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6月2日文章,原題:中國的地心之旅——尋找稀土礦智利第一大配電公司CGE最近以30億美元的價格被出售給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使中國對智利電力傳輸的總控制權達到57%。類似的中國收購以及項目目前正在厄瓜多爾、玻利維亞、阿根廷、洪都拉斯、秘魯和哥倫比亞推進,水力發電站、風力發電站和太陽能發電站正在這些地方興建。但中國進軍拉美不僅局限于能源基建。多管齊下的戰略也囊括關鍵礦物,特別是稀土。
北京已向委內瑞拉的鎳礦投資超過1.8億美元,并向整體采礦業投資5.8億美元。智利和秘魯也存在類似項目,這兩個國家的銅產量可滿足中國需求的55%。新疆特變電工集團還收購了玻利維亞鋰產業49%的股份。盡管鋰與銅和鎳一樣,都不是稀土,但它仍然是許多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
雖然中國在拉美尋找稀土,但它已在稀土開采和提煉方面擁有近乎全球范圍的壟斷地位。稀土是21世紀技術的基石,中國已采取積極行動,控制供應鏈的每個環節,建設基礎設施。目前,中國境內稀土儲量占全球的30%,占全球加工生產總量的80%。中國人對礦產豐富的非洲、中亞和拉美國家的投資旨在提高這一數字,使北京成為對我們的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戰略資源的全球供應商。
全球鈷儲量的60%都位于剛果民主共和國,北京在該國各地的鈷開采上有大量投資。雖然鈷不算是稀土,但它與稀土都屬于“關鍵礦物”,并且是生產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原材料。在南美和東南亞,中國公司已經獲得大量稀土供應,并建立了重要的采礦基礎設施。
就像俄羅斯向歐洲和烏克蘭供應天然氣一樣,中國政府已經表明愿意將稀土供應作為一種經濟武器。從拉美、非洲到歐亞大陸,稀土開采可能會在發展中國家引發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競爭。在這場現代淘金熱中,就目前而言,北京擁有強大的早期優勢。為了迎頭趕上,美國政策制定者必須像對待原油和天然氣一樣對待稀土供應鏈的安全。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國家安全問題。▲
(作者阿里埃爾·科恩,張旺譯)
環球時報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