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最近,關于露營話題的討論愈演愈烈,和之前流行的野餐文化一樣,回到自然中去的生活方式正在成為一種時髦。以露營文化作為出發點,我們逐漸追溯到傳統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居住方式,隨季節遷徙的移動式生活體驗需要借助自然與生命的力量,快速搭建或拆卸的房屋,便攜式的家具,和同伴共享協作的精神,以及如何找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是我們渴望在這期專題中挖掘并分享給大眾的生活價值。除此之外,還有一群親身實踐著旅居人生的生活家們,從未將自己的家固定在任何一座城市,而是隨心所欲地在世界上任意一個角落生活著。無論何時,人類的終極追求都是心向自由,然而,擁有自由的奢侈也伴隨著巨大的人生代價。在記錄這些“居無定所”的自由人生的過程中,我們也獲得了選擇的勇氣、治愈的力量和取舍的智慧。


武巍
素元創始人,德國紅點設計獎獲得者,中國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武巍認為,手作是設計師傳遞靈魂最直接的方式。
2000年那會兒武巍在玩戶外攀巖活動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了露營。他喜歡戶外運動,露營又是戶外運動里必不可少的環節。只要涉及到徒步、攀巖或者登山,就需要在野外居住。那時候不像現在有專門的營地,不僅有衛生間,有的甚至還有淋浴等生活設施。野地露營的話,就要自帶鏟子挖坑填埋排泄物。如果是在冰天雪地的環境,還需要化冰或者化雪,再通過一個小的過濾系統過濾后燒開飲用。
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搬家式”露營,相對更加放松。像是一群城市人的出逃計劃,在一夜烏托邦式的生活中,人們追尋著一種與自然、與自我的相處方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每一次露營武巍都喜歡靠近大山,這會讓他感到一種特別的寧靜。
他喜歡帶上書本、茶具、木工工具,一個人享受文字和手工,或者與三五好友飲茶暢談。他們常常帶上小朋友,找一個開闊的草坪踢足球,這樣的方式拉近了家庭之間的距離。同行的伙伴總是有著相似的生活方式與精神追求,在自己喜歡的時間里做著喜歡的事。武巍吃素很多年,也不飲酒,算是有點“另類”。和城市里一貫的喧鬧相比,他更喜歡原始、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
武巍熱愛手工,他創辦的素元工坊也倡導用手思考,希望每一個參與者都有更多面對自己的時間。素元的家具設計也是對傳統文化在審美上的探索,追求通過物的設計來表達精神上的信念,讓人心沉淀下來,感受一份真實和寧靜。這樣的感覺和露營是相似的,人們在自然的環境中遠離了城市的快節奏與電子產品的干擾,在野外為自己營造一個家的感覺。露營中有一種玩法叫Bushcraft(野外技能),有戶外技能和手藝的武巍玩起Bushcraft特別自然而然,木頭、手工、戶外勾兌出的露營審美絕對出挑。素元也開始開發適合露營的產品,就像創作家具一樣,武巍總是會把自己熱愛并不斷鉆研的東西通過作品去分享給大家。
每次露營之前武巍都會做充分的準備,有計劃地安排幾日的生活起居。但也會遇到意外的天氣變化,這樣的確定性和不確定交織著,恰是露營的樂趣所在。坐在山頭看夕陽,感受微風拂過,聽鳥鳴劃過天空,在不經意的低頭中,瞥見溪水在林中潺流。這些最平凡的自然景象,在慢節奏的生活下不斷放大,浸入我們的心靈,成為滋養身心的源泉。
武巍的生活和工作高度合一,這是他內心自在圓滿的一面,由內而外地散發著生命的平和之境。在他看來,正是由于內心深處的一致性,才讓自己所追求的人和事物呈現出統一的價值取向。無論是在野外露營還是回歸到日常生活,他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一切。去享受戶外而不是逃離,將自然中汲取的養分延伸至日常生活,這才是露營與日常應該建立的一種連接。

