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巍嵩
2020年,在A股市場上,新能源汽車板塊異軍突起,成為投資者追捧的熱點。數據顯示,這一年新能源汽車指數將增長63.29%。
2021年,該板塊依舊火熱。1月9日,蔚來發布首款純電動轎車產品NIO ET7,續航能力達到1000公里。1月11日,百度突然官宣造車。對于新能源領域這種你追我趕的發展勁頭,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軌道估值不低,但2021年仍有良好的投資機會,因為行業的高度繁榮是相對確定的。
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新能源概念產業鏈較長,帶動經濟發展的能量巨大。從最初電動車嘗試布局,到今天比亞迪市值沖破5000億元超越上汽與廣汽之和,這僅僅用了不到10年時間。如果從產量和市場占有率來說,新能源車企在遍布的燃油車大軍中猶如滄海一粟,但資本市場講求的是未來與夢想。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出臺,我國對于電動車行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空前,按照規劃要求,我國在2025年要力爭電動車滲透率達到20%的水平,要知道如今國內電動車滲透率僅有4-5個百分點,整車存量在380萬輛左右,距離20%的滲透率的發展目標仍有1000萬輛以上的需求缺口。
這一規劃帶來的價值不僅僅是千萬輛整車的銷售與制造,新能源這條冗長的產業鏈帶動的還有基礎材料、電池組裝、電機、車用零部件、整車制造、充電等環節的發展與進步,而這其中成長性最好的當數基礎材料、電池組裝以及整車制造三個環節。
從資本市場來看,新能源汽車無疑是2020年資本市場引人注目的焦點,多家新能源汽車公司股價大幅上漲,例如特斯拉2020年股價漲幅為743.4%,比亞迪漲幅為308.11%。
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供給端持續質變,整體呈現“電動加速+智能開啟”雙重特征,未來或迎來發展黃金十年。
鋰電池:總體呈上漲趨勢
鋰電池是新能源車產業鏈中最為核心的一環,電池包成本占據了新能源汽車總成本的三分之一。新能源汽車的火熱帶動需求增長,上游原材料價格正迎來新一輪的上漲周期。
據悉,自2020年8月中下旬以來,電池級碳酸鋰總體呈上漲趨勢,截至12月24日,電池級碳酸鋰平均價為49250元/噸,較年初以來最低位上漲9500元/噸。
數據顯示,部分三元材料廠家在2020年12月下旬開始采購下月原料,下游議價情緒較高,預計價格僅小幅提升1000元/噸左右。而2021年1月將延續年底備貨情緒,疊加部分鋰鹽廠家1-2月相繼停產檢修,市場或出現集中備貨采購行為,預計供需結構偏緊或將加劇,第一季度價格或將穩步提升至5.3萬元/噸。
中信證券指出,近期伴隨國內鋰價的持續上漲,全球鋰市場均出現積極信號。企業資本支出和擴張計劃重啟驗證行業拐點位置,鋰優質供應產能進一步得到下游客戶的重視。國內鋰鹽企業開始謀求原料供應的多元化,驗證了澳礦供應趨緊和不確定性增加的局勢。在下游需求持續走強的拉動下,鋰價有望繼續上漲,可關注贛鋒鋰業、盛新鋰能和雅化集團。
此外,統計顯示,在鋰電池概念股中,前三季度凈利潤為正且機構預測2021年盈利增速超40%的共有32家公司。其中,有13只個股的最新收盤價較機構一致預測目標仍有20%以上的上漲空間。道明光學有近80%的上漲空間,中國寶安、拓邦股份有50%以上的上漲空間。
比亞迪:國內新能源車企的代表
比亞迪2020年年初至今漲幅達到了驚人的301%,完全體現出了新能源板塊驚人的上沖勢能,從數據來看,比亞迪2020年不論在銷量、財務數據還是未來預計需求量方面都有著優異的成績和積極的預期。
截至2020年10月,比亞迪汽車銷量累計達到31.6萬輛,其中新能源車銷量13.4萬輛,新能源車銷量維持穩步上漲且占比不斷提升,公司主打的漢+唐兩種車型積累了大量訂單。與此同時,比亞迪燃油車和商用車業務也依然景氣,截至10月燃油車銷量累計17.7萬輛,可見比亞迪的新舊業務交替十分順利。
比亞迪的業績表現同樣不負于股價的走勢,前三季度公司整體營收、歸母凈利潤、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50.2億元、34.1億元、2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9%、116.8%和324.5%,與此同時毛利率、凈利率也保持著正增長。
作為國內新能源車企的代表之一,比亞迪在新能源圈的戰績可圈可點。對標業內老大特斯拉的Model 3,此類中端車型小鵬、理想年內銷量平均僅為3萬-5萬輛左右,雖然與業內老大特斯拉30萬輛的差距仍在,但比亞迪業內第二的位置十分穩固。
投資者可關注的產業鏈
蔚來產業鏈:ET7為蔚來汽車首次涉足轎車領域,直面奔馳E級、寶馬5系、奧迪A6L等傳統豪華燃油車競爭,在智能化配置方面優勢顯著,重點標的德賽西威、文燦股份、拓普集團、福耀玻璃、華域汽車、岱美股份、均勝電子,受益標的中鼎股份、三花智控、常熟汽飾、萬豐奧威。
新能源汽車:供給質變撬動需求,類比手機發展史,爆款車型將帶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加速提升,推動行業從導入期邁入成長期,可關注比亞迪。特斯拉產業鏈:新泉股份、拓普集團。大眾MEB產業鏈:文燦股份、科博達、精鍛科技。
智能汽車:軟件定義汽車成共識,整車電子電氣架構升級加速推進,政策定調+車企加碼+科技巨頭入局,智能化、網聯化與電動化協同發展。自動駕駛產業鏈:重點關注感知層(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執行層(線控制動、轉向等)、底層技術(域控制器等)等細分領域,英偉達產業鏈德賽西威和華為產業鏈伯特利,受益標的耐世特;智能座艙產業鏈:可關注HUD、車載娛樂、智能內飾燈等細分領域,例如德賽西威、華陽集團、福耀玻璃、星宇股份、科博達。
銀河證券表示,新能源汽車2021年全球銷量有望高增長。疫情沖擊國內2020年上半年銷量,下半年需求明顯回暖,蔚來、理想、威馬、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異軍突起,銷量表現亮眼;國內補貼政策延續,長期規劃引領行業發展,新車型密集推出有望刺激2021年需求。海外2020年下半年銷量重回高增長,歐洲政府持續加碼新能源汽車補貼,美國拜登政府上臺利好產業發展。海外主流車企電動化進程持續加速,特斯拉引領全球銷量增長,大眾MEB平臺正式投入使用,ID.3和ID.4有望帶動銷量增長。預計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275萬輛,同比增長27%;2021年銷量390萬輛,同比增長42%,從而帶動動力電池與材料需求高增長。(作者單位:中共河南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