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偉,侯 芳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濟源 459000)
化工技術類實驗、實訓課程不僅可以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同時也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安全及環境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化工技術類實訓教學除了要重視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外,還需將“健康、安全、環保”理念融入教學全程,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安全意識、環保意識及個人防護能力。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主要按照“基本技能→專業單項技能→專業綜合技能→專業技能拓展”的順序進行,工業分析技術實訓培養的是該專業學生對化工、冶金、食品等行業原材料及產品進行分析檢驗的專業綜合技能,提升學生在化工、冶金、食品3個行業化驗崗的崗位核心能力,開設在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大二第一學期。
實訓內容的選取以就業為導向,緊貼濟源本地經濟建設,對準當地聯創化工、金馬焦化等化工企業,濟鋼、豫光、萬洋等冶金企業和伊利、雙匯、中沃等食品企業的化驗員實際崗位所需的崗位能力確定實訓內容,從而實現實訓與就業相結合。具備的教學內容包含三大模塊:礦石原材料和冶金產品分析、煤質分析及微生物檢驗,每個模塊又細分為若干個任務。學生需要自主從每個模塊中選擇兩個學習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在實訓期間完成6個學習任務。學習任務的實訓方案制定、完成、數據處理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完成,教師僅起引導的作用(表1)。

表1 工業分析技術實訓教學內容
工業分析技術實訓需要用到各類化學試劑,尤其是礦石原材料和冶金產品分析模塊,在對礦石或冶金產品進行前處理時需要用到強酸、強堿等強腐蝕性試劑,處理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有毒有害的氣體,如若學生不做好個人防護工作,會有化學灼傷、中毒等安全隱患。
2.2.2 儀器設備安全
工業分析技術實訓需要用到馬弗爐、電爐、烘箱等高溫加熱設備,高壓滅菌鍋、微波消解儀等高壓設備,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紫外分光光度計等大型精密儀器,學生在使用的過程中易引發火災、燙傷、爆炸等安全事故,且通電儀器設備使用時易引發觸電安全事故,學生操作不當也易損壞儀器設備[1]。除了以上通電儀器設備外,實訓任務的完成還需用到容量瓶、錐形瓶、滴定管等玻璃量器,玻璃儀器損害率高,且破碎的玻璃儀器易引起割傷。
實訓會消耗大量的化學試劑,原先實訓教學所需溶液一般由教師提前計算并配置好所需量。但實訓過程中發現個別學生為了使用方便,超量取用實訓溶液,未用完的則倒入下水道[2];未使用完的濾紙、標簽紙等耗材因隨手亂放因受污染而不能使用;實訓產生的三廢隨意排放,未合理處置。這些行為浪費了資源,污染了環境,和國家倡導的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背道而馳[3]。
3.1 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為了讓學生進入實訓室前就熟悉本次實訓項目所包含的安全隱患及應采取的防護措施,工業分析技術實訓教學采用的是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4],借鑒世界技能大賽常規職業健康與安全規則的分類來展開,以實現實訓全程“零事故”的目標。
3.1.1 實訓前,做好事先準備工作
