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弓

許平平和胡學平


許平平和胡學平的畢業照
從校服到工作服,從大西北到西南邊陲,許平平和胡學平這對年輕的碩士夫妻相知相伴14年。自985名校畢業后,兩人選擇走進四川大涼山,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歲月。
2020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立50周年。這50年里,“嫦娥”從這里奔月,“北斗”在這里組網,“風云”自這里升空……許平平和胡學平的故事不是傳說,“月亮城”記錄下一代代航天人的浪漫。6年航天路,他們執行發射任務近70次,太空見證了他們的愛情誓言:星辰大海,筑夢航天。
許平平是陜西姑娘,父母給她取這個名字,是希望她能平平穩穩地生活。然而,自小就成績突出的她,注定了擁有不平凡的人生。2006年9月,許平平考入蘭州大學大氣科學系,大一時當選為班長,和團支部書記胡學平搭檔處理班級事務。1987年出生的胡學平,是四川宜賓人,為人誠懇踏實,許平平和他相處十分愉快,不知不覺中愛情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發了芽。
在衛星氣象學這門專業課上,許平平得知我國的“風云”系列氣象衛星,大部分是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上太空的,不禁萌生出投身航天事業的念頭。
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胡學平,胡學平聽后有些激動:“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當時我正在讀高中,那時雖然不知道飛船是什么,太空有多遠,但這個偉大的壯舉深深觸動了我,從那時起,我就立志長大后要從事與航天有關的事業。”
世間最好的默契,就是志同道合。這讓許平平和胡學平更加堅定了攜手走下去的決心。2010年6月大學畢業后,兩人放棄去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為了光榮的航天人。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重要的衛星發射基地之一,是對外開放中規模最大、設備和技術最先進、承攬衛星發射任務最多的新型航天器發射場。
發射中心地處大涼山腹地,空氣透明度好,一年四季絕大部分的時間都能看到月亮。尤其在晴朗的夏夜,一輪明月,圓潤清澈,所以西昌又被稱為“月亮城”。
許平平成為發射中心技術部氣象水文室助理工程師,負責航天發射氣象保障工作,胡學平則進入發射中心測量站工作。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嫦娥二號”發射升空,當時還沒能直接參加執行任務的許平平和胡學平看著中央電視臺的直播,心潮澎湃,激動地給父母打電話說:“爸媽,你們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的發射中心,是我們工作的地方!”
踏上工作崗位后,許平平養成了一個習慣: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臉,而是打開窗簾看云觀天,記錄天氣實況。晚上睡前,她也會觀察天空,分析夜間和第二天的天氣形勢。
每天早上,許平平第一個到辦公室,分析記錄高低空天氣圖、雷達回波圖、衛星云圖的各類數據。周末和節假日,她常常搶著值班,把這當作崗位訓練的寶貴機會。
航天氣象預測非常嚴謹,作為新手的許平平倍感壓力,“如果我報了有雨,當天卻一直沒下雨,我就吃不好睡不香;如果報準了,即使被雨淋我都開心。”有壓力就有動力,3個月后,她完成了一系列崗前考核,成為獨當一面的氣象預報員,刷新了預報員獨立上崗速度最快的記錄。

