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劍歡
(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
G7611 都勻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守望至紅山段工程是云南省對接四川和貴州兩省的重要陸域通道。沿線共設9 個合同段,項目部承建A3 合同段,該處施工條件欠佳,地勢起伏較大,具有北高南低的特點。項目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50km/h。
⑴架橋機的配置。立足于工程施工要求,結合施工場地規劃情況(梁場與主線間有9m 的高差),擬投入2臺65m 架橋機。
⑵架橋機的結構特點。架橋機主梁長68m,考慮到梁節連接的穩定性要求,采用銷板連接的方法。在主梁前端配套前框架,后端設后上橫梁聯結。主梁支腿含兩部分,前支腿以鉸接的方式設置在主梁上,后支腿則固接在主梁上。隨施工進程的推進,后支腿根據實際需求靈活縱向移動,由此滿足各跨度梁的架設需求。架橋機主梁各邊分別布設50#型鋼軌,前、后副架兩部分具有靈活性,可根據需求縱向移動。并且在兩個副架上分別設2 條橫向50#型鋼軌,能夠滿足起重天車的橫向移動需求,從而確保就位的精準性。架橋機是重要的施工裝置,其性能表現將直接影響施工安全狀況以及施工效果。具體的性能參數如表1 所示。
⑶架橋機過孔。通過前反托輪組和后液壓支腿橫梁處輪組的協同運行,有效驅動架橋機,使該裝置向前行進20m。經前述運行后,泵軸手輪回油,主梁后端下落,前端翹起適量的高度,具體的高度控制標準需視實際情況而定,但必須滿足“可以有效抵消主梁懸臂下撓距離”的要求。啟用運梁平車,利用該裝置將配重梁轉移至起吊天車下方,此后用吊具對接配重梁,經調整后使鋼絲繩具有預緊力,在該條件下橋機可自平衡過孔。
表1 架橋機型號及性能技術參數
圖1 自平衡過孔準備示意圖
⑴作業流程。通過運梁車的運行精準轉變T 梁的姿態,使其前端恰好處于起吊天車的下方,若無誤則捆梁、吊梁,待T 梁后端被送至起吊天車下方時再次組織捆梁作業,以便將T 梁的后端吊起。此時T 梁完全處于懸吊的狀態,工作人員精準操作,實現前進對位。
⑵技術要點。捆梁過程中加強防護,在梁片底面轉角與吊梁鋼絲繩接觸的位置增設橡膠皮墊,起到緩沖、減振的作用,以免因磕碰而出現混凝土被擠碎的情況。注重對捆梁鋼絲繩的選擇,較為適宜的是6×37 型交互捻制鋼絲繩,破斷安全系數需在10 以上。安排專員值班,加強對現場施工情況的觀察與判斷,若存在異常狀況則及時采取處理措施,避免卷揚機卷筒鋼絲繩掉槽等問題。
⑴架梁。安裝前做足準備,以設計圖紙為準測放支座中心線的位置,將其精確標示在支座墊石和橡膠支座上。在此基礎上根據控制線將橡膠支座精準置于支座墊石處,期間加強檢查與控制,要求兩支座的中心線保持重合的位置關系。關于支座預埋鋼板的選擇,較為適宜的是熱浸鍍鋅鋼板,在使用前做全面的質量檢查,要求其具有平整性、完整性與潔凈性。
⑵梁板安裝。首先將邊梁安裝到位,然后按順序依次完成中梁以及另一側邊梁的安裝作業。通過架橋機的應用將梁板吊裝至臨時或永久支座上。根據永久支座的結構特點,設置連續端臨時支座,要求其比永久支座高10~20mm,此方式的目的在于增強后續撤除作業的便捷性。臨時支座配置方面,要求各T 梁端均有一個。梁板逐孔有序安裝到位,要求可以精準且穩定地置于臨時支座或永久支座處,通過結構間的組合作用達到簡支狀態[1]。
現場施工環境復雜,雙導梁架橋機運行期間面臨諸多危險因素,具體體現在機械傷害、高空作業物品墜落等方面。安全是工程建設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在識別危險因素后需采取針對性的控制措施,盡可能消除安全隱患。
