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殷 娟
許多同學在圓的學習中都會通過添加垂線段、連半徑、連直徑等進行解題,但在解決一些較難問題時,上述方法就起不了多少作用。而有時在圖形中構造圓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以幾道例題和同學們一起分析如何用“輔助圓”來求解“最值”問題。
例1(2019·江蘇宜興一模)如圖1,在Rt△ABC中,∠B=60°,BC=3,D是BC邊上的三等分點,BD=2CD,E為AB邊上一動點。將△DBE沿DE折疊到△DB′E的位置,連接AB′,則線段AB′的最小值是____。

圖1
【解析】△DBE在折疊的過程中,滿足DB=DB′,即點B′始終是在以點D為圓心,DB長為半徑的圓上運動(如圖2)。點A是圓外一點,由圖1 可以看到AB′要取到最小值,則點A、B′、D必須共線。在Rt△ABC和Rt△ACD中易求得,則AB′的最小值為AD-DB′。

圖2
【總結】折疊圖形有“共端點、等線段”的特征,滿足圓的定義。利用這一特征構造“輔助圓”,再利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原理便能很快找到對應線段的最值。
例2(2017·江蘇江陰一模)如圖3,在等腰△ABC中,∠ABC=90°,AB=BC=2,P是△ABC所在平面內一點,且滿足PA⊥PB,則PC的取值范圍為____。

圖3
【解析】由∠APB為“直角”這個特征,聯想到90°角所對的弦是直徑,可以構造經過A、B、P三點的⊙M(如圖4),半徑為1。點P在⊙M上運動,PC的長度也隨之不斷變化。我們在運動中不難發現PC所在的直線經過圓心M時,可以取到最大或最小值。圖4 中,;圖5 中,PCmax=MC+MP。

圖4

圖5
【總結】直角三角形中,“定斜邊、動直角頂點”的特征,滿足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以定斜邊為直徑構造圓能解決線段的最值問題。
例3(2020·江蘇蘇州工業園區一模)如圖6,點D是等邊△ABC內一點,且∠BDC=120°,則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解析】∠BDC=120°,BC為等邊△ABC的一條邊,如圖7 可以構造經過B、D、C三點的⊙O。要求的值,從結構上來看,我們多半采用相似三角形中對應線段的比值來進行轉化求解。延長AD與圓相交于點E,連BE(如圖8),易知△ABD∽△AEB,故即。如圖9 可知,當BE為直徑時,在Rt△ABE中易求得。

圖7

圖8

圖9
【總結】“定角、定線段”的結構特征可以與圓中“定角、定弦長”聯系起來。
很多幾何問題雖然看上去與圓無關,但是我們如果能結合條件補作“輔助圓”,便可使一些“最值”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