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城南

《長城——古老的聯想》 攝影 陳長芬
約三十年前,作為北京中學生春游目的地之一,我在滿山新綠的某個春日,登上了八達嶺長城。巨大的磚石竟如此規矩、齊整地筑于山形之上……在城垛中眺望,疊翠掩映中,想象山下有敵,依此“天開疊塹”,實在是自不量力。下山合影,照片是制式的,四周白邊,只底邊空白處一行鋼筆字體寫著“不到長城非好漢”。
2000年后,京郊游開始風靡,方才知道:長城北京段之美,有居庸關橫亙西北的“雄”;有箭扣長城“鷹回頭”的“險”;有延慶九眼樓的“奇”;有黃花城水長城的“特”……
要說長城北京段,首當其沖,得說說“萬里長城代言人”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總長度7441米,其中對游客開放長度為3741米;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并代表中國萬里長城接受了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其次,得說說自古被列入“燕京八景”中“居庸疊翠”一項的居庸關長城。
居庸關長城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南口鎮,與“長城”蜿蜒的城墻不同,居庸關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古代關城——建有南北券城、城樓、敵臺、水門、戶曹行署、糧倉、書館等功能各異的配套建筑。
再次,得說說以“險”著稱的箭扣長城。
箭扣長城位于北京市懷柔區八道河鄉,“隨山就形”的長城式建筑特征最為卓著,蜿蜒漫長若弓,弓弦張滿若“扣”,故名“箭扣”。“箭扣長城”所處位置于古代極為緊要,東連古北口、山海關;西通居庸關,因此,唐、明兩代都在此修筑長城,一城縱貫千年。箭扣長城之險,有“天梯”“鷹飛倒仰”兩處。“天梯是一段70°陡坡、70-80米長的長城,最窄處60厘米寬,臺階40-50厘米高、15厘米臺面,要四肢并用地爬;鷹飛倒仰有一處長城直立倒塌,要南轅北轍地繞道迂回過去,下山70-80°陡坡……”
接下來,值得說的依然很多。譬如被“長城愛好者”稱作“殘長城”、尤具“滄桑感”的九眼樓長城。它位于北京市延慶區四海鎮,“九眼樓”得名于長城延慶段中一座高大巍峨的建筑,“樓”原有兩層,現已殘至一層,但通往二層的臺階遺跡仍可辨認。九眼樓長城的黃花城水長城,位于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鎮。“水長城”的“水”指的是灝明湖,因湖水上漲,將黃花城山谷處蜿蜒而降的長城淹沒水下,故而形成長城入水,舟從城池上過的奇景。

編輯 郎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