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 于靜波
糖尿病對人體的主要的危害就是它引起的幾大并發癥,而糖尿病腎病(DN)是其中之一。糖尿病的腎損傷在早期可能臨床不適不十分明顯,而尿常規檢查的尿蛋白可能是陰性,導致病情發展不易察覺,許多患者沒有充分重視,未及時治療,最后發展成尿毒癥,危及生命。所以,及早對DN 作出準確可靠的診斷,并提供相應的治療,對延緩病情進展起到重要作用[1]。此次研究,將血清CysC、HbA1c、U-mAlb/Cr,作為評估DN的檢查手段,比較2 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差異,從中發現其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和預后,其發揮的重要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在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1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6 例,女54 例;年齡45~77 歲,平均年齡(61.72±5.58)歲;病程1~20 年;根據尿蛋白常規定性檢測結果尿蛋白定性結果陰性為A 組(58 例),尿蛋白定性結果陽性為B 組(42 例)。同期取自在本院的100 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5 例,女35 例;年齡46~75 歲,平均年齡(63.51±5.8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根據《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 版)中,關于2 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
1.3 排除標準 具有各種急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病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史、心功能不全病史、惡性腫瘤病史的患者,同時還使用帶有腎毒性藥物的患者。
1.4 檢查方法 清晨空腹靜脈采血3 ml,在貝克曼DX-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用乳膠比濁法檢測CysC;留取隨機尿液用堿性苦味酸法檢測Cr,試劑由寧波普瑞柏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在MQ-2000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上用離子交換液相色譜法檢測HbA1c,使用原廠配套試劑;取上述隨機尿用桂林華通醫用儀器有限公司生產HT-2000 尿液分析儀及其配套試紙做常規尿蛋白定性檢測分組,而后取上清液檢測U-mALB,檢測儀器為Quik Read101 免疫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采用散射速率法測定。
1.5 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CysC、HbA1c 和U-mAlb/Cr 水平、異常檢出率以及B 組患者血清CysC、HbA1c 和尿U-mAlb/Cr 單獨及聯合檢測陽性率。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CysC、HbA1c 和U-mAlb/Cr 水平比較 A 組患者CysC、HbA1c 和U-mAlb/Cr 水平分別為(1.42± 0.53)mg/L、(7.25±2.73)%、(31.28±12.74)mg/mmol,B 組患者分別為(1.93±0.31)mg/L、(11.53±2.26)%、(42.68±16.53)mg/mmol,對照組分別為(1.02±0.52)mg/L、(4.63±1.21)%、(24.57±11.43)mg/mmol。A 組和B 組CysC、HbA1c 和U-mAlb/Cr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CysC、HbA1c 和U-mAlb/Cr 水平比較()

表1 三組CysC、HbA1c 和U-mAlb/Cr 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三組CysC、HbA1c、U-mAlb/Cr 異常檢出率比較 A 組和B 組CysC、HbA1c、U-mAlb/Cr 異常檢出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CysC、HbA1c、U-mAlb/Cr 異常檢出率比較[n(%)]
2.3 B 組CysC、HbA1c、尿U-mAlb/Cr 單獨及聯合陽性檢出率比較 在B 組中,CysC+HbA1c+U-mAlb/Cr 檢測陽性檢出率95.2%高于CysC 檢測的47.6%和CysC+HbA1c 檢測的59.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B 組42 例患者CysC、HbA1c、尿U-mAlb/Cr 單獨及聯合陽性檢出率比較 (n,%)
