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塬
(黑龍江農墾北安管理局中心醫院,黑龍江 北安 164000)
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婦女一般多發生于妊娠晚期或中期,主要是指女性于懷孕之前機體糖代謝正常,懷孕之后所出現的糖尿病癥狀。若未能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開展行之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引發羊水過多、巨大兒、妊高癥等并發癥,情況嚴重者還會導致胎死腹中[1]。
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用二甲雙胍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滿意成效。為了分析該理論的真實性,我們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擇取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本試驗擇取2016年6月29日—2020年6月29日來黑龍江農墾北安管理局中心醫院接受治療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經診斷,所有患者均符合國家衛健委最新頒布的妊娠期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根據干預方式不同,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例。對照組中有經產婦10例,初產婦15例,平均年齡(28.62±1.63)歲。觀察組中有經產婦9例,初產婦16例,平均年齡(29.19±1.74)歲。經對比,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用胰島素(Novo Nordisk A/S生產,國藥準字J20180017)治療。具體方法:患者于早餐及晚餐前30 min經皮下注射劑量為10~30 U/d的胰島素,同時結合患者血糖值的改變情況來動態性地調節胰島素的劑量。
觀察組患者采用二甲雙胍片(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1021359)治療,餐后口服,0.5 g/次,3次1日。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12星期的治療,此期間不可使用其他藥物。
(1)對比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
(2)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HbAlc、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值。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中有妊高征 3例,尿路感染 2例,巨大兒2 例,剖宮產 7例,胎膜早破1 例,羊水過多1 例。觀察組患者中有妊高征 2例,尿路感染3 例,巨大兒 3例,剖宮產5 例,胎膜早破1 例,羊水過多1 例。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差異不顯著(P>0.05)。
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HbAlc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指標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bAlc、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值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HbAlc, blood glucose 2 h after dinner and fasting blood sugar of two groups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營養條件過于優越,致使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概率呈現出了逐年上升的態勢[2]。很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并無明顯癥狀,因而非常容易被人們忽略。妊娠期糖尿病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影響。利用有效的方式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對于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結局、改善機體血糖值意義重大。
二甲雙胍片的主要成分為鹽酸二甲雙胍,本品進入到人體之后,會加大內源性胰島素和受體結合的水平,進而體現出強化的作用。二甲雙胍提升了人體內源性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了胰島素的抵抗程度,不會刺激人體胰島β細胞對于胰島素的分泌,可全面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2 h的血糖和空腹血糖[3]。采用二甲雙胍治療妊娠期糖尿病能夠取得滿意效果,有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胰島素分泌水平,提高胰島素的抵抗能力。
二甲雙胍的分子量非常小,可以輕易穿過胎盤。有部分學者擔心二甲雙胍的刺激作用會對新生兒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并不建議妊娠期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采用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4]。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學者針對于二甲雙胍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有文獻指出,針對于多囊卵巢綜合癥群體,于懷孕之前以及妊娠時使用二甲雙胍并沒有出現顯著的圍產期不良反應,同時也沒有對胎兒的正常成長發育造成影響。另有研究表明,在孕早期及孕前應用二甲雙胍,不但不會增加胎兒的畸形率,還能夠提高輕度胰島素抵抗患者的受孕率[5]。
采用二甲雙胍片治療妊娠期糖尿病不會增加患者的妊娠不良反應發生率,還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機體血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