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紅,黃 瑞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生態分院,云南 昆明 650031)
經濟林因其能夠快速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我國五大林種之一。我國地域廣闊,氣候類型及立地條件豐富多樣,經濟林種類多達1500余種[1,2]。積極發展經濟林能夠提高山區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水平,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對加快農民群眾奔小康具有重要意義[3~5]。經濟林果產業與傳統經濟林業相比較,起步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發展配套體系,但隨著果農科學種植意識的逐漸提升,越來越重視選擇優質品種,目前我國經濟林果優質品種普及速度正在逐漸加快,這不僅是培養優質果實的基礎,也是提高果農經濟效益的重要條件[6]。
大理州位于云南省中部高原與橫斷山區結合處,具有明顯的高原季風氣候,擁有能夠發展高原特色經濟林產業的先天優勢[7]。賓川縣位于金沙江南岸,轄區涉及數條金沙江一級支流,該區域氣候特點為“干旱、炎熱、少雨”,光照充足、熱量充沛、無霜期長,適宜水果生長,有“天然溫室”“熱區寶地”的美稱[8,9]。干熱河谷光熱資源充足,土地資源豐富,生物產量高,交通便利,具有特殊的區域優勢,是發展熱帶亞熱帶經濟林果的理想地之一[10]。近年來,隨著賓川縣各灌區水利條件的改善及一系列如“引洱入賓”等重大工程的實施,賓川縣經濟林果產業進入了黃金發展期。文章對賓川縣經濟林果資源現狀結構及空間分布特征進行分析,以期為該縣高原特色農林產業結構優化提供參考。
賓川縣位于云南省中西部金沙江南岸干熱河谷地帶,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0°16′~100°59′,北緯25°32′~26°12′。東與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接壤,南與大理州祥云縣相連,西與大理市交界,北與鶴慶縣及麗江市永勝縣毗鄰,國土面積25.3萬 hm2。賓川縣地處橫斷山塊斷帶和康滇臺背斜交界的大理麗江褶皺帶上,東部緊鄰康滇背斜。由于大理-維西和賓川-永勝兩個深大斷裂的長期存在和發展,決定了該縣地質構造以斷裂為主。受南北向構造帶的控制,境內主要盆地、山脈、河谷多呈南北向排列,地勢由南向北逐漸降低。境內山脈均為云嶺山脈的南伸支脈,主要山脈有東西兩支,西支為洱海流域和賓川縣納溪河流域的分水嶺,北起雞足山,南至九頂山;東支山脈北起皮廠西側,南至喬甸壩東側,是納溪河水系與本縣東部其它水系的分水嶺;縣內最高點海拔3320 m(雞足山),最低點海拔1104 m(漁泡江與金沙江的交匯處),相對高差2216 m。賓川縣地處點蒼山東面,西南暖濕氣流背風坡谷底,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區的特殊地理位置,受大氣環流和太陽輻射的影響,使境內降雨較同緯度地區稀少,并具時空、地區、季節分配不均衡和年際變化大的特點。年均降雨量563.5 mm,最多795.6 mm,最少304.4 mm。月降雨量最多為8月份,最少為1月份。
基礎數據來源于2019年賓川縣林地變更數據,空間分析軟件為ArcMap10.2.2。
2019年賓川縣有各類經濟林果面積為25251.63 hm2(表1),約占國土面積的10%。通過調查得出,賓川縣主要經濟林果種類有20余種,常見種類如柑桔類、蘋果、梨、桃、李、棗、核桃、板栗、芒果、龍眼、石榴、櫻桃、梅子、枇杷、油橄欖、咖啡、花椒、桂花等。從各類果樹種植面積比例來看,占比最高的為核桃,種植面積達14369.28 hm2,占總面積的56.91%;其次為柑桔類,面積占比為12.51%;再次為蘋果,面積占比為2.56%;第四為石榴,面積占比為2.45%;第五為板栗,面積占比為2.20%;桃、梨及花椒面積占比小于2%,但大于1%。而李、棗、芒果、龍眼、櫻桃、梅子、枇杷、油橄欖、咖啡、桂花及其它果樹類的面積占比均小于1%;其它食用原料類如油茶等面積合計占比為16.54%。

表1 賓川縣經濟林果種類結構
從賓川縣各類經濟林果地理分布來看(圖1),核桃主要分布于縣域東部山區(拉烏鄉、平川鎮及鐘英鄉),西北部的雞足山鎮有一定面積分布,其它鄉鎮極少分布,梨零星分布于中西部及東北部壩區四周;柑桔類主要分布于縣域中西部壩區(納溪河流域的力角鎮、金牛鎮、州城鎮、賓居鎮及喬甸鎮),花椒主要分布于縣域東北部山區,中西部少量分布;板栗主要分布于雞足山鎮西側山地,東部山區有少量分布,蘋果集中分布于縣域東部山區(東三鄉鎮與中部壩區分水嶺);石榴主要分布于縣域中部壩區(納溪河流域),而其它食用原料類分布于中西部及東北部區域;桃主要分布于縣域西北部的雞足山鎮,大營鎮西側有少量分布,其它類經濟林果如李、棗、芒果、龍眼、櫻桃、梅子、枇杷、油橄欖、咖啡、桂花等零星分布于壩區及河谷一帶。

圖1 賓川縣經濟林果地理分布
以賓川縣2019年林地變更數據為基礎,分析了全縣經濟林果資源構成及空間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結論。
(1)賓川縣經濟林果種類豐富,數量多達20余種,種植面積總和占全縣國土面積的10%。
(2)全縣經濟林果以核桃為主,面積占比達56.91%,其次為柑桔類,面積占比為12.51%,蘋果、石榴、板栗、梨、桃及花椒也是全縣經濟林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3)縣域內除天然林地以外區域均有經濟林果分布,分布面積廣,部分種類果樹分布較為集中,如桃、板栗、蘋果、柑桔類和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