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婷,黃 婷,覃奕騰,廖宇蘭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5)
隨著現代化經濟的飛速發展,辦公區成為了除居住區以外的第二重要場所,辦公區的建設更多傾向于建筑與室外景觀環境配套。良好的辦公環境有助于企業文化的形成與傳播,同時可促進人際交往,提升員工凝聚力,促進企業與個人的良性發展,激發員工產生幸福感與歸屬感,滿足人的精神和物質雙重工作需求。美國綠色生態建筑機構調查證實,在綠色生態環境中辦公,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10%以上[1,2]。機場備勤樓屬于辦公區域,對備勤樓周圍環境進行景觀規劃設計,能夠為辦公人員提供優美辦公環境以及休憩娛樂的空間,滿足辦公人員的休閑需求。
規劃場地:該景觀規劃設計項目包括機場備勤樓辦公區入口景觀,備勤樓建筑周圍及停車場,備勤樓前后道路綠化,備勤樓側邊的休閑花園。
環境組成:該景觀規劃設計以備勤樓側邊的休閑花園為重點,并需要將入口景觀、道路景觀等加入到整個項目的景觀規劃設計當中。
項目對象:項目建成后主要是為機場備勤樓的辦公人員提供一個優美的辦公環境,讓辦公人員提供一個休憩娛樂的空間,同時美化機場備勤樓周邊的景觀,增加一些文化特色。
該項目現狀景觀比較單一,綠化面積較少,備勤樓側邊有一塊比較大的空地閑置。結合項目現狀與實際需求,著重設計入口景觀、備勤樓周圍景觀、備勤樓側邊平地景觀。入口景觀會增加景墻與水景,賦予一些文化元素,提升質感;備勤樓周圍景觀會營造一些微地形,根據植物的季相,搭配種植多種本土植物;備勤樓側邊的平地比較空曠,將設計一個休閑花園,實現休憩、娛樂、觀景等功能。
該項目整體景觀設計應以人性化、生態為原則,機場相當于一個城市的入口甚至是一個國家的入口,除了以企業文化為主題與設計元素外,還要加入更多的地域文化與中國文化元素,意在傳播地域文化與中國文化。休閑花園東面入口進入回廊,在較為封閉的空間內設計了枯山水,意在中華文化包容萬物。而回廊外較為開闊的場地設計了漢字浮雕,意在中華文化傳播。整體使用了新中式的設計風格。入口景觀的設計也是采用了山水的元素,設計了形似山體的浮雕于水體之上,整體風格統一和諧[3]。
入口處設計了一個入口水景景觀,整體由景墻、水景、造型羅漢松組成。景墻由線與塊兩個元素構成,以石墻為背景,中層的線是木條均勻排列,前面地塊是起伏的山脈,配上單位名稱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景墻前的水體上立有山體造型的片石,形成山水景象;水景的左側種植一顆造型羅漢松,與水面浮雕背景墻形成了點線面的整體規劃設計(圖1)。以起伏山脈為設計元素的景墻作為入口景觀的背景,體現中國的園林文化,造型羅漢松清雅挺拔,層次分明,造型飽滿,提升入口景觀的質感。入口景觀也寓意了,航空事業工作者要如山一般堅強穩重,心思如水一般細膩,暗含企業文化[4]。

