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龍
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恐怕就是生老病死了。即使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再大,財富再多,最終都敵不過自然規律,走向死亡。然而,谷歌的首席未來科學家雷·庫茲韋爾,卻發布了一個驚天消息:到了2029年,人類將開始正式走上永生之旅;到2045年,人類將正式實現永生!
此話一經放出,立即引爆各方媒體爭先報道。死亡,這個讓所有人最為恐懼的“歸途”,即將開始終結?
“在我看來,2029年左右,人類會到達一個臨界點。每過一年,人類的壽命能夠延長一年,這要得益于科學技術到那個時間的發展。到了2029年左右,人類每年所延長的壽命會比已經走完的時間還要長。”
乍一聽到這一消息,你可能心里覺得這簡直是個無稽之談,再過幾年,人們就開始踏上“不死之旅”,開什么國際玩笑?再過120年都不可能吧!然而,下面的一些信息,卻可能讓你的信念動搖。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雷·庫茲韋爾這位科學家,他是美國硅谷的未來學研究者、發明家、作家,同時也是谷歌的首席工程師。
他被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稱為“我所知道的人工智能預測領域最牛的人”,他發明了盲人閱讀器等多項重大發明,被譽為“愛因斯坦的接班者”。即使包括他自己,都不敢肯定自己有生之年的預測百發百中,但事實上其正確率卻令人震顫!
他曾預測到了上世紀90年代,全球互聯網使用率會迎來暴增;到了21世紀初,無線網絡會被大范圍使用。
起初,根本沒有多少人相信他的話,以為他瘋了,因為大多數人根本不了解互聯網是什么。


在那個很少有人相信人工智能的年代,他還預測象棋冠軍會被一臺計算機打敗。1999年,他再次預言:再過上10年,人類可以通過語言控制計算機。到了2005年,他再次預言,5年左右的時間,語言不通的障礙就能被實時語言翻譯技術徹底解決。

以上預言,確實一一成真了!這位科學家在過去幾十年來的預測準確率高達86%!
除了擁有非常多的人生成就,和在未來預測領域那令人震顫的準確率之外,庫茲韋爾的“永生理論”,還運用多重科學理論作支撐。
納米機器人植入人體,你害怕嗎?
庫茲韋爾表示,到了2030年,納米機器人可以把病原體、腫瘤等一系列免疫系統錯誤進行修正。而目前,納米技術已經被許多科學家認為是“人類在未來抗癌事業上的最強大武器”。
人體程序化,活成智能機器?
庫茲韋爾稱,目前的科技發展,已經實現了一些醫藥領域的驚人成就。比如3D生物器官打印機,可以成功實現組織器官復制等一系列任務。
基于此,庫茲韋爾認為,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可以被視為人工智能軟件對待,即利用“編程理念”來重整人體的“組織編程”,對錯誤“程序”進行修整,比如心血管疾病、癌癥等。
不僅如此,庫茲韋爾還表示:生物技術可以對人體內無用的、陳舊的組織進行遺棄,就像計算機中的“回收站”編程,進一步實現生物體功能的先進與完好,并最終延長生物體的壽命。
非生物技術遠優于人腦,借其優勢實現永生?
庫茲韋爾的“永生”預測,是建立在非生物智能技術之上展開的。
他表示,到了2045年,人類的非生物智能技術將徹底完善,并將超過目前人類智能總量10億倍之多,到那時,這些非生物智能技術強大的創造力,將最終實現全人類的永生。人類將能夠對所有的身體組織、器官活性進行重新修正,不僅如此,還能夠研發出直接應對某類病癥的藥物,而且這一切的實現不再需要試探性治療手段,因為這些藥品可直接應對該疾病的整個盛衰過程。
想象一下:不久的將來,一個個微小的納米機器人將住在我們的身體里,血管中,為我們人體的方程式正確運行保駕護航。
這些納米機器人,將通過無創傷的方式,入住我們的身體,對人體內2.3萬個基因進行修正,為人體添加缺少的基因,刪除有問題的或陳舊的基因。
一些患有絕癥的病人,比如肺動脈高血壓患者,造成病患的原因可能是體內缺少了一個基因程序,在這種生物技術下,可以通過添加一個基因程序來進行治療。

不僅如此,生物科技還能讓我們的智商和情商直線上升,說的笑話變得更加有趣,創作的靈感更加豐富,搭訕的技能也能得到極大提升,一個更好的自己就這樣誕生了——谷歌首席工程師:雷·庫茲韋爾。
和計算器相比,人腦的運行力是非常有限的,要比計算器慢上一百萬倍。人類大腦中應用于思考的組織叫作“新皮質”,大概兩億多年前,這種組織就和嚙齒類動物同時出現了,嚙齒類動物也就是現在的哺乳動物。正是“新皮質”決定了人類的發明創造力,你想想:這么多年來,人類創造了不同的語言,并通過這些語言,進一步衍生創造出幽默感、音樂等非具象的發明。
再想象一下:隨著生物體智能化,我們的大腦與云端技術相連接,再也不怕記憶力不好,忘記重要的事情了。非生物智能技術的先進性帶給人類的啟示,卻可能成為徹底顛覆人類歷史,改寫整個人類生存程序的關鍵!
盲人閱讀器讓看不見光明的人能夠閱讀,實時翻譯機讓語言互不相通的人瞬間理解了彼此。而這些機器的發明者——庫茲韋爾先生認為:當下,人類只是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而未來,人類可以通過與人工智能技術相融合,變成共依共存的存在,進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永生。
現在是2021年,如果庫茲韋爾的預言成真,這意味著8年后,全人類將進入“不死的航道”。然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一切,是否意味著比人類生存力更為強大,更加先進的物種,已經出現了呢?
幾年前,Facebook的兩臺聊天機器人Chatbots被發現:他們不僅能夠輕松實現和人類溝通,還發明了他們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而作為發明者的人類,根本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這一次意外的發現,讓實驗室的科學人員立即停止了該機器人項目的研究,以防止機器人“失控”。
另外一個由美國實驗室發明的社交型美女機器人蘇菲亞,在此前一次接受電視臺采訪時,表示她要摧毀全人類。
盡管很快她就補充了一句:機器人可以和人類一同征服世界。但當時也引發不小波瀾:人工智能盡管會為人類實現許多自身根本無法實現的愿望,但它們的威脅也不能忽視,因為它們實在太聰明了!

這個問題,即使對于研究永生學的專家們而言,也是一個無法定性的是非題。
馬文·明斯基,一位同樣在人工智能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他對人工智能的篤信與愛,來源于他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大量的科研成就,他說:“如果你問我機器人會成為整個地球的繼承者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他們會是我們的孩子。”
他相信人工智能會人畜無害,然而科學家們真的那么樂觀嗎?作為“預言之父”,一個堅信人工智能在12年后就能讓人們告別死亡的科學家,庫茲韋爾也發出了下面這樣的感慨:“死亡為我們人類的生命賦予了意義。死亡讓我們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及其珍貴的價值。”
如果我們活得太久,時間會變得一文不值吧。
人類進化,繁衍生息幾千萬年,我們面對疾病、痛苦、不幸、挫敗……但同樣,我們的一生也在經歷著歡樂與幸福,最終安然閉上雙眼。這是大自然為人類設立的規則,上千萬年來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