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
摘要:長期以來,高壓變電站在特定的職責分工下開展各項設備的運行與檢修工作,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的模式,為我國的電網的安全生產提供了保障.在這種工作模式的基礎上,想要提高生產效率,實現各項能源的充分利用,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電網運行的安全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準,國家提出了要實現高壓變電站運維檢修一體化的移動作業平臺設計,有利于更加合理地對電網工作進行管理,使運行流程和檢修質量朝著更加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本文主要對特高壓變電站運維一體化移動作業平臺的具體設計展開分析研究.針對目前特高壓變電站進行運維一體化移動作業平臺設計過程存在的問題,加強對它的了解,分析了移動作業平臺業務設計的應用局限,為相關的人員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關鍵詞:特高壓變電站;運維一體化;移動作業平臺設計
引言
特高壓變電站作為提高現代化經濟建設水平的重要基礎設施,其部分運行管理仍采用傳統的“運維+班組+變電站”進行,這就嚴重影響了變電站的生產效率。基于此,相關的建設人員應從問題角度出發,在明確能夠解決上述問題變電站運維一體化移動作業平臺設計應用局限的情況下,找出優化的控制策略。這是促進電網系統運行安全穩定性的重要課題,相關建設人員應將其服務于現代化經濟建設,以為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具有耐久性的便利環境。研究特高壓變電站運維一體化移動作業平臺設計的現實意義是隨著現代化經濟建設對電網運維一體化生產體系構建需求的不斷增加,而部分企業仍沿用以往傳統的變電站生產運維方式,即職責分工與運行和檢修業務分類的業務,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產作業效率。為此,相關建設人員應以強化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實現運維一體化管理為目標,加大變電站運維一體化研究力度。
1.關于變電運維一體化的認識探討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力企業為了滿足用戶對供電質量的高要求,不斷加強內部管理,改善傳統變電站管理方式,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應運而生。在社會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傳統的變電運維分離式工作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電力公司發展的實際需要,如果堅持沿用變電運維分離式工作模式;則會引發運維不規范,檢修不徹底等情況的出現,嚴重影響了電力公司的工作效率.與此同時;變電運維一體化模式已經顯現出了其具備的優勢,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和分析,提高變電運維一體化的水平.
2.變電設備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分析
在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電力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變電設備正常供電,必須加強電網變電設備運行維護和檢修管理,通過實行變電設備運行維護一體化管理,有利于減少變電設備檢修重疊工作,提高變電運維工作效率,提高電力企業經濟效益.而變電運維一體化模式在變電管理中的成功應用,能夠有效加強人員管理、優化資源配置以及提高管理效率,對于實現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推進變電運維一體化模式的運行,提高變電運維工作效率,已經成為困擾電網管理人員的難題.現階段,隨著電網不斷發展,對電網供電可靠性提出了較高要求.在電網不斷發展下,新技術的應用以及新的工作模式的探索,實現了電網運維一體化發展,促進工作流程與資源的有效配置,保證工作效率的穩定提升.同時,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在執行期間,根據電網的實際運行狀態,對工作人員的自身技能水平、安全管控意識等進行整合,保證變電檢修工作與運行目標的優化完成.
3.特高壓變電站運維一體化移動作業平臺設計應用局限
現行數據研究表明,在運維一體化的模式下,特高壓變電站的部分檢修和運行人員的業務得到了融合。檢修人員在此模式下,需要進行設備巡視、倒閘操作等工作。這種模式業務內容,使運維人員難以改變以往注重效率、程序以及業務范圍,來保證模式運行質量。此外,在當前特高壓變電站運維模式中,500kV變電站是需要人員通過值守、巡視記錄、運行日志、維護記錄等大量工作內容。而500kV變電站的運維一體模式,具有路程較遠特點,這就使得將變電站運行記錄移動到運維班的工作存在極大難度。這種情況下,變電站應尋求技術手段來解決日常巡視工作開展采用監督考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特高壓變電站運維一體化移動作業平臺的設計應用目標,從而實現提高電網系統運行穩定性的目的.
4.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特高壓變電站運行維護系統是分開進行的,隨著電網運行環境的日趨復雜,研究人員應將運維一體化作為未來發展建設的重要方向。而移動作業平臺的優化設計,可通過優化體系結構設計、技術分層設計以及功能子系統設計,來提高變電站設備系統的生產運行效率。這是加快特高壓變電站運維一體化目標實現步伐的關鍵,研究人員應不斷提升其應用于實踐的技術水平,以緩解當前的電網運行壓力。
參考文獻
[1]張庚,等.電力移動作業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電氣應用,2013年增刊.
[2]沈振華,等.工作流技術在標準化網絡作業平臺中的應用[J].華東電力,2008年第4期.
[3]陳志明,等.電力生產移動作業平臺關鍵技術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