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爆發的軍事沖突中,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兩國為爭奪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控制權爆發的局部戰爭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雖然目前這場沖突暫時停止,但其帶來的影響卻在持續發酵,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
阿塞拜疆在戰前購買了大量無人機,主要有TB-2察打一體無人機、“搜索者”中程偵察無人機、“赫爾墨斯”長程偵察無人機等。沖突伊始,阿塞拜疆就出動無人機展開空中打擊?!逗娇罩R》雜志主編王亞男分析,阿塞拜疆成體系、成建制、多批次運用無人機,使出各種各樣的打法,包括無人機摧毀裝甲目標、防空導彈,摧毀固定火力點,打擊火炮陣地,攻擊運輸車隊。也就是說,阿塞拜疆是把無人機戰術在小區域內施展得淋漓盡致,所以納卡沖突是無人機作戰應用的一個新范本。
值得注意的是,無人機的軍事價值早在2019年也門使用無人機襲擊沙特油田時就引起外界關注。2019年年初,美軍MQ-9無人機發射“地獄火”導彈,對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曼尼實施“斬首”。
納卡沖突中另一個帶給人們巨大視覺沖擊的畫面是雙方無人機從空中鎖定目標,摧毀地面的坦克,曾經的陸戰之王似乎成了活靶子。亞阿雙方都在社交網絡上發布顯示對方坦克被擊毀擊傷的視頻。亞美尼亞政府領導下的亞美尼亞統一信息中心曾表示,總共摧毀敵人749輛裝甲車輛。
軍事觀察員魏東旭接受采訪時表示,納卡沖突中,阿塞拜疆大量使用無人機占據主動,首先是因為亞美尼亞在最初并沒有及時反應,也沒有構建比較堅固的防御陣地。其次,亞美尼亞防空力量非常薄弱,先進戰斗機數量不足,沒有有效控制作戰區域,無法為地面作戰部隊、防線提供空中掩護,結果導致阿塞拜疆的無人機是在非常安全的環境中執行戰場偵察以及對地攻擊任務。同時,亞美尼亞并沒有多少先進的防空導彈,尤其是中近程防空導彈,這導致阿塞拜疆的無人機如入無人之境,可以針對地面作戰部隊進行各種各樣的監控和火力打擊。
魏東旭認為,納卡沖突給未來陸軍作戰最重要的啟示是要強化反無人機作戰能力,防空作戰要體系化。這其中首先要完善監控系統,針對低空或低慢小目標,建立、完善雷達系統,包括一些紅外和光學探測設備,構建起中低空戰場監控體系,讓對手無人機無所遁形,對于其飛行和部署情況,做到及時有效發現。這樣的話就可以利用中近程防空導彈、高炮,甚至一些便攜式的防空導彈對來襲無人機進行打擊。
軍事專家王亞男認為,大家在媒體報道的畫面中看到防空導彈似乎全無還手之力,但這和使用者有很大關系。比如像亞美尼亞方面使用S-300系列的防空導彈,顯然沒有考慮到現代戰爭的各種可能性,沒有在S-300的陣地架設防范無人機的近程精密雷達。
專家認為,無人機未來發展趨勢很復雜,在各個量級上都可能會有變化,比如大型戰略無人機、中型戰術無人機,還有小型甚至微型前線無人機,以及多功能無人機。未來無人機可能會變得更加智能化,比如可能會減少人工干預和介入,同時會具備更好的隱形性能?!澳壳盁o人機更多是遵照人類的指令去完成一個固定的任務,那么未來無人機會在人工智能系統的支持下,自行分組、分工協作,組成無人機集群,去完成一個大目標?!蔽磥響馉幠J綍驘o人機大量使用而發生大變化。(摘自《環球時報》2020.12.31)D7D239BE-7555-4228-B116-CCC41B3BBD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