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晨佳 ,曹云河,金筱榕,賀惠文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
古樹是指樹木樹齡在100年以上者,通常按樹齡分為國家一、二、三級。樹齡為500年以上為國家一級古樹, 300~499年之間為國家二級古樹,100~299年之間為國家三級古樹。名木是指由歷史上或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中外歷代名人或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國家級名木不分級也不受年齡限制。古樹名木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科研和歷史價值。古樹名木是當地的歷史見證者,不僅見證著氣候環境的變化,還記載著當地歷史人文的信息,在重視生態建設及修復的當下,可為當地鄉土樹種的保護及種質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參考。揚州是—座歷史名城, 具有豐富的古樹名木資源,但當前古樹名木的保護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如人們沒有意識到古樹名木的重要性而使得保護措施不夠充分,造成古樹名木及其原生環境受到破壞,因此加強宣傳保護古樹名木的意義,加強對古樹名木的日常管護,想出對瀕危古樹名木的解救方法迫在眉睫。
揚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全市土地總面積6591.21 km2,位于長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東部毗鄰鹽城市、泰州市,南部瀕臨長江。揚州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向溫帶季風氣候的過渡區,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具有充足的日照,有豐沛的雨量,盛行風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1]。
此次調查范圍包括揚州市區內園林、寺廟、住宅區以及街道,其中著重對瘦西湖進行調查,發現一些經專家認可但尚未達100年樹齡的古樹名木[2]。
通過對揚州市古樹的調查,記錄了揚州市古樹的樹齡、生長部位、成長趨勢和成長環境,分析了揚州市古樹的保護現狀和改善措施[3]。
根據現有的資料和實地考察、查閱文獻等方法,對已經勘察出來的古樹名木和那些經過專家認證但是沒有列入保護行列的樹木進行現場調查,并拍照做好標記、記錄下他們的生長狀況(如現在的生長狀態,病蟲害等)以及生長環境,最后登記建檔。
揚州是一座擁有2500年歷史的古城,古樹名木數不勝數。根據2011年的最新調查,揚州市區共有古樹名木448棵,在江蘇省古樹名木擁有者中排列第3,僅次于南京市和蘇州市。
在所有調查的樹木中,一級古樹有36棵,其中,位于石塔寺的銀杏和駝嶺巷的國槐樹齡最大,達1000多年。據統計,瘦西湖中古樹名木最多,總共有154棵,占比約為30%,其次是大明寺、個園[4]。在所調查的古樹名木中,銀杏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圓柏、桂花、瓜子黃楊,這4種樹約占所調查的古樹名木的總數的一半以上。銀杏作為長壽樹種,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是植物界的活化石[5](表1)。

表1 瘦西湖古樹名木種類
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共有139棵樹木生長狀況一般,309棵樹生長狀況良好。這些樹大部分是景區或者宅院內的,可以受到足夠的保護和獲得充足的營養。但是仍有一些樹木生長不佳,特別是瘦西湖風景區內的柳樹,許多樹都受到病蟲害的危害,樹干中心被掏空,樹體支撐不了上部分的枝干,導致整棵樹傾斜生長。同其他城市一樣,病蟲害問題仍是現在古樹名木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但是古樹名木的破壞不僅是蟲害,還有天氣因素影響。瘦西湖風景區的一顆銀杏,如圖1,原本是唐代種下的,后遭雷劈斷。如圖2,古樹長時間的經大風吹刮,樹體本身早已傾斜,只能靠人工支架支撐著,不然很難活下去。有部分的古樹樹根周圍搭建了木制走廊,會很大程度的限制樹根的延長。

圖1 古樹名木保護措施

圖2 古樹名木保護措施
對于即將成為古樹的樹木也應當留意,及時登記上報,設置相應的檔案,每年進行調查更新并記錄,提前加以保護,在其成為古樹后再轉移到古樹名木檔案中。如在瘦西湖發現許多樹齡在2016年統計為95年的,在2021年就是百年的樹木了。不久后古樹名木數量將大幅增加,為更多人所留意,增添城市歷史感。
4.2.1 抵御自然災害
由于抗自然災害的古老樹木通常很高,因此,必須在較高的老樹上安裝避雷針或者在其周圍安裝避雷系統,以防止閃電擊中。其次,對于有不均衡樹體結構的古樹名木需要重點關注,定期檢查樹木生長情況,及時砍伐已死亡的樹木,并維護其保護傘的完整性。
4.2.2 保護周邊環境
古老的樹木通常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生活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已經適應當地的環境條件,因此不宜遷移。且注意避免出現出現挖土、傾倒垃圾等行為,也不應該在其周圍修建房屋或其他設施[6]。
4.3.1 整形修剪
根據樹種生長勢及時剪去脆弱的枝干和枯死枝干,培育新的強壯的枝干。
4.3.2 土壤管理
為了改善土壤的結構和滲透性,必須在生長期對松土進行多次置換,并在冬季深度置換提供有機肥。在樹冠投影范圍內,可以進行松土覆蓋保護根系。樹根的土壤侵蝕區應填充種植土。填筑范圍一般不小于樹冠投影面積,并在其周圍修建擋土墻。同時,用活力素或生根粉給根澆水,以促進新根的萌發和生長[7]。
4.3.3 肥水管理
因為老樹生長勢弱,根系吸收差,所以當肥料不能施用大肥料時,可開辟溝渠來消除水分,同時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4.3.4 病蟲害防治
古樹多衰弱,易遭病蟲害,若發現病蟲害應及時防治,未發現病蟲害的也應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以防遇害。
宣傳保護古樹名木的重要性,向公眾宣傳“什么是古樹名木”及其生態價值,重點宣傳觀賞價值、文化價值和旅游價值,提高人民的積極性,將保護古樹名木作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為[8]。可做相關紀錄片或短視頻放映在公交車的小電視上,設置相應的宣傳欄,并建立保護古樹志愿者協會,加大宣傳力度,組織群眾踴躍參與古樹名木的調查及保護工作中[9]。
由于調查范圍未包括揚州的各個縣市,但從相關文獻可知,揚州市周邊鄉鎮地區存在有大量的古樹名木資源,因此可在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振興鄉村戰略相結合,在古樹名木較為集中的地方設立公園或廣場等可供當地居民休閑活動的場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