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簡陽市中醫(yī)醫(yī)院兒科, 四川省簡陽市 641400;2.簡陽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中心兒科, 四川省簡陽市 641400)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小兒急性胃腸炎的常見類型之一,臨床表現(xiàn)為腹瀉,嚴重者可出現(xiàn)脫水癥狀,甚至死亡[1]。目前臨床對于輪狀病毒性腸炎缺乏特效的防治藥物,一般采用清淡飲食、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補液、抗病毒、重建腸道菌群等對癥治療為主[2]。近年來,隨著對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研究不斷深入,鋅缺乏在本病進展中的機制已得到重視。有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補充鋅劑有利于縮短輪狀病毒性腸炎病程,促進患兒康復[3]。
輪狀病毒侵犯小腸上皮細胞后可影響小腸黏膜吸收水分、電解質(zhì),使腸腔積聚大量的腸液而引起腹瀉。減少水、電解質(zhì)的過度分泌是控制輪狀病毒性腸炎的作用靶點之一[4]。消旋卡多曲是一種特殊的腦肽酶抑制劑,可選擇性抑制腦啡肽酶而減少水、電解質(zhì)的過度分泌,緩解腹瀉癥狀[5]。本研究觀察了葡萄糖酸鋅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對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機體微炎癥狀態(tài)及腸黏膜屏障功能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6年5月—2019年9月收治的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110例,根據(jù)治療方法分為兩組,每組55例。常規(guī)組男30例,女25例;年齡6~24月,平均(18.21±3.36)月;病程5 ~69 h,平均(32.02±5.78) h;體質(zhì)量8.59 ~15.02 kg ,平均(10.02±1.24) kg;脫水程度:輕度28例,中度27例。聯(lián)合組男28例,女27例;年齡6~24月,平均(18.13±3.48)月;病程5 ~69 h,平均(31.67±5.96)h;體質(zhì)量8.59 ~15.02 kg ,平均(9.89±1.40) kg;脫水程度:輕度31例,中度24例。納入標準:①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6]中的診斷標準;②病程<72 h;③起病后未應用過抗菌藥物、微生態(tài)制劑類藥物者;④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重度脫水或存在頻繁嘔吐,無法進行口服補液治療;②先天性腸道發(fā)育不全;③精神異常者;④合并心血管、肝、腎或造血系統(tǒng)疾病者;⑤嚴重營養(yǎng)不良者;⑥對研究藥物過敏者。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組給予對癥支持治療,清淡飲食;口服平衡鹽溶液補液;口服蒙脫石散止瀉;口服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重建腸道菌群平衡。聯(lián)合組在常規(guī)組基礎上給予葡萄糖酸鋅(哈藥集團)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四川百利藥業(yè))治療,口服葡萄糖酸鋅口服液5 mL/次,2次/天;口服消旋卡多曲顆粒20 mg/次,3次/天。兩組均連續(xù)治療7天。
記錄患兒治療后3天、5天、7天時的輪狀病毒轉(zhuǎn)陰情況。分別于治療前、治療7天時抽取患兒外周靜脈血5 mL,在4 ℃下以轉(zhuǎn)速3 000 r/min、離心半徑8 cm、離心時間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細胞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腸黏膜屏障功能指標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水平。免疫分析儀(美國Beckman公司),試劑盒(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述實驗操作步驟嚴格遵照試劑盒說明書。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天、治療5天、治療7天時采用膠體金膜層析法檢測輪狀病毒(美國Cortez公司)。取患兒新鮮糞便樣本1 g,加入pH 7.4的磷酸鹽緩沖液1 mL稀釋,以轉(zhuǎn)速4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待測。
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6]進行評價,①顯效:治療24 ~48 h,癥狀、體征消失,大便性狀正常,大便次數(shù)減少到2次/天;②有效:治療48~72 h,癥狀、體征大部分消失,大便性狀改善,大便次數(shù)減少到2次/天;③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表1)。

表1 2組患兒療效比較單位:例(%)
聯(lián)合組治療3天、5天、7天時輪狀病毒轉(zhuǎn)陰率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表2)。

表2 2組患兒治療后輪狀病毒轉(zhuǎn)陰情況比較 單位:例(%)
治療前2組血清炎癥因子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治療7天后,2組IL-10、IL-15、TNF-α、hs-CRP水平較治療前下降,且聯(lián)合組IL-10、IL-15、TNF-α、hs-CRP水平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表3)。

