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喜生
每個月有幾天
我們都去桐山看看
去看看駐扎在那里的
我們的兄弟姐妹
去看看桐山村的農民朋友
四年,一千多個工作日
我們走村串戶,定期訪談
和駐村的兄弟姐妹一起
關心貧困戶的衣食住行
關注貧困戶的生產
我們送去音響送去精神食糧
為他們搭起通往快樂的橋梁
盤窩在山坡上的百年龍窯
出產桐山村祖傳的陶罐碗碟
卻養育不了自己的子民
敵不過外面的精彩世界
為把桐山古龍窯發揚光大
我們請來專家修復
我們組織攝影家來采風宣傳
讓城里好奇的目光
來體會小山村里的春天
臘月二十八
我們駐村的兄弟姐妹
還帶領縣里的書法家到村里寫春聯
提前把桐山村的年味推向高潮
白墻綠瓦,彩旗飄飛,紅紅火火的心愿
把桐山遠逝的故事盡情渲染
十六戶人家的嶺背村
不要因村前小橋失修而沮喪
經年外出務工的農民兄弟
不要因為座駕回不去而垂頭
我們駐村的兄弟姐妹
正為加固加寬這百年古橋四處奔忙
巷道那頭的蘇大嬸
不要為搖搖欲墜的住房擔心
你瞧,我們駐村的兄弟姐妹
他們意志堅定,發誓打掉這只
扶貧路上的攔路虎
他們申請、選址,設計、備料
甚至改水改廁、水電安裝都全盤考慮
——新房落成在望
大坪村的李大媽
不要為因文化水平不高
找工作四處碰壁的兒子難過
桐山村有我們駐村的兄弟姐妹
他們利用節假時間,四處尋訪
春節過后您的兒子就可以
到市里一個公司做保安
貧困戶子女學習也是我們的心頭病
今年高中畢業的蘇紫珊
你的人生路,你填報的學校、專業
也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權衡,跟蹤,關注錄取平臺
就算收到通知書,我們
還要讓“雨露計劃”滋潤你茁壯成長
……
每個月有幾天
我們都去桐山看看
去看看駐扎在那里的
我們的兄弟姐妹
去看看那里的農民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