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光 林永會 成福偉 張坤
摘要 以京津冀國土空間生態環境協同為出發點,構建了河北省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基于層次分析的模糊綜合評價方法進行典型城市評價。結果表明,河北省衡水市、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在保護綱領與規劃、資源可持續、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污染、生態環境破壞的生態風險評價因素的綜合指總排序為1、2、5、3、4。張家口市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總體處于較低水平,石家莊市資源可持續風險指標和生態環境污染風險指標為近年來最低,而生物多樣性風險略高。
關鍵詞 國土空間;生態風險評價;協同發展;京津冀;河北省
中圖分類號 X82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10-007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0.020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Land Space in Hebei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JI Wen-guang1,2,LIN Yong-hui1,CHENG Fu-wei1,2 et al (1.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e,Hebei 067000;2.National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Japan-Korea Green Development Center,Beijing 100101)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oordination of land, spac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the index system of land spac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isk assessment in Hebei Province was constructed,an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AHP was used to evaluate typical ci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ngshui City, Langfang City, Zhangjiakou City, Shijiazhuang City and Qinhuangdao City in Hebei Province were ranked as 1, 2, 5, 3 and 4 in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factors of protection program and planning, resource sustainability, biodivers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uction.Zhangjiakous land spac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isk was at a low level, and the resource sustainable risk index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risk index of Shijiazhuang were the lowest in recent years,but biodiversity risk was slightly higher.
Key words Land space;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Coordinated development;Beijing-Tianjin-Hebei;Hebei Province
為防止京津冀區域國土空間生態破壞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國內外學者積極開展了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評價相關學術研究,以保證京津冀區域國土空間生態環境安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隨著生態環境治理與政府協同發展理論、生態系統健康理論、生態風險評價和區域一體化建設等理論的研究深入,京津冀國土空間生態環境治理一體化研究正逐步由治理模式、對策和法律等方面向生態環境風險評價、監測、人類活動對自然現象的多維空間影響等方面拓展[1-3]。河北省處于京津冀區域發展重要節點,對河北省不同區域的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態勢進行差異分析和綜合評價,從維護區域國土空間生態環境安全角度出發認識維護京津冀乃至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審視區域國土空間生態環境安全的價值,探索河北省國土空間生態環境保護的途徑,有助于摸清河北省國土空間生態環境現狀,準確掌握河北省國土空間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為政府實現自然、經濟和社會的生態安全以及制定國土空間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論支撐。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域概況
河北省地貌復雜多樣,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類型齊全,有壩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壩上高原屬蒙古高原一部分,地形南高北低。燕山和太行山山地包括4種地貌類型,分別是中山山地區、低山山地區、丘陵地區和山間盆地。河北平原區是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按其成因可分為山前沖洪積平原、中部中湖積平原區和濱海平原區3種地貌類型。2019年末,河北省常住總人口7 556.3萬,生產總值35 104.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 518.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3 597.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7 988.8億元。建設用地2.26萬 km2,含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96萬 km2。農用地面積為13.06萬 km2,其中耕地6.52萬 km2,園地0.83萬 km2,林地4.59萬 km2,牧草地0.40萬 km2,其他農用地0.72萬 km2。2019年,河北省5—9月連續5個月PM2.5平均濃度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設區市平均優良天數為226 d。其中承德、張家口市優良天數均為308 d。
1.2 典型城市選擇及數據來源
依據河北省國土空間功能區劃及河北省地形地貌特點,選擇衡水市、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5個城市作為典型城市進行研究。研究數據主要來自《河北統計年鑒(2019年)》《河北經濟年鑒(2019年)》,衡水市、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的統計年鑒(2019年),《河北環境保護年鑒(2019年)》,衡水市、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等。部分數據來自科研成果及公開發表的論文,少數缺失數據根據已有數據估算得出。
1.3 研究方法
