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金 韓柳 裴鑫寧
【摘要】? ? 線上教學是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高校教學的一個重要舉措。醫學影像學需要依據影像展示出的信息進行診斷和治療,應用PACS系統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滿足實驗教學需求、提高線上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分析PACS系統在《醫學影像學》線上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結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幾點改進建議,以期達到更好地應用PACS系統、提高醫學影像專業的線上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 ? PACS系統? ? 醫學影像學? ? 線上教學
2020年年初,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國高校無法按時開學,普遍采取“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方式,廣大學生通過線上教學在家也能按時完成課業學習。醫學影像學需要依據影像展示出的信息進行診斷和治療,應用圖像存檔和傳輸系統(Picture Archiving&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滿足實驗教學需求、提高線上教學質量。
一、PACS系統在線上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1.1 PACS系統
PACS系統和CIS(臨床信息系統)、RIS(放射學信息系統)、HIS(醫院信息系統)、LIS(實驗室信息系統)都屬于醫院信息系統。PACS系統是數字化圖像技術、計算機技術及通信技術的結合,它將數字成像設備、高速計算設備、海量存儲設備和診斷工作站通過網絡結合起來,完成對圖像信息的采集、存儲、傳輸、顯示等功能,使圖像資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1]。醫學影像學是需要依據影像展示出的信息來進行診斷和治療的一種方法,PACS系統的應用會極大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和內容、提高教學質量。PACS系統教學使學習從單向的知識灌輸轉變為“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PACS系統的使用可以滿足實驗教學的需求、提高閱片量、讓學生們可以接觸和學習臨床中最新的實際病例,助力醫學生實現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
1.2醫學影像學特點
醫學影像學有著實踐性強、想象力強和范疇廣泛的特點,需要根據影像圖片的分析、對比,進行疾病的診斷和臨床療效的隨訪[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讓所有的學生都了解并且系統化的掌握這些醫學影像學檢查知識、成像技術以及相關的顯像原理和影像學的臨床應用[3]。在掌握好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大量觀察圖片培養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樣重要。
1.3教學組織形式
傳統醫學影像學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理論課講授基礎知識、典型圖像表現,而后穿插幾節實驗課。盡管傳統的多媒體教學為影像學提供了便利,但單向的知識灌注和被動的學習方式并沒有發生改變。在課中仍存在著很多問題:1.上課人數過多需分組進行,師生比低、設備配備率低; 2.教學膠片不易整理;3.膠片重復使用,案例老舊;4.膠片易破損,保存有難度;5.學生無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復習。這些問題在引進PACS系統教學后都將得到明顯改善。使用PACS系統,學生和教師通過各自的終端可以同步閱片,提高課堂可容納的學生人數;可以直接在PACS系統根據關鍵詞搜索相對應案例,快捷方便;PACS系統與醫院科室聯網,病例持續更新,學生可以接觸到新病例,接受到新知識;PACS系統是數字保存,不會有膠片破損的問題;PACS系統有完整的病歷,可用于作業布置、病例討論,模擬體會臨床醫師看片的過程。此外,師生之間可以利用系統中的局域網功能實現遠程教學,通過圖像或文字相互交流,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在網上得到教師的解答。學生帶著問題閱覽圖片,或將圖片導出到移動設備上,用于課后復習,有助于鞏固和消化知識點[4]。同時,教師可以將知識、見解詳細分享給學生,還可以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內容,擴大學生們的知識面,改變了傳統的單向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教師做適當的引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PACS系統在醫學影像學線上教學應用中反映出的不足
2.1教學影像庫不夠全面
我們國家開發和引進PACS系統相對晚一些,目前已經建立了自身的圖像庫,但是能夠有效運行的并不多見,存在病例資料少且不典型,各大系統分類不明確,不能和教學大綱相匹配等缺點。因為涉及到患者隱私,所以大部分教學系統沒有與醫院系統直接聯網,而且PACS系統也不具備其有效的工作流程和自動化管理功能,響應速度慢。
2.2考試題庫以及評分系統不完善
PACS系統的本質是應用于醫院的信息系統,主要功能是對醫學影像進行獲取、顯示、存儲、傳送、管理,涉及醫學影像處理的全過程,提升了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近十年也開展了在影像教學和臨床見習等方面的應用,改進了實踐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時更貼近臨床,但是其運用在影像教學系統的一些功能還不太完善,僅限于學生上課閱片使用。比如考試系統沒有完善的題庫,需要教師自行錄入,更新慢;缺少過程性評價分析功能,不利于教師對成績進行客觀分析,不利于學生復習和歸納總結。
2.3無法滿足實踐需求