王廠長
蘑菇空間和KinocoOutdoor主理人,戶外生活方式品牌A BCCamping聯合創始人,資深露營女玩家,也被稱為“山系達人”。
設計師出身的王廠長,2013年與合伙人一起創立了蘑菇空間,主營空間產品設計等業務,也擁有自己的制造廠,因此“王廠長”的昵稱也被沿用至今。2016年是蘑菇空間發展最快,也是最忙碌的時候,每天都處于焦頭爛額的狀態中。而在機場候機時無意翻到的一本旅游雜志,綠水青山的封面以及一名背包客置身其中的情境,如宿命般擊中了她。不久之后蘑菇空間的新品發布,王廠長毫不猶豫地選擇帶著團隊出發露營,并在戶外進行宣傳片的拍攝。自此,她便與露營結下不解之緣。“當你做了這個決定后,看城市的眼光都不一樣了,山不再只是山,而是徒步勝地;地不再只是地,而是絕佳扎營地。”這是王廠長第一次發現,露營這樣一種生活方式,重新賦予了她生活的期盼,更新著她早已疲勞的狀態。

后來的一段時間里,她甚至有點對露營上癮,車里永遠都有露營裝備,隨時準備出發。漸漸地,在戶外工作也變成常有的事,她發現戶外是絕佳的工作產地。“做設計的,工作與生活是很難區分開來的,而一直在室內會讓焦慮感揮散不去,但是戶外給予了我靈感和解壓的機會,偶爾可以從工作中跳脫出來享受生活。”如今,露營這種生活方式讓王廠長家里的陳設、穿衣風格、生活習慣、乃至看事物的眼光全都發生了改變?!笆覂韧獾慕缦薇旧硎遣淮嬖诘?,只是過去的我們在心里給他們樹立了界限。”打破室內和室外的界限,讓露營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正是她想要傳遞的露營文化。
如今,王廠長不僅有自己的戶外家具品牌Kinoco,更是國內先鋒戶外生活方式品牌ABC Camping的聯合創始人。她一方面為資深露營玩家們提供著豐富的裝備,另一方面則是計劃以資源整合的形式,為露營愛好者提供一站式體驗,從而傳達戶外美學和戶外生活方式。

面對尚未成熟的市場,王廠長有著野心,但它最終還是歸于一份簡單的熱愛與誠意。“國內的營地還沒有一個可以完全參照的標準,露營行業也是魚龍混雜,”因此她希望能將整個露營體系形成一個閉環,以營地酒店結合自由營地的方式,真正地將國內露營的“體驗感”和“品牌性”做起來。“露營在國內才剛剛起步,離大眾還有很遠的距離。”作為露營這種生活方式的受益人,王廠長告訴我們,有時她也會聽到刺耳的聲音,Glamping精致露營的興起讓大家質疑露營的形式主義?!按蠹铱磻敉獾难酃獯蠖嗔粲诒砻妫】档穆稜I文化更多地是向內看,去享受露營體驗帶來的收獲?!?/p>
新事物不斷涌現,而最后能停留在內心的事物,無外乎人對自然與生俱來的親近感,以及在自然中的體驗所帶來的愉悅感,這是露營能帶給我們的。




一夕餐桌
自然生活方式探尋者
記得第一次見到亮子是在2018年的夏天,彼時在他主理的景德鎮一夕餐廳的屋頂上,我們坐在月光和山風里乘涼夜話,田野里香氣四浮,亮子慢條斯理地給我們講起他如何在沙漠里席地飲茶,在山溪中擺桌野宴,我們這些都市來客無不流露出艷羨神情,他卻只道是平常。如今,一夕餐桌在過去的4月剛剛在西藏林芝舉行了一次空前絕美的藏地食物品鑒會和音樂會。目前在浮梁大地藝術節的蒼翠茶田中還開著一間快閃餐廳和茶室,而接下來將在敦煌和武夷山舉行的自然宴席也正在緊密地籌備之中。

