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梟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檢驗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疾病,是由于患者機體肝臟脂代謝功能紊亂,從而使得機體脂類物質水平失衡,病理表現為肝細胞內脂肪過多蓄積,肝細胞發生不同程度的損害和肝纖維化,可以進展為肝硬化、肝癌,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均造成影響[1]。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飲食習慣的轉變,脂肪肝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呈逐漸年輕化趨勢,成為繼病毒性肝炎后的又一發病率高的肝臟疾病[2]。脂肪肝患者早期并沒有特異和明顯的臨床癥狀,由于采取干預措施后,可以延緩、減輕脂肪肝病情,因而早期診斷脂肪肝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脂肪肝肝臟的受損程度與肝功能及血清學指標具有密切關系,檢測其水平可以判斷脂肪肝病情[3]。本文探討肝功能、血脂及血糖三項聯合檢測在診斷脂肪肝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研究組為2020年4月—12月期間我院確診的53例脂肪肝患者,均經彩色多普勒超聲確診。排除其他類型肝病、自身免疫性等可導致肝脂肪變性的疾病、嚴重重要臟器功能不全以及孕期和哺乳期婦女。其中男性與女性分別有31例、22例,年齡28~74歲,平均(48.46±10.83)歲。對照組為同期在我院健康體檢者53名,其中男性與女性分別有28名、25名,年齡26~75歲,平均(48.60±11.05)歲。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采集研究組入院次日清晨以及體檢者體檢當日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后取血清,檢測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γ-谷氨酰氨基轉肽酶(GGT)、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等指標。
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比單獨檢測肝功能、血脂、血糖與聯合檢測三項指標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應用SPSS 21.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的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ALT、AST及GGT水平方面,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肝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 s, U/L)

表1 兩組肝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 s, U/L)
組別 例數 ALT AST GGT研究組 53 47.45±7.28 49.86±6.24 54.57±7.23對照組 53 26.01±5.37 25.25±5.47 27.36±5.48 t 17.254 21.591 21.835 P 0.000 0.000 0.000
在血清TG、TC及LDL-C水平方面,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脂指標水平比較( ± s,mmol/L)

表2 兩組血脂指標水平比較( ± s,mmol/L)
組別 例數 TG TC HDL-C LDL-C研究組 53 2.95±0.56 5.61±0.74 0.73±0.15 4.16±0.65對照組 53 1.54±0.47 3.84±0.57 1.06±0.23 3.27±0.51 t 14.040 13.795 8.749 7.842 P 0.000 0.000 0.000 0.000
在血清FBG及HbA1c水平方面,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糖指標水平比較( ± s)

表3 兩組血糖指標水平比較( ± s)
組別 例數 FBG/(mmol·L-1) HbA1c/%研究組 53 6.43±0.87 6.45±0.73對照組 53 4.79±0.73 4.21±0.58 t 10.513 17.490 P 0.000 0.000
聯合檢測肝功能、血脂及血糖的靈敏度及特異度均顯著高于各單項檢測(P<0.05),見表4。

表4 各檢測指標對AMI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分析[n(%)]
當肝臟組織中的TG、TC、磷脂糖脂等大量增加,可以導致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稱為脂肪肝,患者的肝臟功能受到影響,導致機體脂質代謝及糖代謝均受到影響,甚至可以進展為肝硬化,導致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均受到威脅[4]。由于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可以延緩脂肪肝病情進展,因而早期診斷脂肪肝在延緩病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肝組織活檢是診斷脂肪肝的金標準,但是檢查方法對患者造成創傷;而B超檢查的診斷率較低。
隨著近年來檢測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及檢測設備的不斷完善,肝功能及血清學指標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血清標志物、纖維化程度高低,與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及降解密切相關[5]。肝功能檢查可以反映肝臟的代謝情況、受損程度。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指標明顯存在異常,且隨患者病情程度的不斷加重,肝功能指標異常更加明顯[6-7]。在肝臟代謝時,脂類可以合成膽固醇和磷脂,最后以VLDL的形式分泌到血液中,從而維持機體脂質代謝平衡[8]。當肝臟發生脂肪變性時,肝臟細胞功能受到影響,機體脂質代謝紊亂,游離脂肪酸難以完全代謝,從而在肝細胞中沉積。肝臟是糖代謝中各種激素的主要靶器官與降解的場所,肝功能受損時,還可以使得糖代謝受到影響,導致機體血糖水平異常[9]。血糖水平的升高可以導致腸道蠕動受到阻礙,腸粘膜的通透性明顯增加,內毒素吸收增多,從而可以加重脂肪肝的形成[10]。
結果顯示,研究組肝功能、血脂及血糖指標水平均存在明顯異常,說明肝臟發生脂肪性病變時,上述肝功能、血脂以及血糖指標水平可以出現異常,檢測上述指標可以反映機體代謝功能的變化,從而明確肝臟功能受到損害。本結果還顯示,單獨檢測肝功能、血脂及血糖的靈敏度、特異度均低于三項聯合檢測,說明聯合檢測上述指標更加能夠反映肝臟功能受損情況,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診斷,從而盡早采取干預和治療措施,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及血糖指標水平存在異常,早期聯合檢測上述三項指標有助于脂肪肝的臨床診斷,臨床上可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