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帶一路報道》全媒體記者 雷怡安 賈琪 秦粟風
2021年2月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1.69萬億元,增長31.1%。全國共新增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增設“9710”“9810”跨境電商B2B出口貿易方式,推動通關便利化。
2020年,被業內人士默認為跨境電商步入規模化成長的元年。這一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倒逼,跨境電商不得不從海關、物流、平臺等方面開啟又一輪新變革:
2020年6月,海關總署發布《關于開展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的公告》,明確提出,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710”,簡稱“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適用于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的貨物;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810”,簡稱“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適用于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的貨物;跨境電商物流成為后疫情時代經濟全球化的助推器,在打破傳統壁壘的基礎上,也將會成為構建全球商業基礎設施的大動脈;跨境電商平臺也搭建起一套全球支付結算金融、關務、物流等全鏈路跨境供應鏈體系,推動國際貿易便利化和減少交易成本。
海關的通關能力、物流的暢通速度、平臺的流通能力,讓跨境電商打破了傳統外貿的渠道壁壘,大大增強了產品力對品牌力的傳導,帶動中國品牌出海,推動中國物流全球化,成就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和中國物流龍頭。
川流不息的物流車輛,從未停工的分揀流水線,此起彼伏的掃碼提示音……在被疫情籠罩的2020年里,跨境電商在廣州白云機場海關從未停歇。

在浙江義烏,跨境電商保稅進口企業迎戰“雙11”In Yiwu of Zhejiang, cross-border e-commerce import enterprises in the bonded area fully prepared for the “Double Eleven” shopping festival(視覺中國 供圖)
據統計,2020年,廣州海關監管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口岸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業務量與貨值實現雙增長,累計驗放電子清單約1.3億票,貨值約367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17.2%與119.8%。
這樣的場景在全國各大海關都能看見,而背后的助推手是自2017年以來中國政府對跨境電商的政策、資金等配套支持。2020年下半年,海關總署相繼發布《關于開展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的公告》《關于擴大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范圍的公告》,提出:充分發揮跨境電商穩外貿保就業等積極作用,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健康快速發展;增加上海、成都、西安等12個直屬海關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
作為四川第一個一類開放口岸,成都海關自1984年建關后,對四川乃至西南地區的意義都極其重大。此次成都海關作為12個試點的其中一員,自然也肩負重任。
記者從成都海關了解到,自2020年9月1日起,成都海關正式啟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截至2021年2月4日,7家試點企業申報報關單、清單13093票,貨值3268.8萬元。主要商品包括服裝、玩具、飾品、日用品等,主要通過空運批量出口到美國、以色列、英國、德國、泰國、波蘭等國家(地區)境外企業和海外倉。
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模式主要指境內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與境外企業達成交易后,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直接出口送達境外企業,或者境內企業將出口貨物通過跨境物流送達海外倉,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實現交易后從海外倉送達購買者。
“B2B申報更便捷,所需資料更少,一次備案、一次申報、優先驗放,海關審結放行很快,整體通關時間進一步縮短。” 四川翔展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道。
成都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宋宇介紹:“有條件的跨境電商企業可結合自營海外倉,針對電商類客戶提供更豐富的監管模式,吸引更多外地客戶在四川開展B2B出口業務,對中國品牌出海、產品落地銷售發揮積極作用。”
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跨境電商增長迅猛,全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驗放進出口清單24.5億票,同比增長63.3%。
如此增長,在2017年已初見端倪。鄭州海關在當年共監管跨境電商進出口清單9128.7萬票,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長59.1%,貨值113.9億元,增長71.7%。
鄭州海關是中國探索跨境電商最早的一家海關單位,率先提出開展網購保稅進口B2B2C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電商企業預先將商品存放在保稅倉庫,待國內訂單生成后,企業依規向海關申報,完成清關手續后,商品直接從保稅倉發貨。通過這樣的方式,跨境電商交易實現全流程申報數據可溯源,同時商品的倉儲前置,有效降低企業綜合成本,提高消費者購物體驗,提升業務綜合效率,解決了政府管理和市場便利的雙重難題,實現政府、消費者和電商平臺等多方共贏。
海關作為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渠道重要的成員之一,關乎著國門內與國門外通關速度、通關精準度等多項重要指標。可以說海關是貨物出關和進關最重要的一道門檻。
2月4日,一個裝載跨境包裹的集裝箱在珠海灣仔海關的監管下,在西域碼頭跨境電商平臺清關,通過水運的方式出口到香港。這標志著珠海市首個水運口岸的跨境電商零售“一般出口”(俗稱“9610出口”)業務正式開通。“跨境電商業務是今年我們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嘗試,希望能發揮碼頭的獨特優勢,對接香港機場和澳門機場,逐步拓展集分揀、打包、集拼和打板業務于一體的現代化物流模式。”西域碼頭商務部負責該項目的潘經理說。