表3 2組患兒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腸黏膜屏障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治療后2組DAO、D-乳酸水平較治療前下降,且聯(lián)合組DAO、D-乳酸水平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表4)

表4 2組患兒腸黏膜屏障功能指標比較 單位:mg/L
所有患兒用藥期間肝腎功能、心電圖、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均在正常范圍內(nèi),未見不良反應發(fā)生。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小兒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多發(fā)生于秋冬季節(jié)[7]。輪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感染后可侵犯小腸柱狀上皮細胞,引起微絨毛腫脹、壞死、脫落,影響小腸黏膜吸收水、電解質(zhì);損傷的腸黏膜細胞分泌的雙糖酶活性下降,對糖類消化作用下降,使糖類物質(zhì)的代謝產(chǎn)物小分子有機酸積滯于腸腔,大量積聚于腸液腸腔、滲透壓升高而引起腹瀉[8]。嚴重的腹瀉可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和生長發(fā)育,甚至導致患兒死亡。目前臨床治療以補液、保護腸黏膜、重建腸道菌群為主[9]。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參與多種代謝酶的組成、維持其催化活性,并能保護小腸黏膜上皮細胞,促進其損傷修復[10]。鋅缺乏可造成小腸黏膜上皮細胞結構和功能受損,進一步加重腹瀉。因此在輪狀病毒性腸炎的治療中應注重補鋅[11]。葡萄糖酸鋅輔助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療效確切,可縮短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腹瀉持續(xù)時間[3]。
消旋卡多曲是一種腦肽酶抑制劑,可減少水、電解質(zhì)的過度分泌,緩解腹瀉癥狀,在兒童急性腹瀉的治療中有所應用。由于其僅在外周腦啡肽酶中發(fā)揮作用,不影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腦啡肽酶活性,因此不良反應較少,在兒童中的應用安全性良好[12]。本研究中采用葡萄糖酸鋅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者治療后總有效率及治療3天、5天、7天時輪狀病毒轉(zhuǎn)陰率均高于采用常規(guī)治療者。這一結果提示,葡萄糖酸鋅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可減輕促進輪狀病毒轉(zhuǎn)陰,提高療效。這是由于鋅元素可保護小腸黏膜上皮細胞,促進其損傷修復;消旋卡多曲可選擇性抑制腦肽酶而減少水、電解質(zhì)的過度分泌,二藥聯(lián)合用藥可起到協(xié)同作用更好地緩解腹瀉癥狀。鋅元素還可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吞噬細胞活性,有利于病原體清除,這可能是其促進輪狀病毒陰轉(zhuǎn)的作用機制之一。
腸道炎癥反應是輪狀病毒性腸炎的重要病理改變,TNF-α是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正常情況下TNF-α具有抗感染、抗腫瘤、調(diào)節(jié)免疫應答等生理作用,表達過高時可導致機體自身免疫失衡,可刺激IL-10、IL-15等促炎因子釋放,擴大炎癥反應,加重腸黏膜炎性損傷程度[13-14]。hs-CRP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輪狀病毒感染后刺激肝臟合成大量hs-CRP,如并發(fā)心、腎等重要臟器損傷時也可升高hs-CRP水平[15-16]。輪狀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攻擊小腸黏膜上皮細胞,引起上皮細胞空泡變性、壞死,繼而影響腸黏膜屏障完整性[17]。DAO、D-乳酸是腸黏膜上皮細胞內(nèi)的特異性催化酶及代謝產(chǎn)物,正常情況下血清含量極微,當腸黏膜上皮細胞損傷的大量釋放入血,因此血清DAO、D-乳酸水平可靈敏反映腸黏膜屏障功能[18-19]。本研究中2組患者治療后血清IL-10、IL-15、TNF-α、hs-CRP、DAO、D-乳酸水平較治療前下降,其中采用葡萄糖酸鋅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者治療后IL-10、IL-15、TNF-α、hs-CRP、DAO、D-乳酸水平低于常規(guī)治療者。這是由于鋅元素可增加腸上皮細胞刷狀緣的酶活性,促進腸黏膜炎性損傷修復;消旋卡多曲可保護內(nèi)源性腦啡肽免受降解,維持消化道腦啡肽活性、激活腸道阿片受體,進而引起cAMP黏膜水平減少,減輕組織炎性損傷,更好地保護腸黏膜屏障功能。
綜上所述,葡萄糖酸鋅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可減輕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機體微炎癥狀態(tài),提高腸黏膜屏障功能,促進輪狀病毒轉(zhuǎn)陰,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