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好規劃
“寵物看病比人貴多了!”這是小編身邊好幾位“鏟屎官”的感嘆。
那買寵物險總行了吧?你想簡單了。
看到一個特有代表性的案例。
一位網友選擇養“貓主子”,而且還特別有先見之明地給“貓主子”買了一份保險。
剛開始養得還挺好,突然“貓主子”開始嘔吐,趕緊去了一家寵物診所。
這跟新手媽媽真的是一樣一樣滴,回想當初“熊孩子”吐奶,吃飽了一吐一床,也把小編嚇得六神無主的。
“貓主子”的檢查沒少做,但是沒查出病因,醫生就說讓回家繼續觀察。花了兩千多塊錢,不是筆小數目,她去找保險公司報銷。結果第一次拒賠了,說缺少診斷書和用藥清單。
她又跑了一趟補開了材料,結果還是拒賠,這回又說是非疾病的檢查,不賠。
后來“貓主子”還是吐,又換了家醫院。這回大夫給了診斷,說是反流性食管炎。
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教訓,這回她把診斷書和用藥清單都準備好了,才去申請理賠。
結果,又拒賠了,而且是三次。
第一次說你這不是首次就診啊。What?上回申請不是說沒查出病因嗎?反正一通掰扯,保險公司說那你再申請理賠吧。
結果是,保險公司給了第二次拒賠。不過,這次換了個理由:你這不是定點醫院啊,你為啥按照定點醫院的比例申請理賠?
改完了,再申請,第三次拒賠又來了,理由是索賠超時了,因為保險公司要求就診后15天內提交申請。
呵呵噠。
雖然她此時對保險公司已經特別失望了,但是后來還是又去找保險公司索賠了一次。
因為貓被診斷為持久性右位主動脈弓,必須通過手術方能徹底治愈。
手術費真的太貴了!
她只能硬著頭皮又試了一次,果不其然,還是拒賠,理由是持久性右位主動脈弓是先天性疾病,不在保障范圍。
她說,這是自己“人生第一次買保險,感覺也是最后一次買保險了。”
再說一個故事。
一位狗主子給自家的狗在微信小程序上選了一份保險。
選的時候還認真的比對了,發現選的這個保險覆蓋面比其他的都廣,很多別的保險不保的病種都保,保費還便宜。
沒想到等待期剛過,狗子骨折了。
他給狗辦理完骨折住院,當即拿出手機,使用了這款寵物險的“入院即賠”功能,申請理賠,按照要求,上傳了住院證明材料。
但半個月過去了,狗出院了,理賠進程還是“審核中”。
找在線客服,沒回音。
想找個客服電話,打過去理論一二,居然翻遍小程序也沒找到。
一怒之下,他撥通了銀保監會的投訴熱線,反饋的結果是,他買的“寵物保險”不是保險,而是一家網絡科技公司的增值服務不是保險公司出品,自然不歸銀保監會管。
原來是遇到了“李鬼”寵物險。

這種情況也很多見,比如買手機時常見的手機碎屏險,買電器時推銷的延保,讓你感覺,你買的是個保險,但很多是“擦邊球”,并不是保險公司出品。
一旦遇到對方扯皮耍賴,想維權,難度太大。
幾百塊幾千塊,金額低,即使維權成功,維權花費的時間成本比賠償金額還高,大多數人只能啞巴吃黃連。
一個寵物花的錢,比預想的多多了。去一趟醫院,幾百幾千,一個手術就過萬。買保險,確實可以有。
但寵物險和人的保險還不一樣,開發這類保險的公司少,而且行業不規范。
一方面是雖然寵物越來越多,但是市場還是相對小眾。人的保險生意還做不過來呢,輪不到動物。另一方面,對保險公司來說,風險較高。
比如寵物識別就是個難題,怎么證明這只來理賠的貓是投保的貓不容易。
因為動物成長的過程,其實外貌變化挺大的,幾個月就大了一圈,剃個毛就大變樣了。像小編這種臉盲,根本分不清朋友家的一屋子“貓主子”誰是誰,動物也不能驗DNA,也沒有身份證,一家子貓、狗買一份保險,輪流理賠,保險公司也受不了。
而且寵物醫院其實很不規范,不像人的醫院,至少你有監管,寵物醫院的收費標準、治療方法大不相同,保險公司的風控成問題。
目前做這塊生意的保險公司還不多,產品競爭不激烈,沒有競爭,就沒有改進的動力,好的產品就少,好的服務也少。所以,容易買的容易賠的難。
如果要買寵物險,那么小編給大家幾個建議。
1、可以買帶有鼻紋識別功能的產品,雖然采集數據麻煩些,但是這是目前最好的寵物識別方法,因為植入芯片的方案短期內還不好實現,所以如果不想扯皮“我的貓是我的貓”,那么這是目前最好的手段。
2、認準保險公司出品,不要買“李鬼”產品。
3、認真閱讀相關的條款,購買前看清楚保障范圍真的特別重要。
比如先天性疾病是免賠的,比如是不是有就診醫院限定,絕對免賠額、免賠比例,比如每次理賠需要提交哪些資料,是不是一次性交全了,是不是有索賠時限等等,最好都心里有數,以免發生前面案例里的“花式拒賠”。
因為保險公司的核保員很多都是流水線作業,勞動量也挺大的,看到A問題不符合,打回了,可能并不會幫你把BCDE問題都指出來。
最后,還是想多說一句。
養寵物的決定不要輕易做,做了就要負責到底。
寵物不是游戲賬號,能說刪就刪的。
所以,這么多年了,不管隊友和孩子怎么鬧著養寵物,小編家喘氣的還是只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