糖尿病腎病在所有糖尿病的并發癥中,其發病率比較高,而且病程較長,危害巨大。但是因起初癥狀不典型或不明顯,所以容易導致誤診、漏診,造成診斷上的困惑。進而對起始發病的患者,因為不能準確的診斷及評估病情,所以容易耽誤治療。發展到中后期,會出現大量的蛋白尿,而且病程牽延難愈,最后導致腎衰竭及尿毒癥,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找到一種發現早期腎損害的檢測手段,而且要準確、快速,可以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及早治療,減慢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惡化速度,對患者遠期預后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擁有特別現實的應用意義[3]。現階段,腎小球濾過率在應用中,被頻繁的用來代表其腎功能的功能情況。而血清肌酐和內生肌酐的清除率,是重要的檢測目標。但是,因為個體的差異,導致其診斷的準確性和敏感程度均不十分統一。而且,只能是腎小球的濾過率下降>60%的時候,其血清肌酐濃度才可以輕度增加。同時,蛋白質的攝入量和代謝量的大小,都可以干擾其濃度的變化。所以血清肌酐不能單獨用來預測早期的腎功能損傷[4]。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其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及病理演變已經十分明確,所以把血清CysC、HbA1c 和尿U-mAlb/Cr 用來評估早期的腎功能損傷診,并逐漸被臨床接受。由于體內的一切有核細胞,都可以生成CysC,所以CysC 并不能特指某個組織及器官的變化,而且生成及代謝保持在一定平衡當中,不會被其他因素干擾。其代謝過程只有經過腎小球的過濾,通過腎小管的重吸收,才能逐漸排出體外。所以,腎臟是其獨有的排泄器官,故CysC 可以十分明顯的代表腎小球濾過率[5]。如果腎功能收到低等的傷害,CysC 的水平馬上增加,所以其敏感程度要明顯優于血清肌酐。HbA1c 是血紅細胞中含有的血紅蛋白,在體內與葡萄糖結合后的一種物質,能夠特別明顯的代表其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葡萄糖濃度。所以當測到的濃度越高,代表患者的血糖含量越大,疾病程度也越加重[6]。因為HbA1c 是血紅蛋白和葡萄糖,經過一些氧化反應,結合在一起的產物,其濃度與血糖高低正相關,故能夠在臨床上,代表血糖濃度的一個主要指標。HbA1c 可以反映機體1~3 個月的綜合血糖情況,故可以更全面的體現出患者的血糖情況,其是糖尿病患者的黃金檢測標準[7]。經過研究后證實,HbA1c 濃度的高低,與尿微量白蛋白濃度的高低成正相關。有關試驗證明,血糖偏高能造成靶器官損害,尤其是腎臟,可以導致腎實質的異生,髓腔壁增生,導致腎微小血管狹窄,腎臟的血流量減少,腎臟的損害進一步加重,最后出現糖尿病腎病[8]。而且,如果機體長期是一個高糖的基礎內環境時,在糖基化進度里,其對酶的依賴程度下降,就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多余產物,如糖化終產物(AGEs),它會蓄積在腎小球中,造成腎臟負擔過重。同時,如果機體長時間保持一個高糖狀態,HbA1c 就會大量生成,過度與血紅蛋白結合,致使用來氧合的血紅蛋白的含量不足,血液攜氧功能不足,導致機體乏氧,而且會危害血管的內皮細胞,導致血管病變。發生糖尿病腎病時,其基底膜膠原蛋白會被無氧化,血壓升高時,會升高腎小球的濾過率,導致大量蛋白尿。許多研究說明,糖尿病患者的HbA1c 與尿蛋白正相關,提示HbA1c 濃度上升,尿蛋白水平也上升,其患者的腎臟功能越下降,故增加了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白蛋白是一種小分子的物質,可以經過腎小球的濾過膜。但是,在一般狀態下,很多的尿微量蛋白是通不過濾過膜的,可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腎小球基底膜被氧化,導致濾過膜的通透性上升,濾過的白蛋白也較多,而且重吸收下降,生成大量蛋白尿。腎小球濾過率是評價腎臟功能的主要因素,也可以通過其功能的大小,將腎功能進行分期。一般狀況下,腎小球的濾過膜有各種障礙,可以阻止蛋白細胞的通過。因為U-mALB 是負電極,而腎小球的濾過膜也帶負電,故可以排斥U-mALB,U-mALB 就不能透過。根據相關觀察發現,U-mALB 其擁有極高的敏感程度[9]。在健康狀況下及腎功能保留的腎病中,肌酐的濃度維持在一定范圍內,而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的濃度變化成正相關,所以尿mAlb/Cr 的比值也基本固定[10]。本研究結果顯示:A 組和B 組CysC、HbA1c 和U-mAlb/Cr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 組和B 組CysC、HbA1c、U-mAlb/Cr 異常檢出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B 組中,CysC+HbA1c+U-mAlb/Cr 檢測陽性檢出率95.2%高于CysC 檢測的47.6%和CysC+HbA1c 檢測的59.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血清CysC、HbA1c 和U-mAlb/Cr 分別代表其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害中的特殊價值:血清CysC的敏感程度較高;HbA1c 可代表糖尿病的控制情況,且與患者的尿U-mAlb/Cr 比值成正比;尿mAlb/Cr 比值,能更精確地評估早期腎損傷的可能。將這三個項目相結合,可以更好的評價2 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對臨床有十分可觀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