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
從前,在一座寺廟有一個小和尚。他從小就出家了,是寺里的和尚們把他撫養長大的。他很勤勞。每天天不亮,他就要去擔水、打掃,做過早課后要去寺后的市鎮上購買寺中一日所需的日常用品。回來后,還要干一些雜活,晚上還要讀經到深夜。就這樣,他過了十年。
有一天,小和尚在和其他小和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發現別的小和尚都過得很清閑,只有他一個人整天在忙忙碌碌。別的小和尚偶爾也會被分派下山購物,但他們去的是山前的市鎮,路途平坦而且也比較近,買的東西也都是比較輕便好拿的。而十年來方丈一直讓他去寺后的市鎮,要翻越兩座山,道路崎嶇難走,回來時肩上還要背著重重的米或者油等很重的東西。小和尚很奇怪,他就跑去問方丈:“為什么別人都比我自在呢?沒有人強迫他們干活讀經,而我卻要每天都干個不停呢?”方丈沒有回答,只是微笑。
第二天中午,當小和尚扛著一袋小米從后山走回來時,發現方丈正在等著他。方丈把他帶到前門,自己就在那里坐下讀經,讓小和尚在旁邊等著。太陽快要下山了,前面山路上出現了幾個小和尚的身影當他們看到方丈時,一下愣住了。方丈問那幾個小和尚:“我一大早讓你們去買鹽,路那么近,有那么平坦,怎么回來得這么晚呢?”
幾個小和尚面面相覷,說:“方丈,我們說說笑笑,看看風景就到了這個時候。十年了,每天都是這樣的啊!”
方丈又問站在自己身旁的小和尚:“寺后的市鎮那么遠,翻山越嶺,山路崎嶇,你又扛了那么重的東西,為什么回來得還要早些呢?”和尚說:“我每天在路上都想著早去早回,因為肩上的東西重,我才更小心地走,所以反而走得又穩又快。十年了,我已經養成了習慣,心里只有目標,沒有道路了。”
方丈聽了他這一番話,就笑了,說:“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標上了。只有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煉一個人的心志啊!”
幾個月后,寺里忽然嚴格考核所有的和尚,從體力到毅力,從經書到悟性,面面俱到。小和尚因為有了十年的磨煉,所以一下子脫穎而出,被選拔出來去完成一項特殊的使命。在和尚們羨慕和欽佩的目光中,小和尚堅毅地走出了寺門。
這個當年的小和尚就是后來著名的玄奘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