作為這一系列極致浪漫山野活動的幕后推手,亮子其實是個不過三十出頭的年輕人,卻稱得上是一位資深的當代游牧者。他每年有超過兩百多天時間奔走在山野之間,不是出沒于哪片山林,就是在前往哪片山林的路上。所有行走幾乎都是帶著工作目的進行的考察,但對他來說,一切又都算不上工作,因為這就是他真正熱愛的生活,他對此感到其樂無窮。另外一百多天里,他待在城市中,于他反倒像是放假,通常就是與老朋友們碰碰面,喝咖啡,聊天。
以自然為家的亮子原本并非生于山野,他的家鄉是四川省府成都。因為父母都是思想開明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亮子自十四五歲起便也迷上了戶外運動,最初從自行車騎行開始,周末每天一兩百公里拉練是常事,后來又開始玩起了皮劃艇、滑雪、攀巖、登山等各種戶外運動。2009年,他考入江西景德鎮陶瓷大學(雕塑系),因為吃不慣當地食物,開始自己動手鉆研做吃的,大三時他開了一家咖啡館,后來演變為一夕私房菜餐廳,結果聲名鵲起,在景德鎮幾乎無人不知。
棲身于山野之間的一夕餐桌是如何誕生的呢?“這并不是什么突發奇想的念頭,大學時代我就常和朋友們結伴到溪谷里去吃飯,我們站在水中,桌子架在水上,這就是我最日常的生活?!?018年亮子接到一個邀請,要他將私下里喜歡的自然宴飲的方式應用到一個多達400位客人參與的長桌宴上,選址位于浙江麗水市遂昌縣的獨山古村,結果其出色的執行能力令活動一舉獲得成功,當時的現場還請來了巫娜、小河、李帶菓、宋昭等八九位音樂家。這更堅定了亮子進一步發展自然宴席的信念。
“儀式是對美食的最高贊禮。一夕餐桌是與天地、與心靈對話的一席新念?!痹谖鞑亓种サ幕顒又校幌Σ妥姥鐣淌褂酶咴a地食材,采用誠懇且尊重自然的烹飪方式,現場布置盡量采用在地材料,以森林枯木為凳,花藝師選用當地植物完成插花,音樂家們結合場地即興創作自然音樂,丹麥面料品牌Kvadraft寄來一塊幾十米長的布料,亮子憑著過人的身體素質親自攀登到幾十米高的松樹上進行搭建,以人造景觀與自然形成切割互動,仿佛一件大地藝術裝置……不辭辛勞趕來藏地的客人主要包括一些建筑師、設計師和國內外品牌負責人等,他們本身都有著豐富的旅行經歷,但這樣獨特的體驗仍然讓所有人難以忘懷。
“我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表達我對自然、人文和食物的理解,與自然進行互動,帶著人們感受那種在自然里被放大的美好體驗,這樣人們會更加熱愛生活。等疫情穩定之后,我想再實踐兩年,然后帶著對東方的理解與思考,到國外去辦活動,以食物、器物和音樂結合的表達形式,與異國文明開展新的對話與交流?!?p>

陳媛
資深當代藝術收藏家、室內設計師、兩個中法混血的媽媽
“最好的養生不是惜命,而是折騰?。 泵慨旈L輩和身邊的朋友們感嘆Cissy一家頻繁的搬家經歷,她總是這么瀟灑地回答道。在過去的20年里,Cissy與先生從巴黎搬到上海,再到韓國、馬來西亞、迪拜,然后回到巴黎,幾年前又一次搬到上海居住至今,算來住過的家不下20處了。
這游牧一般的旅居生活起初是由于先生工作的緣故,久而久之,變化帶來的新鮮感讓兩人著了迷,過一兩年就想尋覓下一個目的地成了一種習慣。如今,有了兩個孩子的Cissy一家仍然跟隨著好奇心“逐好而居”,即使在同一座城市,也總忍不住想換個環境,體驗下不同的風景。

