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至今,發展成效逐步顯現,但當前仍處在發展初期,全面滿足客戶期待、進一步孕育成熟還需產業各界共同努力。”
在近日舉行的2021 MWC上海展開幕式上,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柯瑞文表示,在推進5G發展的進程中,中國電信基于對5G內涵和本質的洞察,不斷總結實踐經驗,更加堅定5G SA的發展方向,未來前行道路更加清晰。一是堅持云網融合。5G SA為云網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機和技術手段,將成為云網融合的最佳實踐。二是堅持共建共享。與中國聯通一起創造性實現了“一張物理網、兩張邏輯網、4/5G高效協同、獨立運營”,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共建共享網絡,節省大量的投資和運營成本。三是堅持把用戶的使用安全放在首位,基于自身資源優勢,致力于打造端網云一體化的安全能力,為用戶提供場景化安全解決方案。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聯通加快全面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新躍升的關鍵之年。”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表示,2021年,中國聯通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信息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深入落實“聚焦、創新、合作”戰略,繼續深化“五新”聯通建設,加快全面數字化轉型,著力塑造高品質服務、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高科技引擎、高活力運營“五高”發展新優勢,重點推進創新產品、智慧生活、匠心網絡、智能運營、深化改革“五大”重點工程,奮力實現中國聯通高質量發展新躍升,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移動將加速數智化轉型落地,努力實現‘五個新突破,即發展規模、結構調整、科創能力、運營效率和體制機制新突破。”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稱,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社會環境發生了復雜深刻的變化,信息通信業也將面臨新的形勢、新的變化。一是經濟社會加速進入數智化時代。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進程,數智化時代的大幕全面開啟。二是產業跨界融合催生新經濟形態。全社會數智化進程的加速,也促進了新經濟形態的蓬勃發展。從本質上講,新經濟形態是“實、虛、軟”三個字的“化學反應”。三是信息通信業肩負新發展使命。面臨前所未有的新發展機遇,信息通信業應積極承擔新的歷史使命。
“2021年蘇寧要牢牢把握‘聚焦和‘創效兩大發展主基調,實現從商業模式向盈利模式的轉變、從零售商向零售服務商的升級。”
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內外部多種因素交織的2021年,注定會成為蘇寧發展過程中意義特殊的一年,也必將是蘇寧近十年發展的轉折之年,“唯有保持定力、迎難而上,才能抵御外部的不確定性,才有機會實現新一輪的向新而生”。他稱,針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蘇寧將堅持聚焦零售賽道的優勢業務,堅持效益優先的發展導向,既要有“寬路當窄路走”的定力,更要有“窄路作寬路行”的能力。他強調,針對不在零售主賽道的,就要主動做減法、收縮戰線,該關的關,該砍的砍。
“數字化時代已經來臨,大數據是數字化的中心,要以數據運營為抓手做好大數據的開發利用,以網絡安全為基礎同步推進大數據開發利用和保護。”
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十九次主席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表示,過去十年,互聯網公司是大數據的主角,他們在服務用戶過程中收集積累了海量的數據;但是未來數字化的主戰場是產業互聯網、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物理世界和業務流程將全部數字化,未來互聯網的主要流量來自于政府和傳統產業。在他看來,toG、toB的流量會超過toC的流量。一個城市一天的數據量會超過淘寶一天的數據量,一個大型企業一天的數據量也可能會超過微信一天的數據量。
“建議中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系統進行采購專項支持,打造中國汽車制造名片,倡導使用中國品牌;倡導高知群體進一步了解中國品牌現狀,鼓勵公眾人物使用、購買中國品牌汽車出行。”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認為,在保證產業鏈穩定供應基礎上,國家應出臺積極政策來推動汽車芯片國產化,維護汽車供應鏈安全。具體辦法包括設立汽車產業核心芯片及生產設備國產化重大專項,設立芯片薄弱環節的重大科技專項,掌握EDA設計軟件、原材料等國產化核心技術,提升我國芯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和鼓勵主機廠敢于試用或大規模應用國產汽車主芯片,支持主機廠在整車開發過程中與國內汽車芯片商及早開展汽車芯片定制化研發,通過深度協作來提升汽車芯片品質與供應穩定性。
“從空間互聯網的角度來說,MR眼鏡對手機的替代是一個必然節點。”
Nreal創始人兼CEO徐馳稱,手機+MR眼鏡的交互是空間互聯網1.0階段,也是實現空間互聯網終極目標的必經階段。屆時的交互方式將從目前的“觸摸屏+手勢”交互,變革為“手勢+視覺+聲控”的多模態交互。在他看來,手機屏幕有著天然的瓶頸,從4G到5G數據量的提升是指數級的,但手機屏幕卻無法再指數級地放大。即使是折疊屏手機,也只是將屏幕放大了兩倍。而MR眼鏡比手機離人更近,并且屏幕更大、交互更方便。未來,MR眼鏡會取代手機成為新的設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