施工前圍繞現場作業條件做全面的勘察,根據所掌握的結果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安裝施工方案,要求所采用的技術具有先進性與可行性。此外,加強人員配置,例如設置指揮員、安全員,各崗位工作人員協同作業,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作為操作人員則需依據規范有序操作,從源頭上規避危險。
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所含細節較多,關鍵內容有:
⑴以現場施工情況為準精準劃分安全區域,在現場設置安全警示標語等具有提醒作用的標志,用于告知工作人員,強化安全意識。
⑵以設計圖紙為準拼裝架橋機,成型后先組織試吊,通過此方式檢驗架橋機的運行特性,針對不足之處做合理的調整,待完全滿足要求后方可將架橋機投入正式施工中。
⑶前支腿和中支腿間鋪設橫向運行軌道,應當維持水平的狀態,同時彼此間需呈平行的位置關系。以設計圖紙為準合理控制軌道的間距,為確保軌道可正常使用,要求雙軌的距離誤差≯3mm。考慮到軌道的穩定性要求,利用道釘將其固定在枕木上。待各項安全工作均落實到位后做詳細的檢查,例如各處的連接情況,判斷其是否具有緊固性;電氣裝置的接線,判斷其是否存在漏接、亂接情況;液壓系統的運行,判斷其是否存在漏油、操作不靈敏等情況[2]。經過全面的檢查與調試后保證各裝置的性能,使其可以參與至施工中。
⑷在設置起吊的鋼絲繩時利用繩夾夾緊繩頭,以免因穩定性不足而掉落。
⑸詳細檢查架橋機的各電纜,對于異常運行或是存在受損等情況的不予以使用。
⑹架橋機縱向移位時加強精度控制,使其可以精準就位,以便高效完成預制梁的安裝作業。
⑺以橋梁的橫坡為參考適度調整蓋梁上的枕木,直至軌道呈水平狀態為止。配套的各枕木垛塔需具有穩定性,相鄰枕木的距離不超過320mm,并通過鋼絲繩將其與蓋梁連接,增強穩定性。
⑻在運行軌道兩端配套擋塊和限位開關,起到防護作用。
⑼在架橋機的主梁移動前,需要檢測主梁的水平度并視實際情況加以調整,以免因位置精度不足而誘發安全事故。
⑽架橋機的起吊行車作為“動力源”,由該裝置帶動梁體縱向移動,在此過程中前支腿的上部需與主梁的下弦處保持穩定的連接關系;中支腿的上部也應當與主梁的下弦穩定連接。
⑾在架橋機的配套過程中,待前支腿安裝到位后取合適規格的枕木,將其置于支撐支架與行走裝置間,以確保架橋機運行的安全性。
⑿嚴格控制架橋機的運行載荷,不可超過額定載荷;同時加強對作業姿態的控制,不允許斜吊提升。
現場施工環境復雜,施工期間潛在諸多不可預見因素,針對各類突發的安全事故需要及時感應事故的發生,并做出響應,通過應急機制的啟用及時做出調控,盡可能從源頭上解決安全事故,最大限度縮小不良影響范圍。
為提高應急響應水平,需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各類施工情況,針對性地制定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施工期間,若因某些特殊因素而出現安全狀況,則及時啟用應急預案,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與操作者等其它工作人員取得密切的溝通,匯總實際情況,再告知項目負責人,經信息傳遞后,由項目負責人判斷安全事故的嚴重等級,進而做出決策(是否向上級部門匯報)[3]。同時抓住最佳處理機會,開展傷員搶救工作,期間預案小組成員應積極投身其中,彼此配合,協調現場秩序,采取強有力的管控措施,一方面盡快組織人員撤離現場,另一方面則高效搶救現場傷殘人員。
雙導梁架橋機的應用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充分發揮出代機械設備在工程中的“生產力優勢”。但需注意,雙導梁架橋機運行期間的安全管理工作至關重要,需要以科學的方法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并將重心放在事前安全控制方面,若由于特殊原因而突發安全事故,則及時啟用應急預案,以清晰的思路面對實際情況,做好規劃部署,盡快解決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