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民 單泳宏 王世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地的土地資源得到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商品化的土地越來越多,在這種背景下,土地資源變得越來越珍貴,而土地的開發和整理,既關系到各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又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傳統的土地利用方法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社會發展需要,必須對現有的土地資源管理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推動土地利用的科學化。
關鍵詞:土地整理;儲備土地;對策
1.我國儲備用地的前期開發與利用狀況及意義
與國外相比,國內的儲備土地起步較晚,因此在前期的開發和整理工作中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缺陷。在前期的開發和整理工作中,部分政府工作人員對前期的工作不夠重視,造成了很多問題,例如:部分居民不愿意離開自己的家園;兩個村莊之間的矛盾;回收的土地上遺留的建筑,尚未清理。這些問題會干擾到不同的國家計劃的進度,從而導致費用的上升。土地儲備的前期整理能夠使土地資源得到有效地回收利用?,F在的農村很冷清,很多農民都去城市打工賺錢,但是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孩子,這就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的減少,很多耕地都是荒廢的。
2前期土地整理的作用
土地儲備整理工作在前期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應根據各區域的實際發展狀況,制定相應的土地儲備整理方案。為了適應社會對土地資源的需要,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制度,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拆遷、基建等。目前,我國的農村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多數閑置,而實行土地儲備制度,可以極大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進城鄉建設與發展。因此,要做好儲備土地的前期清理工作,并按照市場的變化及時將儲備土地進行拍賣,以保證各項工程的順利進行,這是土地儲備交易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貫徹國家土地儲備制度,積極響應土地供給政策的一項重要舉措。而對國有土地進行前期的整理,其實可以更好地促進國有土地市場的調控,從而使土地的自身價值得以提升,從而使國家在未來的各項建設項目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國家采取了土地儲備制度,最大限度地緩解了“住房難”,對房地產市場進行了調控,對房地產市場進行了規范。
3.儲備用地的前期開發與整理工作問題
3.1儲備土地管理體系的內容有待改進
從實際情況看,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各種常見問題,前期的開發和整理工作效果不佳,具體表現在工作實施上。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土地管理職責和管理內容的不明確,從而影響到工作的實施。實施土地資源管理,涉及多個方面。如果不能細化分工,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就很難保證發展和整理工作的成效。
3.2合理的前期發展計劃有待完善
從國家發展的觀點看,土地開發和城鎮開發是重中之重。但是,土地的管理,卻是以國土資源部為主,而城市的發展,則是由專門的規劃局來處理。工作性質的不同,工作內容屬于不同的部門,但是工作的重要性是一樣的。推進土地與城鎮發展,必須統籌協調,避免土地與城鎮發展脫節,從而影響到二者的發展。
3.3不合理的開發利用
當前,我國的經濟正處在高速發展的時期,土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也隨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由于過度開發和不合理使用,導致了國土資源的承載能力下降。隨意毀壞土地,謀取私利,既會對土地的開發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土地資源的過度利用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并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4.土地儲備建設中的困難及對策
4.1各國制訂并完善有關法律和條例
要使土地資源得到有效地管理,必須建立和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使其具有法律效力。要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被動局面,就必須加強立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明確了相關權利義務,才能更好地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遏制地方政府違法犯罪的發生,遏制其目光短淺、目光短淺、目光短淺、目光短淺的人,真正改變思想,真正將土地經營與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結合起來。
4.2合理編制儲備用地的前期計劃
在編制儲備用地的前期工作中,要強化規劃的科學化。土地資源有限,土地管理工作又十分繁雜,要科學合理地開發和使用土地,才能保障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首先,可以積極引進先進的資訊科技,例如采用遙感、 GPS等技術,提高土地資源的勘探效率;同時,要轉變觀念,提高員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確保土地經營計劃的順利進行。同時,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要強化公共參與。
4.3保障功能需要政府來完成
從而保證了我國城市土地市場的有序運作,充分發揮市場功能。既要考慮到各種規劃編制的原則,又要把生態理念引入到評價體系中,又要遵循節約集約的原則,還要聽取專家意見和評價,并引進社會公眾參加聽證、監督,以保證規劃的執行。保護各種市場主體的權益,使其在不受政府干預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其功能。制定相關的配套制度與機制,明確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城鄉土地市場,實現城鄉土地要素的自由流通,明確政府與市場的功能,規范政府的行為。
4.4以保護生態為重點的發展模式
在規劃建設用地的整個實施過程中,要突出生態保護導向型用地開發模式,對各類廢棄物進行集中、高效地處置,防止污染;合理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拓寬城市生態空間,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合理地增加城市內部綠化面積,用以改善城市內部微循環,改善城市氣候。
4.5完善有關的監管法規
儲備用地的前期監管工作,主要是由國土資源部委任的土地儲備單位負責,它既是“指揮員”,也是“參與者”,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實踐中很難建立起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機制。
結束語
總之,由于土地資源的稀缺,制約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必須通過建立規范的體制來實現。土地儲備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對土地市場進行有效地調節,使土地資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但是,前期整理工作是整個儲備用地的關鍵環節,如果能夠順利進行,不但可以為國家帶來經濟效益,還可以改善周邊的生態環境,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對此予以充分的關注,并在前期工作中大力推進。
參考文獻
[1]張淑潔.淺談土地開發整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06:86.
[2]周昌龍.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7: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