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勛
(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大陽煤礦分公司萬里井,山西 晉城 048000)
在煤礦開采進程中,工作面推進時常會遇到斷層、構造帶等不良地質條件,受斷層構造帶等的影響,局部區域圍巖及煤體的整體性較差,經常表現出破碎、強度低、不穩定等特點,若不能很好地控制圍巖穩定,工作面在推過時,尤其是在大采高綜放條件下,極易導致事故災害發生。注漿加固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有效措施,通過將漿液注入破碎圍巖,將原本較為破碎的煤巖體膠結成塊,形成相對更加連續完整的整體,有效增強了圍巖的強度,防止或減少冒頂、垮落發生[1-10]。
萬里礦井田位于山西省澤州縣下村鎮萬里村東0.5 km,距晉城市25 km。礦井設計產能300 kt/a,采用立井開拓。3308II 綜放工作面布置在+730 m水平,井下標高+736~ +753 m,工作面斜長116 m,3 號煤層結構簡單,煤層厚度為6.25~6.40 m,平均厚度為6.33 m,煤層傾角8°~15°,為緩傾斜煤層,含有夾矸0~3 層,硬度f=3。煤層頂底板巖性描述見表1。

表1 煤層頂底板情況表
通過在工作面上下順槽布置注漿站,提前向工作面前方注漿,保證工作面過斷層時的安全生產。
注漿加固,是通過使用高壓注漿泵,沿定向鉆孔朝著裂隙區域壓入具有凝結作用的漿液,漿液在高壓作用下,滲透進入破碎帶、裂隙帶的縫隙,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經化學反應形成膠結狀產物,與周圍破碎的巖體、煤體一起構成連續支撐體,從而避免在工作面推過時,大量的松散破碎的巖塊導致垮落、片幫、冒頂。按照注漿方式不同,可劃分為四種類型:
(1)滲透。帶壓注漿,壓力大小不足以破壞原有地質構造,但完全可以把漿液加壓滲入裂隙,將破碎巖體膠結為一體。
(2)壓密。漿液進入裂隙后,置換出原有氣體,擠壓松散的巖體更加緊實。
(3)劈裂。注漿壓力超過原巖應力后,引起更大范圍的劈裂及裂隙發育,從而達到改善巖體強度的目的。
常用的注漿材料按屬性分為無機和有機兩種。無機材料主要為水泥類注漿材料,此類注漿材料具有便宜、易用等特點,缺點是需要長時間加壓注入,注入后需要凝結時間。常用的有機注漿材料有聚氨酯、漏必堵等高分子材料,此類材料因反應快、膨脹率高等特點,注漿后幾乎不需要預留凝結時間,可適應快速施工需要。因此,本次選用天固有機注漿材料。漿液注入后,可迅速凝固膠結,且具有較好的放水性、柔韌性,即可以使用常規的注漿泵加壓注入,又可以滿足膨脹膠結的需求。
結合礦井生產實際及注漿需要,選擇使用型號為ZBQS-10/10 多功能氣動注漿泵,配合混合槍、高壓膠管、封孔器使用。打孔使用工作面現有的液壓鉆機,配備麻花鉆桿。
根據斷層分布位置,分別在3308II 綜放工作面回風巷、運輸巷布置①號、②號兩個注漿站,在注漿站內向煤壁打鉆,形成1#、2#注漿通道。注漿站及注漿通道布置示意如圖1。
為減少鉆孔施工,降低工作量,盡量使用巷道內已有的瓦斯抽采鉆孔加深補孔使用。每個注漿站布置上下2 排5 個鉆孔,鉆孔傾角8°~15°,鉆孔相互間隔3 m,鉆孔長度40~80 m,鉆孔水平相互間隔3 m,兩排之間豎直間距1.5 m,鉆孔長度40~80 m。注漿站內鉆孔布置示意如圖2。

圖1 注漿站及注漿通道布置示意圖

圖2 注漿站鉆孔布置示意圖
(1)注漿加固過程
注漿加固過程按照鉆孔設計、注漿施工、現場評估、停止作業四個步驟進行。注漿加固需要進行打孔、封孔、注漿三個步驟。鉆孔完畢后將注漿管深入孔底,完成封孔后開始注漿,當漿液初步填充完畢后,會產生回流,此時煤巖體內現有較大裂隙被填充到位。需保持一定注漿壓力繼續注漿,漿液在高壓作用下向裂隙內部滲透,直至高壓保持一段時間后停止注漿。一定時間內,漿液固化,原本破碎的煤巖體被膠結成為一個整體,較原有狀態強度增大,承載能力增強。
(2)注漿壓力設計
注漿壓力對漿液能否充分填充裂隙具有較大影響,壓力不夠會造成注漿效果打折,壓力太大則會造成劈裂注漿,更加劇煤巖體破碎,導致片幫、冒頂。因此,單孔注漿壓力可采用以下公式初步計算:
P=(2.5~2)H×r/100
式中:P 為注漿最大壓力,MPa;H 為注液點到靜水位的水柱高,m;r 為水的密度,取1。
(1)可視效果
現場觀測可見,注漿前3308II 綜放工作面煤壁較為破碎,片幫、冒頂經常發生,嚴重影響回采效率;注漿后,回采可見膠結后的煤巖體,煤壁完整程度較好,片幫、冒頂情況減少明顯。
(2)現場監測
現場應用注漿加固技術后,在3308II 綜放工作面過斷層前后,對現場出現煤壁片幫、垮落、冒頂情況進行短期監測。得出注漿加固前后發生冒頂片幫的對比情況,詳見表2。

表2 注漿加固前后工作面冒頂片幫對情況比
經過短期連續監測,注漿加固后工作面冒頂片幫情況改善明顯,冒頂深度減小75%以上,頻次降低達60%,夾矸率降低61%,片幫深度減小64.7%,頻次降低65.7%,效果明顯。
(1)目前常用的注漿加固材料有無機材料和有機材料,因優缺點不同,適用場景有所不同,需根據具體工程需求、注漿深度來具體選擇,揚長避短。
(2)因地制宜選擇注漿加固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構造帶附近圍巖整體性,提升支撐力,完成對破碎圍巖的加固,減少冒頂、片幫等次生災害對設備人員安全的損害。
(3)注漿壓力及注漿量需經計算得出,選擇合適的注漿壓力及注漿量,以求取得良好的注漿效果。
(4)經過短期連續監測,注漿加固后工作面冒頂片幫情況改善明顯,冒頂深度減小75%以上,頻次降低達60%,夾矸率降低61%,片幫深度減小64.7%,頻次降低65.7%,效果明顯。
(5)實踐表明,綜放工作面過斷層使用注漿加固技術來解決冒頂、片幫災害是可行的,可有效解決煤巖體破碎、完整度差的問題,應用取得良好效果,對同類型工作面過斷層問題具有一定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