等部門都在為發展綠色石化產業積極努力,但缺乏高位階、強有力的統一管理組織,在規劃執行、要素支撐、指標爭取等方面存在諸多困難。
要素制約比較突出。據測算,目前寧波綠色石化產業單位產出為65億元/平方公里。如果產業能級和技術水平保持不變,要達到萬億級規模還需建設用地約100平方公里。但經初步統計,目前寧波綠色石化產業基地尚有規劃未利用空間僅42.4平方公里。同時,新建項目受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控制性指標制約突出,保障石化類重大項目較為困難。
產業層次不夠高端。寧波綠色石化產業仍處于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呈現中上游規模較大、下游精細化工及新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生產能力較弱等現象。產業精細化率不足50%,聚烯烴彈性體等先進高分子材料比較缺乏。同時,寧波綠色石化產業與汽車制造、智能家電、時尚紡織服裝等產業的融合發展還有待提效擴面,如生產汽車零部件所需原料橡塑的本地化供應比例僅為三成左右。
聚共識強統籌 延鏈條守底線
對照《寧波市綠色石化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19—2025年)》和《關于實施“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工程的意見》,2025年寧波要如期實現綠色石化產業規劃目標,仍需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只爭朝夕、真抓實干。
創新方式聚共識。通過電視、報刊、微信等平臺,多途徑、多渠道、多形式廣泛宣傳建設綠色石化萬億級產業集群的重大意義。“十四五”時期,寧波如果不加力、不擴量、不突破,或存在被擠出國家七大石化基地的可能,也可能導致寧波在整個國家能源戰略布局中的地位、與杭州共同唱好“雙城記”的目標受到影響。通過石化科普知識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并借助數字網絡、移動終端、現場參觀等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途徑,向群眾講清楚、說明白,只要采用國際先進的工藝、設備,并將安全措施、監管舉措、制度保障嚴格落實到位,發展綠色石化產業的環保和安全就會得到保障。對于新規劃的土地、新上馬的項目,既要合理平衡所在地政府的利益,調動其積極性,又要維護兼顧項目所涉及群眾的利益訴求,推動各方增強建設綠色石化萬億級產業集群的思想認同和行動自覺。
強化統籌抓落實。成立以寧波市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萬億級綠色石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統籌、協調、指揮綠色石化產業規劃落地、集約布局、要素配置、指標爭取、項目建設等工作,統籌解決鎮海、北侖、大榭三大園區在發展規劃、招商引資、設施建設等方面存在的碎片化、分散化問題。成立寧波市級層面的沿海公共管廊建設工作專班,制定路線圖、時間表,爭取早日立項、盡快實施、加速推進。首期可啟動鎮海到北侖算山段,中期在各片區內部公共管廊加速推進的基礎上,再接通北侖算山到大榭段,真正實現三大園區的管廊一體貫通、產業高效循環。同步研究公共管廊建設的利益占補平衡機制,遷移原鎮海和北侖城區地下化工管線至沿海公共管廊,給管線遷建方和地方政府以專項政策支持。
優化要素強保障。一方面,提升已開發用地效率。重點對鎮海澥浦區塊、大榭西部區域等非石化用地實施“騰籠換鳥”,督促石化園區相關企業加大對供而未用土地的投資力度,同時強化原有規劃定位為發展石化產業的土地性質,不得隨意改變土地的功能屬性。另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指標。抓住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時期的特殊政策機遇,成立用海用地政策、用能排放指標等若干專業攻關團隊,積極向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浙江省發改委(能源局)匯報、對接,借勢用力破解綠色石化產業發展的要素制約。
延長鏈條促融合。充分發揮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煙臺萬華高性能研究院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優勢,重點圍繞汽車零部件研發、化工新材料研發和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技術、重點產品進行攻關突破,培育一批拳頭產品。按照綠色石化產業高端化、精細化發展需求,加快土地性質調整和規劃謀劃,打造高端、綠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支撐的石化產業鏈延伸專業園,推進石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比如,盡早謀劃建設汽車專用化工新材料專業園,推進兩大萬億級產業融合發展;再如,依托寧波紡織服裝產業優勢,謀劃建設高分子材料產業園,打造具有寧波特色的“原油—芳烴—PTA—PET—滌綸長絲—化纖織造”全產業鏈條,推動寧波紡織服裝產業再上新臺階。
標本兼治守底線。堅守安全和環保底線。一方面,未來新引進石化項目的生產工藝、設備、污染治理技術,以及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和資源利用率均需達到同行業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加大對落后產品、落后技術和落后裝置的淘汰力度,對鎮海、北侖、大榭三大石化園區內現有的低小散企業進行搬遷或優化升級,注重在清潔生產中平衡能耗與污染物指標。另一方面,始終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三年行動,堅決堵住危化品生產、使用、儲存、運輸企業的安全漏洞,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作者單位:寧波市政協經濟委)
責任編輯:姚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