實訓前指導教師需對學生進行實訓動員,組建學習小組,布置實訓任務,進行實訓安全教育,要求學生按照“安全、健康、環保”的理念選擇、設計實訓方案,實現“綠色化”實訓。學生明確任務后,以小組為單位協商確定實訓具體任務,然后通過查閱教材、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國家資源庫上的教學視頻和教學課件等明確實訓所需試劑、儀器和實驗步驟,提交實訓方案。實訓方案制定出后,需要提交給指導教師驗收。指導教師需結合校內實訓室現有試劑、儀器設備等狀況,從方案可行性、完整性、適用性等方面進行驗收[5],讓學生在方案的制定過程中就充分地考慮到實訓過程中的環保問題,如要求學生在方案中標注出實訓所需各種試劑溶液完全滿足檢測任務需求的數量(要求學生把潤洗量、測定量、備用檢測量都考慮在內),既能完成實訓測定任務,又沒有太多的剩余而造成試劑浪費,從而培養學生節約試劑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6]。
實訓方案通過后,學生還需進一步提交HSE報告。要求學生根據審核通過的實訓方案中各實訓任務的具體實施步驟,查明本次任務所需所有化學試劑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安全特性以及所用儀器設備的使用注意事項,在報告中列出實訓任務中可能對個人及他人身體造成傷害的試劑及設備,并說明具體可能造成什么樣的傷害及應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措施[7];實訓過程中產生的三廢有可能造成哪些環境污染,應采取何種處理措施。通過HSE報告的擬定,來提高學生的HSE意識,確保學生明晰實訓過程所隱藏的所有危險,從而規避安全事故的發生。
實訓方案和HSE報告全部審核通過后還需要填寫實訓安全承諾書,以契約的形式提醒學生在實訓中時刻踐行安全操作規范[8],遵守職業健康與安全規則。
3.1.2 實訓準備階段,做好緊急處理工作
學生進入實訓室后,自主決定完成實訓任務順序,簽字領取實訓所需試劑、儀器和個人防護用品,自主配制實訓溶液、準備儀器設備,為實訓任務的完成做前期準備。在此期間,指導教師要檢查實訓室內各種緊急處理裝置如緊急洗眼器、緊急噴淋裝置、滅火器是否正常運作,并在學生配制存在操作危險的溶液時,現場指導、監督,規避危險發生。
3.1.3 實訓實施階段,有效避免風險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課堂參與度,工業分析技術實訓采用的是小組教學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實訓任務和安排實訓任務完成順序,因此每個小組在同一時間段進行的可能是不同的實訓項目, 這就對實訓安全的保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個學習小組在實訓實施前,需做好個人防護工作,穿實驗服,佩戴護目鏡、口罩、防護手套等[9],讓指導教師審核通過后方才可以開始操作實訓項目。個人防護完成度作為實訓成績的一部分,以提高學生的健康、安全意識。指導教師在實訓項目實施階段,需做好過程監控工作,巡回檢查,重點巡查學生的桌面是否整潔,實驗用品是否擺放整齊;個人防護物品實訓過程中有沒有取下來;是否有學生將食物、水杯等帶入實訓室;學生的操作是否安全、規范。同時還要尤其注意學生是否會安全操作各類分析儀器,在必要時對學生進行操作指導并答疑,在整個實訓實施過程中師生共同有效規避風險發生。
3.1.4 檢測工作完成后,合理處置三廢
每一個實訓任務結束之后,學生需如實記錄實訓數據、填寫儀器使用記錄、洗滌實訓所用玻璃儀器用品、整理實驗臺面、清潔實訓室,將實訓過程中產生的三廢放到指定容器和指定位置處,進行數據處理。教師根據實訓實施階段所發現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對各小組的實訓操作和健康、安全和環保措施進行現場歸納、總結、點評,打出本次實訓任務各小組“健康、安全、環保措施”分數。
3.1.5 提交實訓心得,各方面總結反饋
學習心得的提交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和總結能力,還可以作為教師下一步改善實訓教學的依據[10]。為了提高實訓教學效果,學生在實訓心得中不僅需要對自己在實訓各個環節的具體工作如實訓方案的擬定、實訓過程、數據處理等做出闡述,還需對各實訓任務的精密度和準確度進行分析,說明結果是否良好,如若不好,進行原因合理分析。同時學生還要對自己在實訓過程中的“健康、安全、環保”措施、操作進行自我總結和評價,并對實訓室這方面的工作提出建議。
為使實訓考核內容更全面、科學,將學生在“健康、安全、環保”三方面的表現納入實訓考核評價內容,將三方面考核納入實訓全程。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對于消耗大量化學試劑的化學化工類實訓課程,將“健康、安全、環保”理念有效融入實訓全程,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安全意識、環保意識,對保障實訓順利進行、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