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海峰

(一)老年大學信息化助力實現報名、選課、繳費、開票等“一站式服務”。全國各地老年大學每到開學季就會出現招生爆滿的現象,有的老同志接連幾天都要到現場排隊,甚至凌晨就去排隊,這既影響他們的正常休息,也存在安全隱患。隨著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各地老年大學紛紛開通線上報名PC端和移動客戶端,有效緩解了報名難、繳費難等問題,讓報名、選課、繳費、出票實現“一站式”服務。不僅便捷了老年人上學報名,還避免了排隊報名帶來的安全隱患,也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受到廣大師生的擁護和支持,以及各大媒體的爭相報道,社會各界好評如潮。
(二)老年大學信息化助力教學管理更加科學有效。隨著老年大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員和老師的增多,學校教務管理的難度日益增大,傳統的數據管理方式難以應對越來越多的數據以及數據的整合。各地老年大學推出教學管理服務平臺,按照教學模式開發設計符合本校的教學管理系統,其功能十分貼合老年大學日常教學管理工作,極大優化了傳統教學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學管理效率。從多媒體教室到智慧教室的轉變,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關聯,實現教學資源的智慧整合、教學活動的智慧服務、教學過程的智慧記錄與評價,讓老年大學教學管理更加科學有效。
(三)老年大學信息化助力遠程教育網絡實現“四級”全覆蓋。老年遠程教育被譽為“沒有圍墻的老年大學”,具有開放、靈活、方便等特點,契合了老年教育面向社會,特別是面向廣大農村、社區發展延伸的需求。老年遠程教育的全面建設使用,突破了老年大學教學空間壁壘,有效破解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地域性鏈接不平衡、受教育方式單一等方面的瓶頸。各地紛紛建立遠程教育網絡,完善基層老年教育服務體系,整合利用現有社區教育機構、縣級職教中心、鄉鎮文化技術學校等教育資源,形成涵蓋省、市、縣、鄉“四級”老年教育網絡,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平臺,對社區、鄉村老年教育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老年大學信息化助力新型學習平臺更加豐富多彩。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一次“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學實踐。教育部啟動“停課不停學”工作,協會官網開通“空中課堂”,遠教委開通遠程網絡學習平臺,各地老年大學也紛紛開展在線教學,各地學習熱情高漲,反響很好。這次疫情,讓大家對老年大學信息化的認識發生了質的改變,對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教育教學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各地老年大學還廣泛使用微信訂閱號、服務號、小程序、APP、直播平臺等手機新媒體技術為載體,開通學習平臺。新型學習平臺自開通以來,除發揮好宣傳功能外,還在教學、展示、溝通等方面助推了老年大學信息化發展。
(五)老年大學信息化助力老年大學服務保障更加便利精準。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為老年大學信息化服務保障帶來了機遇。各地老年大學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智慧教學系統、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校園一卡通系統、紅外線熱像檢測系統,保障師生“刷臉”“刷卡”安全有序進出校園,搭建校園無線WIFI全覆蓋,為開展活動提供了巨大便利,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老年大學服務更便利、精準,也給學校帶來了巨大變化。不知不覺間,老年大學信息化校園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信息化應用已深入老年大學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為廣大師生和干部職工的學習、工作等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促進了老年大學的規范化管理,有力推動了老年大學、老年教育現代化的發展。
進入新時代,科技讓生活更便利,但也讓一些不會上網和運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陷入窘境,成為數字時代的“弱勢群體”。老年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和老齡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發展老年教育現代化意義十分重大。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加強老年大學信息化建設和實施智慧助老行動的重大意義。