常年旅居的生活讓Cissy練就了兩項獨門秘技。其一,是無論走到哪座城市,她總能很快地找到當地的文化心臟,也許是潮流聚集之地,或是歷史濃重的舊區,甚至是遺世獨立的漁村。她樂于在這類文化融合之地找尋居所。“我先生是法國人,我是上海人,我們家本身的構成就是多文化的,再加上這十幾年在不同的國家生活,我覺得我就是個天生的‘世界人吧!”Cissy說。
另一項,則是對家的想象能力?!懊看握业揭婚g新的屋子——大部分時候它的原貌并不如意,但我好像有一種本能,能清晰地看到它的可塑性,并很快地將其實現?!盋issy眼下所居住的這所公寓正是如此,毗鄰歷史風貌區,同時又能兼顧孩子上學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墻足夠多”,足以掛下她豐富的藝術收藏。
事實上,Cissy所謂的“本能”有自謙的成分,這種對美感的嗅覺一方面得益于在世界各地的所見所聞。有時候,在旅行途中,她會像一個社會學家似的,帶著問題分析著某個街區、某家酒店;另一方面則與她對當代藝術的長期愛好關系緊密。2007年,她為自己的一個家尋找裝飾畫的過程,不經意間為她打開了當代藝術的大門,自此之后,她邊收藏邊學習,與藝術家、藏家交談,自學藝術史,個人收藏也逐漸頗具規模。同樣出于對美的追求,她還經營起了家具品牌與設計工作室adesir。

因此,無論每個家室內風格如何變化,Showroom的感覺始終不變。在上海的新家中,三室一廳的空間中掛了數十件作品,根據不同的色彩與幅面尺寸,Cissy將它們分布在各個空間中,搭配著自創品牌的家具,以及具有明顯東西交融特點的中古家具。大量木質、棉麻為主的軟裝形成了溫馨舒適的基調,藝術品與家具在每個角落構成豐富的組合,獨有一番戲劇性的趣味。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旅居與收藏并沒有讓物欲捆綁住她,每次面對搬家,Cissy總是最堅持“斷舍離”的那個,原則也很簡單,除了藝術品,其他都可以不要。如今的家中,除了幾件在巴黎的家附近的古董市場上淘來的小件裝飾品,幾乎沒有什么過去的痕跡。
“這也是為什么每次面對新的旅程,我會很興奮。不同的環境會讓人自由、新鮮、保持好奇,最重要的,是保持open-minded。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就是更新自己的一種方式?!?p>

MichelTemman
出生于巴黎,具有記者、作家、攝影師以及藝術家等多重身份。旅居東京、上海等多地,是《路易威登城市指南》東京、首爾以及上海的作者。
作為記者,他曾經的日常是在火線中穿越,是在自然災害的中心地報道;作為作家,他出版過多本刊物并獲得2010 UFJ 最佳電影傳記獎;作為攝影師,他以實驗的方式,通過不同的維度和視角去探索色彩的極限,并獲得1993-1994 年度佳能基金會獎;作為藝術家,他受邀與多家畫廊合作,并與Matthew Liu Fine Arts和ArtCN一起參加了BFC 2021年藝術節。Michel Temman身上有太多的符號與標簽,而他卻更喜歡稱自己的人生是一場旅行。

