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岳
干貨攤、蔬菜攤、豬肉攤、海鮮攤……我跟媽媽來到了菜市場。一到活禽攤,我就聞到了一股讓我胃里翻江倒海的味道,就像多年未清理的下水道發出的惡臭,我忍了半天還是沒忍住,“哇”的一聲吐了起來。
媽媽把我安頓在空氣清新的地方等候。沒一會兒,媽媽出來了,手上拎著一只大公雞,雞爪和雞翅都已經用紅繩捆好。雞在媽媽手上奮力地掙扎著,媽媽吃力地抓著雞翅膀,我清楚地看到濺起的點點雞屎落到媽媽白晰的手背上,我下意識地后退幾步。好臟!好臭!好惡心!
聽外婆說,媽媽有潔癖,嗅覺也靈敏。有一次,客人帶著小孩串門,孩子在媽媽的床上又蹦又跳又躺。她回來后竟然能聞出有人躺過她的床,大發脾氣,直接把那床被單丟到了垃圾桶里。
我剛剛出生時,媽媽的嗅覺還是敏銳的。爸爸說,媽媽隔著我的紙尿褲就能聞出我在“搞大事”,此時媽媽會直奔衛生間嘔吐,如果遇到飯點,她就連飯都吃不下。
有一天,我發高燒,又哭又鬧,又吐又瀉,直到深夜才睡著。媽媽不忍心把我吵醒,只能忍著大便和嘔吐物的臭味陪我到天亮。那一夜,不知道有潔癖的媽媽是如何熬過來的。但自那一夜后,媽媽的嗅覺似乎遲鈍了許多,再遇到我在飯點“搞大事”,她居然能面不改色地把飯吃完,再來清理穢物。自那以后,凡是源自我身上的不干凈的東西,媽媽的“潔癖”都自動免疫。
以前媽媽從不去活禽攤,但因為我愛吃黃燜雞,于是不能忍受那種臟亂和異味的她,現在也能來去自如、面不改色。
我想,并非是媽媽的嗅覺遲鈍了,讓媽媽嗅覺“失靈”的,是那份沉甸甸的母愛。
(指導老師:池曉敏)
小編點評
寫母愛的文章很多,大家在寫母愛的主題時也容易陷入套路化,為歌頌而歌頌,這就使得文章味同嚼蠟。而這篇文章寫出了新意,作者沒有用大量抒情性的語言去歌頌母親,而是通過潔癖母親為“我”去活禽市場買雞這樣一件生活中的小事,表達了母親對“我”深深的愛。寫文章貴在表達真情實感,生活中很多感人的故事都需要用心去觀察,而這兩點在這篇文章中都有很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