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少恒

■丁少恒專欄
中國石油規劃總院市場營銷研究所副所長,高級經濟師,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主要研究領域是石油市場分析預測、行業政策研究、營銷量化分析。主流媒體石油行業專家庫成員,在石油核心期刊上共發表論文40余篇。
每年的“兩會”,是全年社會經濟和治理體系建設重要風向標。近兩年的石油行業提案潛移默化地發生一些變化,對于判斷行業發展至關重要。
2020年的提案中,“擴大民營企業的原油進口權和成品油出口權”,是為了進一步支持地方煉廠企業尤其是新投產的恒力石化、浙石化等大型煉化企業的發展;“深化原油期貨市場建設及提高原油儲備能力”,是為了提高國內原油期貨活躍程度,盡快形成國際影響力;“取消成品油‘地板價’機制”,出發點是建立完全與國際接軌的定價機制,同時可避免“地板價”機制帶來的行業競爭亂象;“減半征收柴油消費稅及推動征收環節后移”,是為了給疫情下的經濟發展減少用能成本及減輕煉廠稅費負擔。
上述提案,均是“十三五”時期擴大行業開放內涵的延續。
2021年的提案中,“健全完善成品油打私打非綜合治理體系”的提案,建議兩高出臺非法經營成品油和銷售假冒偽劣成品油犯罪行為的相關司法解釋,建議國家層面統一制定新的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建議非設關地涉稅商品走私刑事案件偵查管轄分工。解讀來看,主要希望從法律和規范層面建立非法經營活動的立體閉環監管體系,既起到事前定性和行為震懾作用,又為各層級行政力量依法依規進行行業整頓建立遵循,解決執法力量不足和權限模糊的問題。
“以加強成品油市場監管為突破口,建設高標準成品油市場體系”提案,提出強化成品油生產環節稅收監管、流通環節稅收監管,以及推進消費稅分配體制改革。這條提案希望以嚴格稅收為切入點,提出分環節、分近遠期建設完善成品油市場體系的手段與步驟,最終目標是促進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
“免征特定種類消費稅,提升化工企業競爭力”提案,提出石腦油免征消費稅,減輕煉化企業資金占用,主要是希望增強化工類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建立更加科學能源消耗‘雙控’考評體系”提案,提出科學設計能源行業“雙控”考評體系、促進石油行業轉型升級,主要是希望進一步提高原材料、產品能耗界定的精準性,促進煉廠從煉油向化工轉型、延長化工產業鏈企業發展,適應國家“30”“60”碳排放要求。
提案的另一特點,是短期內都有不同程度落實,不具備馬上落實條件的也會長期關注。例如,2020年四項提案中,“擴大民營企業的原油進口權和成品油出口權”“深化原油期貨市場建設及提高原油儲備能力”2020年已落實,分別體現在給予浙石化成品油出口權及增加原油期貨交割庫。
2021年4月,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按照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方案,后移消費稅征收環節并穩步下劃地方,結合消費稅立法統籌研究推進改革”,進一步為成品油消費稅后移做準備。
2021年上半年,廣東、福建等加大力度打擊走私油、調和油銷售,抓獲了一批不法分子,對當地石油行業產生了較大影響;貴州、河南、重慶、廣東等陸續開始試點加油站智能稅控系統推廣,尤其是3月底廣東下發通知,提出力爭2021年底前覆蓋省內所有加油站。
這些都是對2021年提案的落實。
我國經歷了近十年的市場化改革,行業發展環境正由“寬準入”向“嚴監管”轉變,必將進一步規范行業發展、促進行業轉型。石油企業應深刻認識到近兩年政策變化導向性,逐步適應政策要求、練好內功,實現“十四五”期間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