2021“絲路電商”國際合作論壇在福建福州舉行2021 Silk Road E-commerc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um held in Fuzhou of Fujian(東方IC 供圖)
海關作為跨境電商進出口管理最重要的門檻,將物與物之間進行了有效串聯,而依托于國內完整的產業鏈和電商物流技術領先優勢,消費者購物進一步加速向線上轉移,一場由國人發起的面向全球的“零售革命”和“渠道革命”悄然而至,并正在掀起新一輪的全球物流新基建浪潮。
2020年4月,四川中網商道科技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全球專業的中非貿易撮合交易平臺——Afrindex·中非商道(以下簡稱“中非商道”)促成一筆防疫物資交易。然而,當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之際,很多企業停擺,國際運力非常緊張。
幾經周折,中非商道找到了四川匯通天下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通天下”),通過包機方式,最終成功將4000個一次性口罩和200個KN95口罩分別送到英國和盧森堡。
通過“包機暢通、穩定物流”的做法,匯通天下早有成功嘗試。2020年2月22日,匯通天下組織包機從阿爾及爾機場運回660萬個一次性口罩、40萬個醫用口罩、3.7萬套防護服、4200件隔離衣等醫療物資,并在包機落地12小時內完成了所有接洽、清關、提運、入庫盤點、出庫分撥,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出力量。
“當時,國內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防控物資極度緊缺,又因國際航班大量停飛,為使境外采購的防控物資快速運回國,盡快投入防疫一線,包機運輸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匯通天下總經理李鷗說道。
李鷗表示,后疫情時代,為保障國際物流運輸,除了包機等量身定制化的物流解決方案外,匯通天下還通過獨有的美國數字化關務PreClear技術,為跨境貿易全球交易訂單的履約提供保障,還開創了FarBI全球眼系統,實現物流全流程智能化、數據化、可視化。
面對疫情導致的物流行業供應鏈半癱瘓的情況,深圳市遞四方速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遞四方”)也做出了新探索,比如編織全球服務網絡,實現包裹當日送達服務。
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1日上午9點,“雙11”促銷開始,原本400多歐元的電視機直降近100歐元 ,35歲的西班牙消費者亞歷杭德羅購買了一臺55英寸的中國品牌電視機。當天下午2點多,亞歷杭德羅便接到遞四方電話:“電視機馬上要送到你家了。”從下單到收貨,間隔不到6個小時!
2020年“雙11”期間,遞四方單日峰值達800多萬單,為應對包裹洪峰過境,其核心系統通過“云技術”加持,無壓力承受“1000萬+包裹”,實現了“1000萬+級別”的訂單毫秒級響應。
多年來,遞四方以全球包裹遞送網絡(GPN)及全球訂單履約網絡(GFN)兩張網絡為基礎,為全球超50萬家跨境電商商戶與約2億跨境電商終端用戶,提供包括全球訂單履約服務、倉儲與物流管理系統服務、全球退件解決方案、全球包裹直發服務以及全球轉運進口服務在內的5大服務。
今天的跨境電商全球化發展的本質,是國內成熟的電商模式以及物流技術的國際化輸出。跨境電商的全球化發展需要更多類似于匯通天下、遞四方這樣的跨境電商物流企業提供“中國方案”,他們的創新性舉措進一步提高了中國跨境物流企業在疫情背景下參與國際產業供應鏈競爭的能力,促進了國際貿易便利化,加快了更多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在全球化和數字化發展趨勢背景下,基于中國互聯網普及程度提高、支付系統的逐步完善和物流體系的搭建,跨境電商的發展有了更堅實的基礎。跨境電商在全國不同的地域找到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方向。
成都全球跨境電商服務資源中心(以下簡稱“成都中心”)攜手四川中網商道科技有限公司一同為川企開創特色產業、尋找非洲市場。2017年,隨著瀘州老窖一批1.4噸白酒首次出口科特迪瓦,順利打開非洲市場,其他白酒品牌,如劍南春等酒企也躍躍欲試,而幫助它們進入非洲市場的正是致力于跨境電商運營和服務的四川中網商道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10月30日,在成都中心成立兩周年之際,成都跨境電商協會秘書長姚正毅指出,建立全國乃至全球的聯絡機制能夠有效推動行業發展。目前,不僅全國多個跨境電商協會之間建立了溝通機制,成都中心建成的16個海外聯絡處已成為成都跨境電商企業拓展業務的有效橋梁。
在杭州,經過數十年的建設,這里已成為中國的科創高地,也是中國最早實施跨境電子商務“小包出口”“直郵進口”“網購保稅進口”等業務試點的城市。2015年3月7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因阿里巴巴等大型科創企業坐落杭州,杭州跨境電商平臺更注重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旨在為買賣雙方提供更詳實的交易信息,為生產和物流提供更智能的管理機制。
鄭州坐鎮中原核心,地理位置優越、物流發達,跨境電商平臺借勢發展,是國內最大的進口國際化妝品、保健品、食品、跨境電商交易的基地,業務覆蓋全球196個國家和地區。
上海自貿區跨境電商相較其他地區,發展時間更長,入駐企業更多。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上海跨境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構建起一個比較成熟的電商平臺。一直以來,上海都是中國外貿經濟的高地,如今跨境電商的火熱發展使一大批企業從線下向線上轉型,深厚的積累讓上海跨境電商借勢揚帆。
隨著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將對全球消費者的線上消費習慣培育產生加速性推動作用,在線經濟和線上消費比例將會大幅提升,跨境電商將成為主流趨勢。
疫情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但跨境電商的火熱發展和疫情控制后的復工復產無疑提振了信心。面對紛至沓來的互聯網訂單,各行各業加緊投入生產。
目前,國內跨境電商平臺不僅搭建起一套全球支付結算金融、關務、物流等全鏈路跨境供應鏈體系,還能為參與國際貿易的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智能解決方案。相當于為貿易產業提供了“水、電、氣”等基礎保障。
對消費者而言,無論是中國優秀商品走出國門或是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購買到世界各國的商品,都是生活方式更加便捷的體現。平臺通過全球貿易大數據實現產業鏈全環節互聯,在為供需雙方提供信息資訊、廣告宣傳及在線交易服務的基礎上,還能夠結合產業鏈上下游需求,在提供物流、金融服務、電商運營等增值創新服務方面,迎來進一步升級和洗牌的機會。歸根結底,真正的競爭力在于產業鏈的降本增效。

匯通天下總經理李歐介紹物流流程Li Ou, General Manager of Sichuan Global Link Logistics Co., Ltd., introducing the logistics process (賈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