他的旅程從5歲就開始了,無暇照顧他的母親將Michel不停地送至各種夏令營和冬令營,16歲前,他就幾乎探訪了法國全境。JackLondon、André Malraux、Nicolas Bouvier、Yves Simon等作家是他年少時的偶像,無一例外,他們也都是旅行者。1988年,在一場全法競賽中,Michel贏得關于南非和種族隔離制度的大獎,獎勵是在南非呆兩個星期,也因而他得以采訪到反種族隔離革命家Winnie Mandela,從而更好地了解黑人與白人之間制度的不公。同年夏天,他又前往西非獨自旅行了幾個月,與他一起走過塞內加爾、岡比亞、馬里等西非國家的只有幾件衣服和幾本書。從此,旅行、寫故事和做攝影報道變成了他的生活方式,并且從未停止過。
成年后,他搬至日本定居,并開始成為一名作家和駐外記者,分別在南非、塞內加爾、美國、波多黎各、圣露西、以色列、日本、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進行過相關照片報道。他渴望離開他的出生地巴黎,去追尋更多的冒險、更廣闊的視野以及更豐富的經驗。當時就對亞洲產生濃厚興趣的Michel成為一家法國報刊駐東京的記者和攝影師。在被派往印度尼西亞報道東帝汶的沖突,他的傳奇日常就是在火線上穿梭。2004年,蘇門答臘島北部發生大地震和海嘯之后,他也是第一時間前往報道,那場造成超過22萬人死亡的日本海嘯在某種程度上給Michel留下了極其深刻的陰影。2011年,他還陸續報道了日本海嘯所造成的破壞以及福島核災難等,“目睹這一場場悲劇是極度消耗且艱難的,純粹的新聞報道也充斥著太多的危險與不確定”,這也是為什么他開始漸漸離開純新聞的報道,決定更多地從事與創作有關的項目。


2003年,Michel在東京外苑前的街道上偶遇日本著名導演北野武(Takeshi Kitano),“這條街道的風水簡直太棒了,我還在這里遇見了我現在的中國妻子?!?接下來的5年里,Michel與Kitano進行過43次采訪,這也就是后來《北野武自述》這本書的由來。2008年,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提議創建第一個《城市指南》——東京,這也成為了Michel人生道路中的一盞新燈、一種全新的體驗。2012年,他與妻子決定舉家搬到上海生活,之后,更是開始為路易威登的上海城市指南工作。“我很享受在上海的日常生活和緊張的工作狀態,這個城市是如此充滿活力,令人難以置信?!睂τ贛ichel這樣的旅行者而言,即使他停留過的每一座城市都是以過客的身份開始,但每個城市的人,習慣,藝術,文化和文明都是他的好奇點,也是他寫作的無限靈感來源。
如今,Michel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在文字創作以及抽象攝影上,每天通常有12到15小個時都在敲擊鍵盤。路易威登城市指南、小說、評論、雜志、和Kitano一起準備的新書、籌劃展覽、為塔拉海洋基金會(Tara Ocean Foundation)撰寫內容……“責任永遠是第一位的,因為在某一時刻,你會發現自由更像是海市蜃樓而已。”如今有了家庭的Michel更愿意定居下來,在個人欲望、自我放縱,以及所愛之人中追尋某種平衡。
“但即使這種生活方式變成新常態,我的思維從未停止過旅行?!彼廊皇亲杂啥鵁岢赖穆眯屑?,“一連幾天、幾周甚至數月的寫作就像獨自在海上航行,” 在文字的句句斟酌中,在抽象攝影的創作中,在不停地學習探索中……他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而也正是這份好奇心驅使著他“始終在路上”。

Summer
旅行攝影師、紀錄片導演、Vlog博主、畢業于UCL Master ofLaw,倫敦SummerNeverland攝影工作室創始人。微博/公眾號/小紅書賬號:Summer-Wayfarer
夏天出生的Summer,說自己是世界公民,旅居于自己想要了解的世界各處,同時拍視頻記錄自己的生活,對她而言,忠于內心的旅居是最有趣的人生冒險。
既沒有經歷過上班打卡的生活,也與頻上熱搜的996絕緣,在一個目的地生活兩到三個月,離開,到別處待上一段時間,再度離開,如此循環。如她自己所說:“我喜歡研究時間,它是我們認知世界的方式?!?/p>
2020年的疫情爆發前,Summer剛從羅馬回國,之后待在云南直到現在。今年是她“在路上”的第七年。大多數人,在某個城市定居,生活穩定,重復日常規律,像Summer這樣既不停留在某個辦公室,也不久居在某個城市的自由職業者來說,生活和工作沒有分界。我們通話的時候,她正在居住的小屋花園里拔野草,時不時有蜜蜂繞來繞去。院子里植物兀自瘋長,一派自給自足小天地的樣子,“這里青梅、枇杷、楊梅、羅勒都有,桑葚我已經吃了好幾波了?!睘槭裁催x擇云南?Summer在電話那頭笑出聲:“因為想吃米線!”
于是,這樣一個隨機的人,從羅馬回來在大理選了一處風景絕佳的民宿住下,房子位于半山腰,可見蒼山洱海日出,現在正是春末夏初,天黑的時間越發推遲,和北京有八十分鐘時差?!拔业臓顟B沒有日常規律,但我睡覺不拉窗簾,所以早上會被曬醒!太陽挺辣的。別看大理旅游業已經開放到現在這種程度,小村落的文化包容力還是很強。這里有很多少數民族村莊,像一個大社區,大家都很享受隨機生活,我和朋友不會提前三四天約定做什么。昨天我和大家去爬山,遇到一個會看星盤的姑娘,她說你是在學習,不是在游樂,我覺得很對!


