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 陳麗娜
本文對與基于移動終端的支付技術相關的重點IPC和CPC的分類號進行了比較,以兩個案例為例,探析了CPC分類號在提高該領域案件檢索效率及質量的重要作用,并結合CPC分類體系的特點及基于移動終端的支付技術領域的特殊性,總結了在本領域使用CPC分類號需要注意的問題,為該領域使用CPC分類號提升檢索效率提供參考。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移動通信技術的蓬勃發展,支付技術逐漸從紙幣支付階段過渡到了移動支付階段,并且由于迅速、便利、可靠等優點,移動支付技術呈現出替代傳統支付方式的發展趨勢,并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移動支付,顧名思義,是一種基于移動終端(例如手機、平板、智能穿戴設備等)的新型支付技術,通常情況下,實現該項技術的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方:移動客戶端(即上述移動終端)、商家服務器、金融服務器(例如銀行服務器),并且上述幾方通過互聯網進行連接通信。通過這樣的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需求實現近場移動支付(例如NFC支付)以及遠程移動支付(例如微信支付)。
較多的對于基于移動終端的支付技術的改進均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用戶與移動客戶端之間的人機交互方式的改進、移動客戶端與上述服務器之間的數據通信方式的改進,這也逐漸成為了本領域的熱點技術內容。
在基于移動終端的支付技術發展態勢迅猛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科研機構都開始重視對這項技術的研發,并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專利布局。這樣的行業發展態勢對本領域的專利審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基于移動終端的支付技術領域下專利申請的檢索質量和效率,以提高相關案件的審查質量和效率,成為本領域專利審查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在本領域目前的審查過程中,檢索要素通常同時采用關鍵詞及分類號,但是,當前本領域下的IPC、ECLA等傳統分類號還不夠細化,因此,有必要對基于移動終端的支付技術相關專利申請涉及的分類號的應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CPC(聯合專利分類體系,Cooperative Patent Classification)分類是由歐洲專利局(下稱“EPO”)與美國專利商標局(下稱“USPTO”)合作開發的一種新的專利分類體系。CPC分類體系按照國際分類系統IPC的標準和結構進行開發,將目標聚焦在改善專利檢索以及共享資源上。
自2013年6月EPO與我國簽署了首份分類合作諒解備忘錄之后,我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推進實施CPC分類號在專利審查工作中的深入使用,基于移動終端的支付技術領域也開始了對CPC分類號使用的嘗試與探索。
要尋找改善當前檢索現狀的突破點,就有必要對本領域IPC和CPC分類號進行比較。

表1 G06Q 20/32下IPC相關的條目信息及文獻量

表2 G06Q 20/32下CPC相關的條目信息及文獻量

表3 G06Q 20/40下IPC相關的條目信息及文獻量
根據分類定義,與該項技術相關的IPC和CPC分類號均集中在G06Q20/00這個大組中。本文選出其中較為重要的兩個重點小組G06Q 20/32和G06Q 20/40,進行其細分條目的比較,具體比較內容見表1至表4。其中,CPC分類表數據來源為EPO網站,文獻量為該分類條目下的專利公開量,具體參考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數據庫(以下簡稱“WPI數據庫”)中的檢索數據,檢索時間為2020年12月31日。
比較表1至表4可以看出,在IPC分類表中,二點組G06Q20/32與G06Q20/40下再無細分條目,而在CPC分類表中,其均有多個細分條目,部分點組等級延伸到了五點組,這說明在本領域中,CPC分類體系在細分方面優于IPC分類。
同時,從表2和表4來看,其涵蓋了本領域部分較新的技術元素,如四點組G06Q20/3274涉及付款碼支付,G06Q20/3276涉及“掃一掃”付款,G06Q20/3278涉及NFC支付,這說明相比較IPC而言,本領域的CPC分類號從一定程度上更能與技術發展的趨勢相同步。