圖1 入口水景效果
升旗臺的設計較為傳統,設置在備勤樓正門口中間,采用浮雕的四方平臺,在方正的同時保持著莊嚴感。即使人們的注意力一般集中于旗臺上的紅旗,故也要將旗臺設計得與紅旗的莊嚴統一。
道路景觀主要以列植行道樹為主,備勤樓后門的道路景觀分上中下3個層次,上層是扁桃,中層是間隔種植的三角梅,下層是草本植物。備勤樓前門的路邊圍著柵欄,柵欄外列植了高大的常綠喬木,所以柵欄內列植三角梅,與外部景觀區別開,而三角梅在當地花期較長,列植玫紅色的三角梅可以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圖2 鳥瞰圖
備勤樓周圍有比較大的綠地面積,備勤樓整個建筑外形是傳統的長方體,并且周圍的綠地面積比較大,可以不用局限于規則種植。在建筑周圍的綠地營造微地形,根據各種植物的特征,設計層次豐富、季相多樣的植物景觀(圖3)。植物組團分上中下3個層次,上層是比較高大的常綠喬木,搭配少量的彩色葉樹種或是觀花樹種;中層是比大喬木矮小的觀花樹種,例如黃槐、三角梅、紫薇等,在喬木的外圍沿不規則曲線種植常綠灌木球或是彩色葉灌木球,例如女貞、黃楊、紅花檵木等;下層是沿著灌木的外圍種植草本植物,例如四季海棠、美女櫻、蔥蘭、四季海棠等。在植物組團中放置一些文化石,豐富植物景觀[5]。在原本平地上營造微地形,并設計層次豐富的植物景觀,豐富了豎向景觀,而沿不規則曲線種植多層灌木與草本,軟化了建筑剛硬冰冷的線條,給人比較放松的感覺,同時突出了建筑主體[6,7]。

圖3 備勤樓周圍景觀效果圖
休閑花園共有兩個出入口,利用微地形和植物群落構成隔離性的柔化邊界,讓休閑花園具有良好的私密性,還能有效減小外界噪音。花園以東西方向分為相對封閉的回廊區、較為開闊的休閑娛樂區與下沉空間,以供不同的功能需求。
東邊的出入口連接的是山水亭,屬于回廊區,這個區域主要以休閑觀景為主,由于休閑花園的面積比較小,設計一個曲折的回廊延長游線,豐富景觀層次。山水亭采用框景的手法,框出山脈景墻和造型羅漢松,形成一幅山水畫(圖4)。回廊整體采用新中式的設計,廊的外圍封閉,內圍開放,外圍均是以山脈、古漢字等元素設計的鏤空圍欄,讓這個空間相對私密的同時卻不封閉壓抑,廊圍合的空間設計了枯山水,可以起到一個靜心的作用,讓工作導致的勞累的身心得到放松。回廊區多處運用了框景、障景、漏景、借景等手法,曲折回環的回廊引導人們游覽,達到移步換景的效果(圖5)。

圖4 山水亭效果圖

圖5 回廊各處觀景效果圖
較為開闊的休閑娛樂區,主要以休閑娛樂為主,主要由跌水池、漢字浮雕平臺、休憩亭組成。跌水池的落水聲會給人明快、活潑的心理感受,可以緩解疲勞,放松、愉悅人的心情,[1]在水池面上立著“魚群”,在陽光的映射下,波光粼粼,也是一種視覺享受(圖6)。漢字浮雕平臺是一個比較開闊的空間,可以交流、休憩,漢字內容主要是企業文化宗旨、中國文化等。休憩亭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空間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圖7)。

圖6 跌水池效果圖

圖7 漢字浮雕與休憩亭效果圖
西邊的出入口連接的是下沉空間,是一個半開放的休憩、交際空間。下沉空間是一個四方形的下沉空間,中間種植一棵彩葉喬木,突出重點,四周種植一些草本植物、灌木等(圖8)。

圖8 下沉空間效果圖
人既需要獨處也需要交往,為了滿足人的私密性需求,休閑花園設置不同私密等級的景觀空間,運用植物形成柔化邊界,供使用者躲避干擾、放松心情。同時為滿足人的社交需求,設置了一些開敞的公共空間,供使用者交流、活動[8~12]。
本項目以企業文化與中國文化為設計元素,以滿足機場備勤樓工作人員的休憩娛樂的需求和美化備勤樓周圍景觀為目的,采用新中式為整體風格,以人性化、生態為原則。具有中國文化、企業文化特色的園林建筑與小品,搭配豐富的自然植物景觀及跌水景觀,能滿足使用者心理及生理上的需求,讓人親近自然,放松心情,緩解壓力與疲勞,還能美化備勤樓周圍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