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國海 吳海炎
近年來,浙江上虞老年大學積極探索數字技術與教學工作融合發展,統籌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創新構建數字化老年教育體系,全力推進“智慧校園2.0”提檔升級,致力打造“智慧決策、高效執行、親情服務、整體智治”新模式,助力學校高質量創新發展。
一站式集約智控。學校現有的“智慧校園1.0版”數字化信息平臺,集成了黨政管理、教務教學、智慧服務、“云上老年大學”四大系統。管理端通過數據中心,進行一體化管理控制;應用端通過觸摸“智慧屏”“智慧班牌”、手機、電腦等智能終端,交互式感知應用注冊報名、輔助教學、學分檔案、計劃大綱等十二項基礎功能模塊。校園區域實現有線無線全覆蓋,師生可隨時隨地高速穩定享受數字化服務。
一鍵式智能響應。學校可從市人社局數據庫獲取師生關鍵信息,圍繞教學滿意度、學員結構、學習需求、網點布局、輿情熱點、銀色資源等數據模型,一鍵輸出決策參數,為合法合規辦學、科學有效治理提供了精準客觀的決策依據。“智安校園”數字可視化平臺,能在校園安全中心、教務中心大屏實時顯示安防、疫檢、教學、活動動態過程,確保第一時間觸發事件預警、應急響應,實現了校園管控零距離、零死角、零時差。

一體式協同辦學。結合區“銀涌娥江”老年教育聯盟成立運行,整合多種老年學校資源,重塑縱橫協調、一體聯動的老年教育工作新形態。通過分校(教學點)模塊分級授權,各分校可直接使用教務管理和網絡報名平臺,實現全區分校數據集成管理,提升了各聯盟校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形成了“同一網絡報名、同一數據集成、同一平臺服務”的數字化高效協同辦學的新格局。
“網絡報名”智慧服務。2018年起,試點探索實行微信、網絡通道報名,學員注冊報名時平臺能智能讀取、調用市民卡信息數據,對報名學員進行資格認證、信息提取。報名成功后,自動生成學員“學籍認證二維碼”,使老同志足不出戶完成“掌”上報名、“網”上認證、“碼”上繳費的網絡報名流程,并可便捷使用自助請假、查詢課程、掃碼簽到、信息查詢等功能,實現學習全周期教育服務“零次跑”。
“多元互動”智慧助教。學員在平臺中可以對學校辦學情況、教師授課及學習情況進行互動反饋,提出意見、建議。教師通過平臺可以在線解答疑問,收集學員意見,發布課堂知識測試。同時,可以將課堂教學重點、難點內容及教學輔助資料發到平臺中,共享學習資源,擴展學習范圍,有效促進了師生間的良性互動,顯著提高了學員滿意度。
“樂活有為”智慧養老。主動融入全省老年教育大聯盟,將“樂活商城”“樂齡先鋒”納入平臺矩陣。構建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的“樂活”服務平臺,通過數字化申報、認證、計算、記存系列智能化運行,學員可將在老年大學獲得的基礎學分和志愿服務學分在“時間銀行”內通存通兌,鏈接提供針對志愿服務、老年健康和文化娛樂等信息服務。
在線直播“云課堂”。2020年起,我校依托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網上老年大學”直播課堂系統和自有直播應用,構建了雙平臺“云上老年大學”。目前,“云課堂”已開通直播課程25個,總250課次,累計收看16000余人次。其中,“智能信息應用”類培訓課程30課次,有效引導老同志了解新事物、體驗新科技,積極融入數字化社會,助力老同志跨越“數字鴻溝”。
學習資源“云廣場”。為滿足不同層次學員的學習需求,使“云課堂”做到全學員、全學科覆蓋,我校通過微信等平臺同步轉發、鏈接了近百個上級學校的開放型網絡課程視頻,使廣大學員足不出戶就能學習海量的免費課程,打造老年學員的學習資源“云廣場”。

數字化助推教學模式轉型升級
學習成果“云展廳”。通過“云展廳”平臺,鼓勵學員將學習成果數字化,以圖片、音頻、視頻的形式上傳至“云展廳”,進行線上展示,匯報個人學習成果,對于優秀成果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廣泛推送,提高線上展示影響力,提升學員榮譽感。
學校將搶抓數字化改革機遇,聚焦“搶占灣區老年教育新高地”遠景目標,著力構建辦學治校一張圖智治體系,全力打造高水平“智慧校園2.0版”。
高起點規劃。打造“1+3+N”的數字化整體框架,建設以區老年大學數據中心為樞紐,貫通省、市老年大學數據中心,市人社局數據中心和區大數據中心三個平臺,重塑優化系統架構及其二十余項應用場景。爭取通過三年時間,達到學校核心業務全流程數字化運行,使學校教育服務、教育治理水平明顯提升,教育生態有效改善,達到全省老年教育現代化一流水平。
高標準建設。根據規劃,構建一個符合數據加密要求的數據中心,新建一批集互動、高效、智能于一體的數字化智能教室,配置一套人臉識別、射頻感知的數字化安防預警系統。爭取5G、光纖實現“雙千兆”落地覆蓋,開發一套VR全景校園系統,開通數字化圖書館應用,建立規范完整的數字檔案館等。加強“數據決策模型”“可視化教學管理”“師生教學全周期服務”等數字化軟件應用場景開發,并在實踐中不斷迭代升級。
高精度融合。以綜合集成理念為指導,遵循核心業務“應上盡上”,核心數據“應統盡統”原則,加強新老系統對接。努力在現有系統基礎上,做精、做透融合提升文章,完善適應數字化智治體系的體制機制,嚴控建設成本,建成一所具有時代特色和上虞辨識度的“智慧老年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