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陳翔 本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
土地龜裂、水源干涸……2021年夏季方至,整個美國西部地區已經上演了一場數十年不遇的罕見旱情,西部多州高溫炙烤,全國最大的水庫更是降至近百年以來的最低水位。面對嚴峻的旱情,美國多地紛紛頒布緊急應對措施,更有地方行政長官鼓勵民眾向神明“求雨”、度過危機。專家認為,這種極端氣候條件系全球變暖造成的惡果,今后將成為一種新的氣候常態。
高溫警告,水庫告急
據法新社14日報道,進入6月以來,美國西部艷陽高照、雨水稀少,美國干旱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該國整個西部地區在過去一周多達97%的部分處于干旱狀態,其中55%的部分達到了“極端干旱”程度,27%的部分處于“異常干旱”程度。而就在一年前,這一區域根本不存在“異常干旱”的讀數,“極端干旱”區域也僅為2%。
據美國氣象部門預計,西部多地將在本周迎來一波超高溫天氣,平均氣溫要比往年的正常水平高出11攝氏度。其中,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面臨著罕見的“高溫警告”——當地白天最高溫度有可能達到46攝氏度,超過194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以熾熱出名的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更將在本周五迎來47.7攝氏度的高溫,當地氣象局警告稱,這樣的酷暑是“罕見、危險且致命的”。
《今日美國報》稱,全美最大的人工湖——米德湖水庫近日也面臨著“紅色預警”。根據本月上旬的水文測算,該水庫的水位已降至1071.56英尺(約為326.6米)、蓄水量目前僅為36%,這也是上世紀30年代胡佛大壩建成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而更糟糕的是,水庫蓄水量預計將在未來兩年持續走低。
報道稱,美國聯邦政府或將在今年8月正式宣布米德湖水庫處于“水量短缺”狀態,而這將意味著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和新墨西哥州等地在2022年大幅削減水供應。米德湖影響著全美1.43億人的用水問題,專家預計該水庫的嚴峻態勢將引發民眾的恐慌心理。
加州節水,猶他“求雨”
在美國這場“西部大旱”當中,加利福尼亞州的情況尤為突出,全州高達95%的部分處于“嚴重干旱”狀態,1500多個水庫的蓄水量較之往年要少一半以上。據英國《衛報》透露,該州農村不少地區的水井都已干涸,居民日常用水面臨困境;而城市供水系統也面臨著水供應不足風險和隱患。今年4月以來,加州州長紐森已宣布全州41縣進入“旱情緊急狀態”,并提案政府撥發51億美元用于供水基礎設施建設。
此前,加州各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緊急措施。比如在5月下旬,加州佛森市市政部門呼吁民眾將日常用水減少10%;美國硅谷所在地——圣塔克拉拉縣上周更是頒布了強制性的“節水令”,擬將當地的日常用水減少33%;馬林縣的節水令更要將日常用水減少40%。在農村地區,農民們將大片樹木連根拔起,以減少水源消耗。嚴重干旱還影響到了當地魚類的生存環境,加州政府動用了146部卡車,協助近1700萬條大馬哈魚完成了從河流到海洋的遷徙。
美國雅虎新聞網稱,美國猶他州目前是全美“第二干旱”的州級區劃,該州的用水消耗位居前列。近日,州長考克斯強烈呼吁民眾減少用水,具體措施包括:及時修理損壞的自來水閥門、避免長時間洗澡,以及栽種耐旱性較好的植物。但考克斯在講話中承認,這些措施還不足以保障全州供水充足;他表示,猶他州目前迫切需要雨水,并寄希望于“神明”——他呼吁全州民眾無論信奉哪種宗教都一起來“祈禱求雨”,并表示這種舉措“效果巨大”。而天氣預報顯示,猶他州短期內并不存在顯著的降雨跡象,且該州大片區域存在火災風險。
全球變暖,美國“干渴”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日前表示,美國近1/2國土處于干旱狀態。法新社稱,大多數氣象專家對于美國的“西部大旱”存在一項共識:即全球氣候變化現象確實已經令這片區域的天氣狀況愈發糟糕。作為全美主要河流的發源地,落基山脈的融雪規模本就在逐漸縮減,而持續的高溫蒸發了更多水分,令美國愈發地陷入“干渴”狀態。2020年《科學》雜志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受氣候變化影響,2018年的干旱問題已經比21世紀初期嚴重了46%。當前人類與自然的矛盾在于,地球的氣候環境已是一個“全新的環境”,而人們賴以生存的各類設施還是50至100年前設計出來的“老古董”。
近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加利福尼亞州與美國鄰國墨西哥的官員已經開始就“抗旱”問題展開磋商,并擬定了多項計劃。比如,亞利桑那州可能會與墨西哥方面進行合作,在加利福尼亞海灣建設海水淡化廠,內華達州政府則準備聯合鄰州在加州南部投資興建循環用水設施,等等。《今日美國報》援引斯坦福大學客座研究員馬庫斯的意見稱,美國知道該怎么應對危機,但當前迫在眉睫的問題是要按下“快進鍵”迅速付諸實施。▲
環球時報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