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內幕》網站6月1日文章,原題:一款監督孩子學習的智能臺燈在中國大受歡迎你見過這樣的兒童臺燈嗎?它具有語音助手功能,還內置攝像頭。這是中國最新的教育流行產品。自去年10月進入市場以來,這款由字節跳動公司推出的售價約合120美元的智能作業燈迅速走紅,并促使競爭對手推出各自版本的類似產品,同時也在測試中國公眾的容忍度。
攝像頭能讓家長遠程監督孩子學習。燈上還配有屏幕,利用人工智能指導功課。其升級版能在孩子懈怠時向家長發送提醒信息和照片。36歲的上海母親倪穎(音)為10歲女兒買了一臺,還聘請家教每天下午遠程監督女兒做作業。她說:“效率高多了,我不再對她的作業那么焦慮,臺燈還改善了我們的關系。”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這種臺燈的成功凸顯中國公眾對能助一臂之力的技術的接受程度。近年來,一些中國學校已嘗試使用監測兒童腦電波活動和注意力的頭環、具有位置跟蹤功能的校服,以及能考勤、教學和分析行為的幼兒園機器人等。
即便如此,這種智能臺燈和遠程輔導服務,仍是“我們首次看到面向大眾市場的教育類監督產品進入中國孩子的家和臥室”,北京的教育科技創業者泰德·陳如是說。字節跳動表示,公眾對該臺燈存在許多誤解,例如遠程監督僅在家長、孩子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啟動。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專門研究技術與家庭的林隼蓀(音)教授說:“在亞洲,家長們不太糾結于監控觀念,而是通常把父母的監管視為好事。”
中國另一互聯網巨頭騰訊已表示將推出類似產品。隨著尋找新增長點,科技巨擘們紛紛著眼于向越來越富裕且焦慮的中國家長推出產品和服務,一場“軍備競賽”隨之在這個國家的教育科技行業展開。目前,中國科技巨頭和其他新入行者面臨的一個難題是,北京的監管注意力正轉向教育行業。此前,教育部門批評使用第三方App收集學生個人數據的行為。中國公眾中也出現隱私意識與日俱增的跡象。一些媒體和家長還告誡,臺燈會令孩子習慣于通過科技輕松尋找答案。41歲的上海市公務員孫暢(音)說:“孩子也有隱私權,這不是父母能隨意剝奪的。”▲
(作者凱蒂·沃倫,崔曉冬譯)
環球時報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