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進一步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更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對此,我國實行推進文化館免費開放政策,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發揮文化館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公民鑒賞能力的重要作用,來促進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本文通過分析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指出在免費開放背景下,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解決策略,以期為今后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提供參考,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文化館 免費開放 群眾文化工作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社會得到長足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斷上升,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加強。這就對當下文化館服務職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轉變服務方式和服務理念,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環境,達到群眾對文化館服務的高要求,更好地為今后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文化館實行免費開放對于發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積極作用
首先,群眾文化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實行文化館免費開放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群眾進入文化館來參觀和學習,進一步提升人們的文化水平和審美水平,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拓寬公眾知識面,提升公眾對于精神生活訴求的滿意程度,符合當下社會以人為本的要求,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1]其次,在文化館實行免費開放之后,可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走進文化館進行參觀或者開展各類群眾文化工作,這就促使文化館不斷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引入多元化的服務方式,組織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來滿足公眾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2]
二、文化館實行免費開放對于館內服務的新要求
(一)服務內容趨向多元化
傳統文化館服務內容較為單一,僅以簡單的文化藝術服務為主,如舉辦小型音樂會或者簡單的書法、攝影比賽、展覽等。在人們精神生活多元化的新形勢下,群眾文化藝術館進一步實行免費開放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文化館來參與各類文化活動,這就促使文化館的服務內容趨向多元化發展,更要拓寬服務領域。甚至,部分文化館開始實行定制化服務,即針對群眾需要,引入群眾更為感興趣的主題,舉辦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如手機攝影或者民族舞蹈等,極大地滿足了公眾文化所需,更全面貫徹落實了以人為本,促進了文化館的長遠發展。[3]
(二)服務時間趨向靈活化
傳統文化館開放時間較為固定,一般都與工作日上下班時間相符,這就使得進入到文化館參與各項活動的人群受到限制,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人群,年齡層總體偏大,不利于群眾文化工作的普及。而在進一步實行免費開放后,進入館內的人員數量開始增加,涵蓋各個年齡層。為更好地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文化館要靈活調整服務時間,如延后閉館時間和增加節假日服務時間等,促使各個年齡層的群眾參與到群眾文化中,促使全民藝術的更好普及。[4]
(三)服務形式趨向個性化
傳統文化館工作,服務形式較為單一,僅以組織簡單的群眾文化工作為主,與群眾的溝通互動較少,群眾參與度不高,參與積極性不強。而隨著文化館進一步實行免費開放,更多的人加入群眾文化中,這就促使群眾文化館服務形式開始趨向個性化。打破較為單一的傳統服務形式以及宣傳形勢,如僅以簡單的報刊、電視進行宣傳等,轉向利用微信或者各類自媒體直播平臺進行宣傳,利用微信群等平臺加大與群眾的溝通力度,及時解答群眾各類問題,還可利用微信群等發布各類文化活動消息,促使群眾文化活動更好開展。[5]
三、免費開放背景下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投入力度不足
隨著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進一步追求,免費開放的進一步實行,文化館對國家和地方財政投入活動經費的需求更加緊迫,且隨著免費開放的廣泛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到文化館中參與各項文化活動,這就對文化館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地區由于重視程度不足,加上受到地方經濟發展等因素制約,地方財政在文化館資金投入上力度不足,導致文化館缺乏相關基礎設施、設備,已有的設備也因缺乏資金而無法及時得到更新換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6]
(二)缺乏專業人員
傳統文化館由于服務職能相對單一,導致其在引入工作人員時,對其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重視程度不足,館內存在專業人員不足的問題。部分文化館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不高,不利于群眾文化工作的更好開展,并且對待已有的工作人員,相關培訓力度不足,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無法得到進一步提升,較難適應文化館進一步實行免費開放后,群眾對于各類文化活動的高要求,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化館的可持續發展。[7]
(三)服務水平不高
部分地區的文化館,在開展各類群眾文化工作的過程中,由于沒有認清自身在文化活動和群眾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導致其在組織活動中沒有根據群眾實際需要,引入多元化的活動內容,活動形式較為單一,且沒有針對特殊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群眾積極性不強。尤其是在文化館進一步實行免費開放后,更應重視自身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提升自身服務水平,以此來提升群眾精神生活質量,帶動精神文明建設順利進行。[8]