現在這樣的生活方式是自己慢慢成長出來的,或許可稱之為命運的安排,七年前,Summer在倫敦做著自己的攝影工作室,之前她在倫敦大學留學,學習法律哲學和知識產權:“我的大學老師跟我說我應該選國際經濟金融的法律,學這個專業以后回國就業肯定前途無量。我們國際金融法律系的學生每周都有可以接觸到專業人群的酒會,法哲學的老師是個很有魅力的希臘人,他說這一年研究生會很辛苦,大家不要選自己不喜歡的來做。我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心,當你開始忠于自己內心的選擇之后,你會吸引到更多相關的人。你會越來越忠于自我。”
Summer剛開始做自由攝影師時,她沒有任何行業人脈,以至她以為要先去中國城刷碗來實現攝影師的夢想。 念書的時候,Summer常常與倫敦電影學院的朋友一起玩,后來她的朋友想用照片做一個視頻,她直覺自己也可嘗試,于是開始探索視頻:“之前在電影學院認識的尼泊爾朋友回尼泊爾了,我就決定去拍紀錄片。法律專業給了我深刻觀察和理性思考的能力,我是個左右腦平衡的人,拍紀錄片的時候覺得這兩種特質很適合自己?!彼谝淮稳ツ岵礌柺堑卣鸷蟮囊荒?,去的時候還有余震,房屋還保留著當時的樣貌,第二次再去還是那個狀態。“在尼泊爾,時間給我的感覺是非線性的,他們看待生死的方式和我們也不一樣。疫情結束后我還想回去看看朋友的生活狀態?!?/p>
國際旅行相對長期封閉的狀態,讓所有人重新思考自由的意義,我們討論到自由的意義和代價,Summer說,養活自己沒有很多人想的這么復雜,“如果生活在城市的套路里,可以問自己到底要什么,是你自己想要還是社會附加給你的。大理這最便宜的房子每個月兩三百元。去海南,如果你只想沖浪,每個沖浪俱樂部都需要義工,生活費就有了?!?/p>
一個人在路上,可以展開奇妙的相遇,也要接受所有突發狀況,好或壞,照單全收。Summer曾經在尼泊爾和人類學家去一個偏僻地方做調研的時候車胎爆了,在山谷里被困了兩天……這些年來,她學會更樂觀地對待隨機,平時生活里沒有被看重的技能會逐漸增加。在她的微博上,可以看到時常更新的vlog,念白和動作都相對隨意,也沒有美顏濾鏡,由生活片段隨機組成,偶爾Summer也會推薦自己在讀的書。最近在看《北野武的小酒館》,“他寫自己出車禍后,關東煮那段太好笑了!我覺得很多人生智慧不過如此,面對重大事件的時候一笑而過,幽默可以代替荒涼?!?/p>
在云南待了一年,Summer在考慮之后的大涼山之旅,還想去中東,南美和非洲……她還在時間之旅中探索自我。一直在路上,向陽而生,入塵成長,風霜雨雪伴身,認識新朋友,認識自己的潛能。任何生活方式,追根溯源,終究是自我內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