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聲怡
5月25日 星期二 晴
今天的數學課上,江老師不停地對班上一些同學嘆氣,因為他們都上一年級了,居然還不認識人民幣(bì),更不用說拿錢到超市里買過東西了。其他同學也覺得很奇怪,因為多數同學都在爸爸媽媽的陪(péi)同下買過東西。
那些不認識人民幣的同學,是不是他們的爸爸媽媽不太放心自己的孩子,擔心自己的孩子接觸了錢“變壞”呢?還好,我的爸爸媽媽不是這樣的,他們從我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我跟錢有關的能力,還說這叫作“財商”,也很重要。
這不,爸爸媽媽還和我商量著定了一份《零用錢規則》呢。我把它拿給江老師看了,江老師說定得很好,所以她特別提醒我要記在日記里,說長大了再看一定會覺得很有趣。
下面就是爸爸媽媽和我定的《零用錢規則》:
一、常樂樂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自己管理零用錢,并在小區門口的銀行(yín háng)開設個人賬(zhàng)戶。
二、常樂樂自己管理的零用錢包括:
1.爸爸媽媽每個月固定發的零用錢;
2.綠色環保行動收入;
3.稿費等其他收入。
三、零用錢在每個月的第一個周六發放,數目為“周歲年齡+年級數”。
四、每月設記賬獎(jiǎng)金2元,如果常樂樂能夠把因為什么花了錢、花了多少錢記錄清楚,事項、日期、數目等準確,那么記賬獎金和下個月的零花錢一起發。
怎么樣?定得很詳細吧?這么復雜的事情,其實主要是爸爸出的主意,不過他問過我的想法。拿零用錢肯定是好事呀,所以爸爸跟我一說,我就答應了。
與故事有關的數學問題
常樂樂今年7周歲了,又正好是上一年級,那么爸爸媽媽會給他多少零用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