許平平和胡學平的婚紗照
2012年9月,許平平和胡學平獲得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雙雙重返校園。2015年6月,兩人碩士研究生畢業,并分別以綜合素質評估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返回工作崗位。
也就在那一年,他們結束了9年的愛情長跑,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全體領導和同事的見證下,參加了航天人的集體婚禮,成為42對新人中為數不多的雙職工代表。許平平身披潔白的婚紗,美麗動人,胡學平深情地牽著許平平的手,許下“情定蘭大、相約航天、攜手一生”的諾言。
那段時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正面臨高密度的航天發射任務,夫妻倆婚后沒休一天假,就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一個航天人半個家,兩個航天人沒有家”正是航天人的真實生活寫照,雖然在同一個單位,但兩人一年到頭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不到4個月。
有一回,許平平和父母視頻連線,母親看著女兒瘦了一圈,憔悴了不少,心疼得紅了眼眶,囑咐她:“平平啊,你們剛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一定要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不能太勞累。”許平平笑著說:“媽,我們不需要平衡,工作幾乎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
“學霸”夫妻的理想生活就是這樣,你很優秀,我也不差。2018年初,許平平因表現突出,成為中心氣象保障團隊史上最年輕的女組長,胡學平也成了中心測量站的骨干力量。
2018年6月5日晚9時07分,我國“風云二號”H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任務完成后,許平平像個孩子一樣興奮地手舞足蹈,但笑著笑著,她突然哭了。胡學平輕輕拭去妻子眼角的淚水,他知道,妻子百感交集的背后,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風云二號”H星發射之前,正處于多雨季節,雷雨活動頻繁,是一年中預報偏差較大的時候,作為組長,許平平深感任務艱巨。1997年6月5日,“風云二號”A星首次發射,遭遇突發性雷雨天氣,不得不中止,推遲到6月10號才成功發射。這次,“風云二號”H星發射時間也在6月5日,大家難免會有些心理陰影。但許平平仍迎難而上,和同事們一起認真總結雨季氣象保障的歷史經驗,最終制訂出復雜的氣象保障預案,確保了火箭順利點火,終于圓滿完成了任務。
半年后,夫妻倆又見證了另一個偉大時刻: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順利發射。那一夜,西昌無眠,舉世矚目,胡學平被派往西昌市郊的袁家山執行任務。曲折蜿蜒的深山峽谷里,高聳著一座如水塔的建筑,這是一座為航天測控提供信號、對設備進行校準的“標校塔”。他的任務是坐鎮測控臺前,追蹤器箭飛離的軌跡。
許平平作為預報主班,堅守在68公里外的發射場,觀察著衛星云圖,預測著場區天氣,為“嫦娥”奔月尋找點火起飛的最佳窗口。
“嫦娥四號”是人類首個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意義重大。2018年12月8日凌晨2時23分,火箭升騰而起,發射的尾焰映紅了蒼茫的大涼山,也映紅了每一位航天人的臉龐。胡學平給妻子發去信息:“成功了,我們成功了!”幾乎就在同時,他也收到許平平發來的信息:“老公,‘嫦娥奔月了,太美了!”
如影隨形的歲月里,許平平和胡學平參加執行航天發射任務近70次,每一次圓滿完成任務,兩人都會互發信息祝賀,這種相互激勵、一起進步的夫妻情,彌足珍貴。因為工作任務繁重,夫妻倆一次次推遲了要寶寶的計劃,雙方父母雖然都盼望著抱孫子,但他們體諒兒女工作的辛苦,從不給這對小夫妻施加壓力。其實,在這對小夫妻眼里,一顆顆被送上太空的衛星,都是他們牽腸掛肚的“航天寶寶”。
身處深山老林,伴著風沙雪雨,守著星月交替,夫妻倆深深體會到,溫暖的陪伴能給予彼此最強大的力量。很多時候,發射任務都在深夜或凌晨,加班加點已然成了兩人的常態。許平平有一個消除疲憊的法寶,那就是煮上一鍋熱氣騰騰的手搟面,搭配丈夫從四川帶來的獨門辣醬,一大碗下肚,用丈夫的話來說就是“滿血復活”。
2019年春夏之交,一場名為“青春,為祖國歌唱”的網絡拉歌活動在全國千所高校唱響,許平平和胡學平身穿工作制服,揮舞著小紅旗,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合唱了一曲《歌唱祖國》,祝賀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流傳著一句話:“顆顆螺釘連著航天事業,小小按鈕維系民族尊嚴。”對此,許平平和胡學平很有感觸,他們說:“我們在這里收獲了進步,收獲了互助,這些精神財富使得我們的愛情得到了升華,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航天事業的神圣和偉大,感受到身為航天人的自豪和驕傲。”
2020年12月12日晚,一場大型文藝匯演拉開帷幕,航天人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慶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立50周年,主持人的一句“因為熱愛,所以堅守”道出了所有航天人的心聲,坐在臺下的許平平和胡學平,早已激動得熱淚盈眶。
對于當年的選擇,許平平和胡學平初心不改,無怨無悔,曾雙雙被發射中心評為“優秀科技工作者”。之后的10年、20年、30年……這對“探月夫妻檔”將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為祖國航天事業的騰飛架起天梯。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