每一個影像病例的診斷必須要結合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綜合性分析,例如病史、癥狀和體征、實驗室檢查等,才能做出正確的影像診斷,因為影像圖像存在“同病異影”和“同影異病”的情況,在同一個位置發生的病變可以有很多種,離開臨床分析可能會造成誤診。PACS系統應用在教學時可以模擬臨床診斷功能,進行放大、縮小、測量、重建等,但僅限于技術操作,病例庫中臨床病史資料不完善,所以疾病診斷也不準確。學生在學習時,只看到圖像,有些診斷就很難理解或者記憶不深刻。因此將模擬人、虛擬診療系統、虛擬實訓平臺等教學方式聯合使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能有助于對病例的理解。
2.4部分院校PACS系統無法在公共互聯網使用,在線上教學中使用受限
部分院校PACS系統僅連入校內網,導致線上教學過程中無法使用。教師在線上教學中想引入PACS系統中的影像病例時,只能通過錄課完成,缺少了與學生之間互動、交流、討論的環節,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可以和互聯網連接,教師可以直接通過在線演示進行講解,學生學習更直觀,內容更豐富。
三、為提高線上教學效果,PACS系統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內容
3.1構建影像數據庫、建立考試題庫
利用PACS系統來進行醫學影像學的教學首先要設計能與PACS系統相關聯的軟件。依托該平臺,從海量的醫療資源中篩選出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病例,將其完整的影像資料和臨床診療信息提取并存儲至教學專用數據庫內,圖片以醫學數字圖像存儲與通訊標準(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存儲,并按照系統、病種分類建庫[5]。學校可以與附屬醫院合作,這樣就可以將許多新的病例錄入系統中,同時由教師或者專業人員掃描以往積累的膠片并傳入數據庫,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像數據庫的內容會越來越豐富。完善考試模塊的功能,實現多種方式出題,保證考試成績公平公正。實現與學習通、釘釘等專用學習考試軟件的兼容,提高實際應用的便捷性。
3.2共享醫院病歷,獲得最新信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發展,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也出現了變化,醫學影像學的學生需要接觸新的病例,更新知識,與時俱進。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和附屬醫院或者合作醫院共享病歷,在保證病人的隱私不違背醫學倫理的前提下,讓學生也可以學到最新的知識。例如這次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通過及時的共享病歷,學生可以學到肺炎各個時期的影像,不僅可以加深了解這個疾病的影像學表現,也會提高對這次戰“疫”的認識,在增長醫學知識的同時更能體會到內在蘊含的中國醫師的精神。
3.3加強實踐教學的前沿性和趣味性
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影像實踐教學,導致學生學習負擔沉重,既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又使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6]。現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可以利用模擬人來熟悉人體各個部位,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利用虛擬診斷系統模擬醫生診療病人的全過程;利用3D打印和全息投影來立體在線病灶;利用虛擬實訓平臺來學習技能操作。其中學生對影像模擬人可以親自上手操作,擺體位、拍片,實實在在地練習了操作技巧,學生會更直觀的感受到操作情況;使用虛擬診斷系統,教師可先將實際病人的各項數據輸入系統中,系統將會自動建立虛擬病人并將其分類,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虛擬病人來進行自學和自測;虛擬實訓平臺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實現實踐教學,學生可以自行對虛擬病人進行操作,平臺還可以智能的發現學生操作錯誤的地方,并可以智能糾錯再次進行指導,還可以自動生成能力評價報告。這些高科技下的產物都會給實踐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不僅使用便捷,還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PACS系統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豐富了醫學影像學在線教學的學習內容和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效果。經過此次疫情,充分體現出了線上教學的重要性和價值,在線下教學恢復后也要積極總結相關經驗、作為線下教學的補充,更充分的應用PACS系統為教學服務。PACS系統為醫學影像學的教學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僅給教師備課教學帶來了方便,也能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隨著PACS系統的不斷完善,充分合理地提高其在教學中的占比和應用,可以提高醫學影像學的教學效果,助力醫學生實現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
參? 考? 文? 獻
[1]彭雪靜,趙衛,張麗芳, 等.淺談PACS系統在醫學影像學見習課中的應用[J].心理醫生,2015,21(23):237-238.
[2]關玉寶,曾慶思.現代醫學影像學的新特點和教學實踐的新嘗試[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07,16(02):91-93.
[3]楊娜,劉國浩.關于加強醫學影像專業超聲醫學教學的幾點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4(15):82.
[4]宋段.PACS系統在醫學影像教學中的應用優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01):185-186.
[5]俞琳芽,樓海燕.醫學影像學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07):28-30.
[6]周京國.對醫學教育改革背景下臨床實踐教學的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0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