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栗縣農業農村局 彭高鎮人民政府
村間休閑小廣場
村間池塘整治
鄧貞謙故居
鄧貞謙故居陳列館
村間道路整體提升
村間美麗庭院建設
村間美化亮化
村間休閑小公園
上栗縣彭高鎮位處萍鄉城區北端,上栗縣之南,距萍鄉市區中心5公里。全鎮面積28平方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5萬。近年來,該鎮始終把農業農村工作放在首位,依托新農村建設項目,鎮財政拿出配套資金,整合各方資源與力量,努力建設環境優美、生活宜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2020年,該鎮上報批復13個省級新農村建設點,涉及壇華、韶陂、華源、東山、泉溪、沽塘、馬棚村7個行政村,受惠農戶556戶2335人。
在革命歷史和革命先烈的豐碑上,鄧貞謙是一個用忠義和大義鐫刻其上的閃光名字。鄧貞謙1907年出生于萍鄉市上栗縣華源村,后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他熱切追求革命真理,毅然放棄大學學業,全身投入革命運動,義無反顧地加入中國共產黨,追隨方志敏走上革命道路。在返回萍鄉后,他利用《新萍周刊》主編的合法身份,建立黨的秘密機關,恢復農民協會,發動農民打倒土豪劣紳,領導上栗奪槍起義,開創萍北革命根據地和小西路武裝割據。往返安源、井岡山護送干部、傳遞文件、宣傳真理、運送物資……成為安源與井岡山之間的重要聯絡者,多次受毛主席接見并向毛主席匯報工作。后不幸被捕入獄,鄧貞謙一身正氣、大義凜然、威武不屈,寫下眾多革命詩文和紅色家書,最終血灑萍鄉西門。
華源村是鄧貞謙革命先烈的出生地,現保留有他的舊居、私塾,烈士墓。當地群眾熱切期盼將他的舊居改造成烈士紀念館,將烈士革命精神學習傳承下去。為此,該鎮響應群眾呼聲與期盼,聘請專業團隊高標準規劃設計,分二期進行建設。一期建設革命烈士紀念館和華源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二期對烈士墓進行修繕并將私塾改造為革命教育陣地。現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設,投入了資金600余萬元。在建設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在二期工程建好后,華源村將成為黨員學習、教育研學、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也將成為鄉村旅游紅色文化景點,助推鄉村振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