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6月3日文章,原題:拜登的經濟刺激計劃能否阻止中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拜登提出1.9萬億美元疫情紓困方案提振美國經濟時,可能想到了中國。該方案獲得國會批準兩周后,拜登說將盡其所能確保中國不會成為最強大的國家。但拜登的刺激方案是否足以阻止中國的崛起?
目前,中國疫情后經濟增長已顯露見頂跡象,而美國經濟正加速,因此美國增長率有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領先。但經濟學家們說,長遠來看,美國無論采取多大的支出或什么樣的針對性增長政策,都無法阻止中國經濟超過美國。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雅各布·柯克加德說:“拜登迄今的刺激措施中幾乎沒有什么能提高美國的長期潛在增長率,大體上仍停留在每年約1.8%的水平。因此,刺激措施只是避免疫情期間的深度蕭條,而非從本質上將美國置于更高的長期增長軌道上。”
根據美聯儲的數據,刺激措施最初將促進美國經濟,在2021年推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是近40年來的最高年度增速。此后幾年,增長將保持在1.8%的長期趨勢之上,最終穩定在2%左右。彼得森的研究員黃天磊(音)說,相比之下,中國2021年GDP增長率預計約8.5%,仍高于美國創紀錄的增長率。中國要實現2020年至2035年的經濟目標,就需在未來15年實現年均4.8%的增長,“若中國確實能在這個水平上至少再增長10年,那么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總體增長數字幾乎不可能超過中國”。即使美國的短期增長受到拜登刺激措施推動,但到2030年,中國經濟幾乎肯定仍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當然對具體時間有不同的預測。
安保資本的首席經濟學家謝恩·奧利弗也認為,作為成熟經濟體的美國很難與中國競爭,后者仍有很大增長空間。他也預計美國GDP增長將穩定在2%左右,而中國長遠來看將保持在5.5%左右。
根據世行的數據,過去40年里中國GDP增長率大多在5%以上,除了去年疫情造成的下降。英國咨詢公司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發布的世界經濟報告稱,中國經濟將在2028年超過美國,比之前的預測早五年。在西方長期增長受挫之際,中國對疫情的高明管控加速了這一進程。該公司副主席道格·邁克威廉姆斯說,盡管新威脅如大量增加支出帶來通脹可能擾亂這兩個經濟體,但中美都可以適應。中國GDP將不斷向美國逼近,超過美國不可避免。當然,具體何時還不確定。
奧利弗說,(美國)大規模基建投資計劃只會減緩、卻難以阻止中國超過美國。黃表示,兩個大國沖突的中心并非經濟實力或增長,而是科技,“看一下拜登的計劃,會發現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基礎設施,還有許多東西。最重要的是,它還包括對先進制造業的投資提議,有產業政策部分。中國正采取行動,努力贏得這場競賽”。▲
(作者Su-LinTan,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