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然
美股近期漲跌不一,其中,標普500指數再次逼近歷史新高,道瓊斯和納斯達克指數則在高位震蕩。歐洲方面,法國巴黎CAC4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德國DAX指數亦然,但英國富時指數相對較弱,呈高位橫盤震蕩之勢。盤面上看,大型科技股仍明顯承壓,散戶抱團股又有崛起之勢。
大宗商品方面,原油期貨價格繼續上行,美油7月主力合約創2018年10月29日以來新高,黃金則迎來“高光時刻”,反彈超200美元。雖然比特幣一度反彈突破40000美元,但幣圈市場仍以震蕩為主基調。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房價飆升,20個大城市全漲,有的漲幅達20%。
一份由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德國經濟事務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與荷蘭經濟事務部部長莫娜·凱澤簽署的文件稱,歐盟關于未來技術監管的旗艦提案《數字市場法》“缺乏雄心”。
據報道,這份尚未公布的文件呼吁歐盟加強、加快合并審查,特別是涉及到“平臺公司的戰略,包括系統地收購新生公司以扼殺競爭”。
據路透社此前報道,德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當地時間25日表示,已經對谷歌德國、谷歌愛爾蘭及其母公司谷歌在處理數據方面是否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展開調查。監管機構讓谷歌和Faoebook等公司更難進行“殺手級收購”。
加強監管和反壟斷調查,這是近期納指在美國三大股指中表現相對最弱的核心原因。另一方面,散戶抱團股則有重新崛起之勢,盤面上,美東時間周四收盤,AMC院線領跑,收漲近36%,報26.52美元/股,創2017年5月中旬以來新高,今年以來累漲超1150%;高斯電子(KOSS)漲逾10%;游戲驛站(GME)漲近5%。
雖然比特幣一度反彈突破40000美元,但幣圈市場仍以震蕩為主基調,但值得一提的是,包括科恩等在內的大佬或大機構都表達了對加密幣的興趣。
幣圈暫時熄火,大宗商品卻被點燃。美東時間周四,紐約7月原油期貨報66.85美元/桶,創2018年10月29日以來主力合約新高。布倫特7月原油期貨收漲0.59美元,漲幅0.86%,報69.46美元/桶。
在通脹預期升溫等因素推動下,國際金價進一步走高,黃金現貨價格盤中已經突破1910美元/盎司,相比2個月前的低點1673.30美元/盎司,反彈超過200美元/盎司。與此同時COMEX黃金期貨也站穩1900美元/盎司,創下近5個月新高。
今年黃金期貨走勢頗為波折,開年以1900美元,盎司左右開盤之后,1月6日,最高漲至1962.50美元/盎司后,因市場加息預期提升,黃金價格出現跳水,多個交易日的跌幅超過2%,1月8日跌幅更是達到了3.30%。3月8日,黃金的價格一度跌至1673.30美元/盎司,年內跌幅一度超過15%,成為今年表現最差的資產。不過進入4月后,美債收益意外回落,加上美聯儲官員持續對加息預期的“潑冷水”,國際金價出現觸底反彈,年內整體走出一個V型走勢。
自新冠疫情暴發、美聯儲將利率降至超低水平之后,除了美股迭創新高之外,美國市場上的購房熱情也被點燃,只不過投資者可能對此關注度不如美股。
近期,美國不同機構和部門公布的多項數據,共同凸顯出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熱度之高。作為市場風向標的標準普爾核心邏輯公司凱斯一希勒房價指數隔夜公布最新讀數。該指數在3月份的年增長率為13.20%,這是自2005年12月份以來的最大增幅,同時也是該指數30年歷史上最大的漲幅之一。如何在不導致市場崩盤的情況下,讓房地產市場穩定下來,也成了美聯儲的一大難題。
具體來看,美國20個大城市的房價在3月份全數上漲,其中漲幅最大的是鳳凰城(又名“菲尼克斯”),達到了20%,緊隨其后的圣地亞哥(也有的譯作“圣迭戈”)和西雅圖,漲幅分別為19.10%和18.30%。同一天公布的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市場上新房銷售的中位價在4月份為37.2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38.75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高出了20.10%,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是1988年以來的最大同比漲幅。
造成美國房價上漲的因素很多,除了低利率以及建材價格的上漲之外,疫情下,美國人傾向于在郊區買房,也使得購房需求增長。
而在供應面上,疫情下的相關安全措施,以及建材走俏供應趨緊使得開工有所延緩,目前美國市場上的住房供應和庫存幾乎接近歷史最低水平。來自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商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美國市場上的在售房屋數量僅有116萬套,與去年同期水平相比少了20%。
而且,拜登政府似乎仍對放水、印鈔熱度不減。據《紐約時報》援引文件披露,白宮定于28號發布6萬億新財年預算提案,這將使美國聯邦支出達到二戰以來最高水平,同時在未來10年赤字將超過1.30萬億美元。預算請求要求聯邦政府在2022財年支出6萬億美元。
這項提案包括拜登先前發布的增稅和政府開支計劃,以及這些計劃對通脹、就業和經濟增長的影響。預算案估計,到2031年,聯邦支出將增至8.20萬億美元(52萬億人民幣),而在未來十年中,聯邦債務將增至國內生產總值的117%。
這一份預算案將首次全面展示拜登政府大幅擴大聯邦政府開支的規模和范圍,并預覽了白宮如何評估疫情下全球經濟的狀況和前景。預算案預測,考慮通脹因素,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美國經濟以每年不到2%的速度增長。
拜登政府在預算案中明確表示,不會像華爾街一部分人那樣擔心快速通脹,并且預測消費者價格的上漲幅度永遠不會超過每年2.30%;勞動力市場將迅速反彈,到明年失業率將降至4.10%,并在接下來的十年中保持在4%以下。
耶倫是擴大支出的堅定支持者,她周四繼續呼吁加大支出,并強調通脹上升是暫時的,預計高通脹僅僅會持續數月時間,可能會貫穿年底,但預計通脹問題不會在美國經濟里根深蒂固。耶倫表示,美國經濟復蘇仍有“漫長的路要走”,政府的預算水平比當前時代落后了十多年。
如大多數美國政府提出的預算案一樣,拜登政府發布的預算案也是野心勃勃的,但國會兩黨議員都已經明確表示,他們不太可能完全采納拜登的提議。

來源:東方財富Chice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