表4 G06Q 20/40下CPC相關的條目信息及文獻量
下文以兩件本領域案例的檢索實踐為例,探討本領域下CPC分類號在檢索中的應用。
【發明名稱】執行操作的確認方法
【權利要求內容】
一種執行操作的確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顯示當前支付操作的支付操作界面,在所述支付操作界面上檢測滑動動作;
如果在所述支付操作界面上檢測到滑動動作,則判斷所述滑動動作的滑動軌跡是否滿足預設條件;
若所述滑動動作的滑動軌跡滿足預設條件,則確認執行所述當前支付操作。
【方案分析及檢索】
本技術方案的檢索要素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去考慮:支付確認/支付用戶身份驗證、滑動動作。
對于第一個檢索要素,如果用關鍵詞去表達,需要做較多的關鍵詞擴展工作,例如“支付”、“付款”、“結賬”、“交款”、“結算”、“pay”、“buy”、“checkout”、“settle”等,同時,與“身份驗證”、“確認”相關的表達方式也有多種,因此,檢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能較長。
可考慮使用分類號來縮限檢索范圍。通過前述表4可知,CPC分類號中四點組G06Q20/4014的分類定義是“交易身份檢查”,因此,使用該分類號來表達第一個檢索要素。
對于第二個檢索要素,其要素表達方式較為單一明確:“滑動”、“slide”、“swipe”。
基于上述分析,在WPI數據中進行如下檢索:

經過瀏覽上述檢索結果,得到一篇構成影響本申請創造性的X類文件WO2009111857A1。
【發明名稱】一種基于近場通信NFC的支付方法
【權利要求內容】
一種基于近場通信NFC的支付方法,用于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進行NFC支付之前,獲得第一感應信息;
判斷所述第一感應信息是否滿足預設條件,獲得判斷結果;
基于判斷結果控制NFC支付通道開啟或關閉;
其中,所述第一感應信息是用戶在所述移動終端上的觸控手勢信息。
【方案分析及檢索】
本技術方案的檢索要素應當從以下方面考慮:NFC支付、觸控手勢。
對于第一個檢索要素,與案例一的情況類似,“支付”相關的關鍵詞表達方式的種類較多。根據前述表2中的內容,CPC分類號四點組G06Q20/3278的分類定義與該檢索要素較為接近,因此,可以采用該分類號表達第一個檢索要素。
對于第二個檢索要素,其關鍵詞表達方式有較多種類,這是由于“觸控手勢”是上位概念,而滑動、拖動、拖拽、卷動、上滑、下滑以及一些特殊的手勢均構成其下位概念,因此,可以考慮是否有準確的分類號表達方式。
在不了解觸控領域相關CPC分類表的情況下,可以采用統計的方式進行。經統計,“觸控手勢”相關CPC分類號出現頻次最高的是五點組G06F3/04883,其分類定義是“使用觸摸屏或數字轉換器輸入手寫數據,例如手勢、文本”,因此,選擇使用該CPC分類號。
以下在WPI數據庫進行具體的檢索操作:

經過瀏覽上述檢索結果,得到一篇構成能夠影響本申請新穎性的X類文件US2011/0282785A1。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通過使用較為準確的CPC分類號,可以簡化檢索過程,縮短檢索時間。
在基于移動終端的支付技術領域中,CPC分類號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技術細分,因此,在進行檢索時,可以嘗試考慮使用CPC分類號,以便于提高檢索效率和準確率。
那么,為了快速命中對比文件,是否本領域下的案件都可以這樣檢索呢?筆者認為,答案并不是絕對的,采用CPC分類號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使用CPC分類號檢索的重要前提條件是,該CPC分類號的分類定義需要與檢索要素的含義十分接近,否則,可能會引入更多噪音或檢索結果偏差;在基于移動終端的支付技術領域中,目前在某些技術分支下,CPC分類號仍然還不能完全反映一些申請所表達的主題,或者還不能完全反映新興支付技術,因此,在這些分支下如果僅依賴CPC分類號進行檢索,可能會造成漏檢或噪音過大等情況的發生。
(2)對于一些申請年份較早的中國、日本等專利文獻,可能會存在在部分外文庫中,這些文獻沒有被標引CPC分類號的情況,因此,對于這類文獻,較好的檢索方式是采用關鍵詞與CPC分類號同時進行檢索。
(3)CPC分類號是由人工標注的,因此,有時會出現相同的案件在不同的數據庫中被標引的CPC分類號不一致,或者某個技術點并沒有被給出相關分類號的情況,此時需要及時調整檢索數據庫,或者使用關鍵詞進行補充。
不論是關鍵詞還是IPC分類號亦或CPC分類號,其都是一種檢索手段,具體采用哪種或哪幾種方式,需要根據具體的領域和案情來進行具體分析,從而靈活使用這些檢索手段。對基于移動終端的支付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來說,在使用關鍵詞表達檢索要素可能存在一定困難時,如果存在分類定義與該檢索要素較為接近的CPC分類號,可以嘗試使用該CPC分類號進行檢索,可能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