(一)加強老年大學信息化建設和實施智慧助老行動事關億萬老年人的切身利益,是一項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全社會普遍關心的大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下大力氣應對。李克強總理指出,在推進政務信息化過程中,必須兼顧好老年人等群體的需求,采取必要的線下補充手段,有針對性地提供人工指導服務,絕不能出現歧視現象。隨著我國老齡人口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在日常的出行、就醫、消費等場景中遇到不便,不能充分地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老年人遇到的智能技術困難,看似是一件件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實則事關億萬老年人的切身利益,是一項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全社會普遍關心的大事。
(二)加強老年大學信息化建設和實施智慧助老行動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站在廣大老年人的角度,研究提出的有效措施。各部門全面梳理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深入分析老年人遇到的智能技術突出問題,提出堅持“兩條腿”走路,即智能化管理一方面要適應老年人,不斷優化傳統服務方式,做到行穩致遠,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滿足廣大老年人的基本需要。同時,也要加強技術創新,提供更多的適老化智能產品和服務,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要明確四個主要原則,即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堅持普遍適用與分類推進相結合,堅持線上服務與線下渠道相結合,堅持解決突出問題與形成長效機制相結合。
(三)加強老年大學信息化建設和實施智慧助老行動是全面提升老年大學辦學質量,辦好新時代老年大學的重要保證。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辦好新時代老年大學,實現高質量辦學,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新時代老年大學的領導干部就應該有互聯網思維,面向未來,發揮新興信息技術的創新優勢,實現老年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同時,要聚焦老年大學信息化要求,發展以慕課、微課程、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為代表的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模式,探索“互聯網+教學+黨建+服務+管理”的老年大學新模式,以信息化為牽引,更新教學服務理念,促進大數據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提高老年教育教學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實現管理精細化、學習個性化和教學信息化,改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加快“互聯網+老年教育”融合,創建5G智慧校園,探索老年教育新措施
一是拓展老年大學老年遠程教育平臺。遠程教育是普及和提高老年教育的重要途徑。開展遠程教育,老年人可以就近、就便接受高層次的老年教育。各學校充分利用“互聯網+”,為基層老年學校提供免費共享在線課程、數字圖書館、優質教師直播、精品課程等教學資源。同時,老年遠程教育能點播、直播、互動、監控、評價,通過“互聯網+”,各教學點可與老年大學互聯互通,開展現場互動教學。
二是不斷深化老年大學現代教育治理。現代教育治理是老年大學管理的一種高級形態,集中體現了管理的數據化、科學化、民主性、多方參與等特性。要積極探索大數據管理。數據已經滲透到老年大學管理的方方面面,成為重要的辦學因素。獲取、儲存、搜索、共享、分析各類數據,已成為老年大學管理的前沿課題。學校要構建學員電子信息化管理平臺,實行報名、注冊、信息采編一體化,實現學員報名注冊“一卡通”、學校電子信息“一點通”。
三是推進老年大學教育現代化管理。要使老年教育健康發展,還必須跟上時代步伐,使教學手段科技化、教育傳播信息化、教學方式現代化。學校以區域老年教育服務中心為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促進互聯網與老年教育深度融合。運用“互聯網+平臺”“互聯網+資源建設”“互聯網+教學”“互聯網+學習”“互聯網+評價”等,開設網絡課程,形成面授教學、電化教學、網絡教學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式。
四是大力推廣老年大學新媒體的應用。通過手機APP、微課堂教學方式,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的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這種形式的特點是教學時長短,一般5~10分鐘,主題突出,專注一個內容,趣味創作。可以以視頻方式傳播到網絡,如網站、微信、短視頻等平臺,方便學員隨時觀看學習,掌握知識,是一種具有移動學習、在線學習、遠程學習、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特點的平臺。
