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很高興和大家相聚在“人間天堂”蘇州,共同參加蘇州市中小學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推進會。在此,我代表中華慈善總會,向此次活動的組織者、參與方:蘇州市委市政府、蘇州市教育局、蘇州市慈善總會,蘇州市中小學校表示衷心的感謝;對社會各界給予總會的信任和慈善事業的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為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蘇州慈善事業源遠流長。古有言偃、范仲淹、顧炎武等大批知名慈善人物,建立了安濟院、慈幼局、義倉等一系列慈善救濟機構。蘇州作為一座充滿慈善情懷和仁愛溫度的“德善之城”,近年來慈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涌現出一批像崔根良、沈小平、高德康等愛心企業家,形成了一批如“校園廁紙”“環衛工愛心體檢”“特困重度殘疾人家庭亮居工程”等有影響力的品牌項目,在第五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中,蘇州排名第五。在第五屆“江蘇慈善獎”中,蘇州獲得25個獎項,占全省總獲獎數1/4,創歷史新高。蘇州市慈善總會凝聚各方愛心力量,在精準幫扶困難群眾、激發全社會慈善活力、提升社會影響力等實踐中取得新的進展。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蘇州社會各界慷慨解囊、伸出援手,蘇州全市捐贈款物總價值超10億元,蘇州市縣兩級慈善總會募捐款物2.7億元。蘇州市慈善總會先后被省政府、市政府表彰為“最具影響力慈善組織”,被省慈善總會授予全省慈善“99公益日”活動“突出貢獻獎”,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與此同時,蘇州校園慈善文化事業也在持續推進。常熟市制定了《“慈善文化進校園”三年行動計劃》;辛莊中心小學建設了百米德善文化長廊;昆山市在校園開展“愛心儲物罐”項目;園區在10所學校建立“慈善文化進校園教育實踐基地”,并發布10個“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蘇州市立達中學已連續成功舉辦13屆愛心慈善音樂會等。我們欣喜地看到,隨著校園慈善文化建設的深入,孩子們的愛心在萌芽成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很好的培育、踐行和弘揚。這次召開的推進會,更是將蘇州中小學校園慈善文化建設推向更高水平。
“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由中華慈善總會創立,中華慈善總會及全國各地慈善會組織共同實施。該項目旨在推廣慈善文化,推動我國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促進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這是中華慈善總會在慈善領域的一個全新嘗試,也是在慈善系統落實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項目自2011年啟動以來持續健康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深受中小學生、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對開展地區的學生狀態、學校面貌、教育教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效果。多年的實踐與成果證明,“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是慈善事業發展中,一個新的跨越,是從物質慈善向物質慈善與精神慈善并重發展的重要一步,有著明顯的社會示范性和推廣性。將慈善文化引入校園,不僅在培養青少年的慈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且以學生帶動家庭,以家庭帶動社會,濃厚了和諧社會的慈善氛圍,使越來越多的人把慈善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需求。目前,中華慈善總會聯合《慈善》雜志社現面向實施“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學校的學生、教師、家長及關心“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的各界愛心人士發起“慈善文化進校園”征文活動。為全國豐富多彩的慈善教育實踐提供宣傳、交流與展示平臺。
我們希望蘇州市通過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把慈善文化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在遵循青少年教育規律的基礎上,采取學生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不斷增強慈善教育效果,做到入腦、入心、入行。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爭取在慈善文化教育方面蹚出條新路,為全國中小學校開展慈善文化教育樹立新標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慈善是社會文明和諧的重要標志,慈善事業是一項全民的事業。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慈善文化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發展慈善事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推廣慈善文化是發展中國慈善事業的重要內容。慈善文化的傳承和孩子愛心的養成,是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和參與。我深信,有蘇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有蘇州市慈善總會的大力相助,有蘇州市中小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蘇州市“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