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健 陳 骉
儀征市委組織部針對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在干部的教育培養、激勵考核、產才融合等方面下功夫,做到常研究、常部署、常督促,有效促進了組織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儀征市對照新時期好干部20字標準,通過建立教育培訓機制、完善激勵考核體系、強化產業人才融合,為年輕干部的成長營造公平有序的環境,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
圍繞“在崗位發光、為園區添彩”主題,化工園區先后組織500余人次參加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和法律知識等方面的專題輔導;召開機關干部職工座談會,圍繞“進、實、強、廉”四個方面進行交流發言;向廣大干部職工發放理論書籍,鼓勵他們利用工作之余開展自學。
劉集鎮實施“引航”計劃,對鎮村年輕干部進行結對培養,即安排一名班子成員為結對培養人,重點在業務上“傳”,在思想上“幫”,在工作中“帶”,不定期抽調年輕干部到重大工程、重點項目、重要部門進行鍛煉。年輕干部自己選題、制定方案、分工協作,創新開展“洋溢青春”系列活動,讓年輕干部唱主角,打通成長的快車道。
儀征市組織部門充分發揮考核評價的指揮棒作用,以考引導,激發干部勇擔使命的信念;以情定心,讓基層干部安身、安業。

新集鎮針對部門、村和年輕干部設置不同的考核方式,增強考核的科學性。其中,部門考核堅持全面考核與綜合考評結合,日常工作是底線,月度工作是重點,績效工作是顯性指標,考核個人負責條線工作對全鎮考核的貢獻度;村考核堅持重點工作與細化到村結合,將儀征市對鎮考核和鎮中心工作都細化到對村的考核細則中,特別設置村干部增收獎勵考核,鼓勵先進保持、后位前進;年輕干部考核堅持實績為先和公平公正結合,考察履職擔當的能力。
儀征市推動人才工作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打造四大產業人才集聚的“強磁場”,形成人才工作與產業發展融合并進的良好態勢。
汽車工業園瞄準產業人才需求,推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相融合,吸引30 余名人才,落戶創業項目9 個,并邀請大學教授及企業家代表開辦沙龍活動;設立5000 萬元企業扶持基金,先后吸引10 多個汽車電子項目落地建設,獲批江蘇“百人計劃”1名、國家重大人才工程2名,獲批“外國專家工作室”1個;投資10億元建成了10.9萬平方米的“大眾廣場”科技產業綜合體,為汽車電子及精密配件項目提供孵化服務,打造出“產教才”融合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