四、文化館實行免費開放后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
(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文化館作為一個地區最為重要的群眾文化活動陣地,在豐富人們精神生活,提升人們文化藝術水平,營造整個社會文化氛圍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政府提升對其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其資金投入力度,完善相關配套設施,改善文化館場地,增加群眾文化活動經費,及時引入最新設備,對已有的陳舊設備及時進行更新換代,更好地滿足群眾文化活動所需,符合進一步免費開放后群眾對于文化館的高要求,提升文化館服務水平。[9]
(二)打造專業人員隊伍
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對提升文化館服務水平,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總體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地方政府提升對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可以通過提升薪酬、福利待遇,拓寬招聘渠道,實行準入制度,招收專業水平過硬且職業素養過關的人員來充實文化館工作人員隊伍,提升文化館中工作人員的總體業務水平和業務能力。同時,針對現有的工作人員,加大培訓力度,在培訓中,不僅要重視對工作人員專業水平的培訓,還要加大對工作人員思想政治教育、職業技能培訓。此外,積極構建各文化館之間工作人員的交流互動平臺,加大溝通交流力度,相互之間組織各類實地調研工作和實地考察工作,取長補短,結合實際情況,全面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和服務水平。
作為文化館業務人員,應認清當下時代發展潮流,認清自身肩負的“文化惠民”重要職責,不斷提升自我,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和職業能力,自覺踐行我黨各項方針政策,熱愛工作。文化館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只有業務人員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和業務素養,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生活需求,才能更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促使我國整體文化水平的提升。
(三)提升業務服務水平
隨著文化館免費開放的進一步推進,文化館作為一個地區文化藝術資源最為集中的地方,應積極發揮自身在文化資源上的優勢,引入多元化的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和方式,針對不同人群,有針對性地開展適合其參與的群眾文化活動,擴大活動參與人群范圍,擴大活動的公眾影響力,進一步提升自身服務水平。組織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吸引不同年齡層的群眾,提升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可組織一系列競賽類活動,設置相關獎勵措施,提升群眾參與度;也可針對企業或者社區中自行組織的各類群眾活動,積極參與其中,對其展開科學指導,提升活動總體質量,發揮文化館的指導作用。
近年來,以人為本的思想被不斷應用到各個服務領域中,促進了服務水平與質量的全面提升。在文化館實行進一步免費開放后,作為文化館來說,更要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落實到自身服務的全過程,提升自身服務水平??舍槍Ξ斚轮袊鐣淆g化問題,增加對老年人群的關注度,多組織開展一系列適合老年人參與的群眾文化活動,如下棋、書畫等,豐富老年人群的精神生活,全面踐行以人為本思想,促進社會群眾文化素養的不斷提升,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化館的積極作用,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
五、結語
隨著我國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程,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文化館作為一個地區文化資源最為集中、文藝人才最為聚集的地方,更要清晰明確地認識到自身在傳播先進文化、傳承傳統文化、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職責,要更新自身服務內容和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水平。部分地區由于受到地方經濟發展等因素制約,在進一步實行免費開放政策之后,文化館在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如資金投入力度不足,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和業務素養方面有所欠缺,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等情況。這就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提升重視程度,積極打造專業人才隊伍,提升服務水平,促使文化館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文化指導與引導作用,建設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衛民,謝晗.基于地方文化館免費開放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審思——來自芷江侗族自治縣的調查研究[J].藝海,2020(08):156-157.
[2]馬艷.文化館開展公益藝術培訓的幾點思考——以陜西省文化館開展公益鋼琴培訓為例[J].百花,2020(01):58-60.
[3]莊丹嘉.淺談聲樂基礎培訓班在文化館公益性免費開放活動中的作用——以海南省群藝館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19(16):29-30.
[4]康曉曼,王多多.淺議文化(群藝)館為殘障人士開展文化服務的社會價值、作用及構想——以遼源市群眾藝術館實踐工作為例[J].參花(上),2019(12):151.
[5]徐淑倩,孫歡.保定市群眾藝術館:用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唱響偉大時代贊歌[J].文化月刊,2019(11):104-105.
[6]郭少平.好戲連臺不花錢,淺談群眾文化品牌的打造——以寧德市藝術館打造“周未免費百姓劇場”為例[J].中國文藝家,2019(09):290.
[7]周美芹.群眾文化是實現全民藝術普及的有效載體——以河北省群眾藝術館為例[J].大眾文藝,2019(05):5-6.
[8]林沛英.文化志愿者在提升群藝館服務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北海市群眾藝術館為例[J].文化產業,2018(13):34-35.
[9]熊新,田小丁.淺談青少年文化藝術教育工作——以烏蘭察布市群眾藝術館為例[J].內蒙古教育,2017(24):111-112.
(作者簡介:范春芳,女,碩士研究生,三明市藝術館,館員,研究方向:書法)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