五是積極推進5G智慧校園標準化建設。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將結合全國老年大學建設標準,制訂5G智慧校園建設標準。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及大數據、云計算、5G、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術在老年大學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從校園智能硬件到管理軟件的配備,真正實現智能化、智慧化,讓老年學員充分體驗科技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推進《智慧助老行動三年計劃》實施,創建數字智慧課堂,探索老年教育新方法
2020年12月,協會下發了《智慧助老行動三年計劃》通知,目的是發揮老年大學的組織優勢和智力優勢,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手機、融入智慧社會時遇到的困難,通過開展智能技術教育、志愿培訓服務、智能教材編寫、評選表彰交流、數字智能體驗等各類活動,幫助老年人認識智能技術、使用智能技術、適應智慧社會、享受科技帶來的快樂。老年大學作為《智慧助老行動三年計劃》的實施者,要結合本校工作實際,從明確工作目標、理清工作思路、保障工作實施等三個方面推進落實。
第一,明確智慧助老行動三年計劃的工作目標。2020年年底前,在老年大學系統內傳達學習國辦、全國老齡辦下發的關于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有關文件精神,制定老年大學智慧助老行動工作計劃。2021年年底前,全國參與老年大學各種形式智能技術學習活動的80%以上的老年學員數字技能水平明顯提高;在全國范圍內完成有條件省份“數字智慧課堂”建設,適時開展經驗交流會,探索省、市、縣校區共建共享方式,推進老年大學5G智慧校園建設。2022年年底前,實現老年大學數字智能技術普及活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以老年大學示范校帶動廣大老年人數字技能跨越提升;“數字智慧課堂”基本實現全國市一級老年大學全覆蓋,形成新時代老年大學科技型、智能型、創新型校區建設。
第二,理清智慧助老行動三年計劃的重點任務。一是開展數字智能技術知識教育。各老年大學要將數字智能技術知識列為課程重點學習內容,面向全體學員開課。通過教學授課、科普講座、大眾傳媒、新媒體等形式,在校園進行知識教育和科普宣講,充分發揮協會遠程教育工作委員會和網上老年大學的網絡優勢,幫助尚未開通線上課程的學校開通網絡教學,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實現老年大學數字智能技術知識教育全覆蓋。
二是開展老年大學志愿培訓服務。依托老年大學教學主陣地,培育老年志愿服務團隊,增設志愿服務崗,面向全社會老年人開展數字智能技術應用培訓服務。組織動員老年學員、工作人員等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形式面向社會,走進社區、農村進行“幫對”服務。組織開班、組團、結對等方式,動員學習好且運用智能技術能力較強的學員帶動、幫助、培訓其他老年人,提高有意愿的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能力。
三是編制數字智能知識課程教材。結合全國老年大學統編教材計劃,將智能技術、老年金融風險防范、老年法律維權、老年健康預防、網絡詐騙防范等知識列為老年大學的必修課,組織專家學者編寫數字智能知識教材。按照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的思路,學校官網開通“智慧助老行動”專欄,進行科普知識宣講,錄制專業智能技術培訓視頻、編制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指南、交流活動情況等。
四是創建老年大學“數字智慧課堂”。鼓勵有條件的老年大學創建“數字智慧課堂”,打造科技特色老年教育平臺。開設智能技術應用、智慧醫療、電子銀行、智能體檢、前沿科技、人工智能、VR、大數據等體驗課程,切實滿足老年人的科學和科技需求。采用線上線下結合,通過體驗學習、嘗試應用、經驗交流、互助幫扶等,引導老年人了解新事物、體驗新科技。
五是表彰“智慧助老”行動先進單位。按照通知要求,結合智慧助老行動三年計劃工作任務,對照老年大學任務落實情況,組織專家開展中期檢查督導。適時召開經驗交流會,表彰“智慧助老”實施先進單位。
第三,做好智慧助老行動三年計劃實施的保障措施。各地老年大學(協會)要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宣傳推廣,組建領導專班,將“智慧助老”行動計劃納入年度重點工作,要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建立工作臺賬,強化工作落實,及時跟蹤實施進展及成效,確保各項工作措施做實做細、落實到位。要定期組織開展評估檢查,對各校區課程內容、志愿培訓、教材推廣、智慧課堂市級達標等落實情況進行評價,相關結果納入考核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