1.3.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綜合調研結果,構建由5類影響因素組成,每個因素下又包含若干指標和因子的國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指標體系[4-5],具體如圖1所示。
目標層(Ⅰ)[3-5]: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評價;影響因素層(Ⅱ)[6]:保護綱領與規劃風險(Ⅱ-Ⅰ)、資源可持續風險(Ⅱ-Ⅱ)、生物多樣性風險(Ⅱ-Ⅲ)、生態環境污染風險(Ⅱ-Ⅳ)、生態環境破壞風險(Ⅱ-Ⅴ);影響指標層(Ⅲ)[7-10]:生態環境保護法規(Ⅲ-Ⅰ)、國土空間規劃(Ⅲ-Ⅱ)、氣候變化(Ⅲ-Ⅲ)、資源保護及利用(Ⅲ-Ⅳ)、植被覆蓋(Ⅲ-Ⅴ)、廢物管理及衛生(Ⅲ-VI)、污染物排放(Ⅲ-Ⅶ)等20余個指標;評價指標層(Ⅳ):環境保護法(Ⅳ-Ⅰ)、土地利用規劃(Ⅳ-Ⅱ)、水資源利用(Ⅳ-Ⅲ)、植被覆蓋指數(Ⅳ-Ⅳ)、污染物排放(Ⅳ-Ⅴ)等40余個評價因子[11]。河北省典型城市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1.3.2 權重確定。采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12-14]。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采用比率標度法判斷。比率標度法是根據2個因素重要程度相比結果分別賦予相應的標度,即同等重要、略重要、顯著重要、非常重要和特別重要分別表示為5/5=1.0、6/4=1.5、7/3=2.3、8/2=4.0、9/1=9.0。如果重要程度處于上述各情況中間,則賦予相應的標度為5.5/4.5=1.2、6.5/3.5=1.9、7.5/2.5=3.0、8.5/1.5=5.7。由比率標度法得到判斷矩陣,對判斷矩陣求最大正特征根,并用方根法求解得到各指標權重[15]。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1.3.3 模糊綜合評價。各指標對于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的隸屬度為:
μi(xi)=ri=00≤xi≤xmin,i
xi-xmin,ixmax,i-xmin,ixmin,i≤xi≤xmax,i
1其他(1)
其中, μi(xi)表示xi的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隸屬度,xi為指標i的原始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數值,xmax,i表示該指標值序列里最大值,xmin,i表示該指標序列里最小值。
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模糊綜合評價值計算公式:
C=(W1(1),W2(1),…,Wk(1))(C1,C2,…,Ck)T(2)
其中,C為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綜合評價值,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模糊綜合評價值越大,表明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程度越高[16]。(W1(1),W2(1),…,Wk(1))表示通過計算且經過一致性檢驗得到的一級指標的權重,k為一級指標個數,Cj為第j個一級評價指標的模糊評價值向量,其計算公式如下:
Cj=Wj(2)×Rj=(wj1,wj2,…,wjmj)(Rj1,Rj2,…,Rjmj)T(3)
通過計算且經過一致性檢驗得到二級指標權重:
W(2)=(W1(2),W2(2),…,Wk(2))=(w11,w12,…,w1m1,w21,w22,…,w2m2,…,wk1,Wk2,…,wkmk)(4)
通過計算,確定模糊向量:
R=(R1,R2,…,Rk)T=(R11,R12,…,R1m1,R21,R22,…,R2m2,…,Rk1,Rk2,…,Rkmk)T(5)
其中m=m1+m2+…+mk為二級指標個數,mj為第j個一級評價指標包含的二級指標的個數。
49卷10期季文光等 京津冀協同發展視閾下河北省國土空間生態風險評價
1.3.4 建立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評價指標的模糊矩陣。對原始數據計算模糊隸屬度,構造模糊矩陣:
R=[R1,R2,R3,R4,R5]T
=[R11 R12 …R15 R21 R22 R31 R32 … R52 R53 R54]T
=
1.000 00.095 60.057 40.276 80.043 2
1.000 00.167 40.000 00.465 20.087 3
1.000 00.029 80.316 40.472 30.113 2
1.000 00.000 00.214 10.088 70.042 2
1.000 00.256 50.431 20.000 00.021 3
0.367 10.000 00.335 11.000 00.246 4
1.000 00.651 20.086 70.074 10.125 3
1.000 00.214 20.442 10.086 40.231 1
1.000 00.542 20.000 00.241 10.045 3
0.322 10.000 00.421 51.000 00.087 1
1.000 00.042 10.112 60.021 00.333 1
1.000 00.312 10.055 30.031 10.328 9
1.000 00.212 30.099 10.000 00.443 1
1.000 00.452 10.066 10.000 00.097 7
1.000 00.021 30.444 40.055 60.272 3
0.521 30.214 10.000 01.000 00.897 4
1.000 00.055 20.643 10.077 10.248 6
1.000 00.000 00.521 30.141 40.021 1
1.000 00.000 00.412 10.065 40.110 1
0.557 60.040 20.517 71.000 00.026 9
1.000 00.045 60.000 00.542 10.038 7
1.000 00.124 10.000 00.222 70.066 4
1.000 00.089 10.000 00.121 40.088 1
其中,行列式中的23行代表河北省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的23個指標,行列式中的 5列代表河北省的5個典型城市(衡水市、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
2 結果與分析
計算各年份的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綜合評價值[16]。
C1=W1(2)×R1=(w11,w12,…,w1m1)(R11,R12,…,R1m1)T=(0.216 5, 0.481 5,0.104 0,0.198 0)
1.000 00.095 60.057 40.276 80.043 2
1.000 00.167 40.000 00.465 20.087 3
1.000 00.029 80.316 40.472 30.113 2
1.000 00.000 00.214 10.088 70.042 2
=(1.000 0,0.069 4,0.253 2,0.313 6,0.203 6)
即衡水市、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在保護綱領與規劃風險指標上的排序為1、5、3、2、4。同理,C2=W2(2)×R2=(0.764 2,0.333 2,0.371 5,0.520 3, 0.092 1),即衡水市、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在資源可持續風險指標上的排序為1、3、4、2、5;C3=W3(2)×R3=(0.632 5,0.432 2,0.000 0,0.867 4, 0.488 2),即衡水市、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在生物多樣性風險指標上的排序為2、4、5、1、3;C4=W4(2)×R4=(0.554 2,0.338 2,0.443 6,0.060 1,0.041 5),即衡水市、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在生態環境污染風險指標上的排序為1、3、2、4、5;C5=W5(2)×R5=(0.627 1,0.456 3,0.443 6,0.063 1,0.092 2),即衡水市、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在生態環境破壞風險指標上的排序為1、2、3、5、4。
C=(W1(1),W2(1),…,Wk(1))(C1,C2,…,Ck)T
=(0.140 4,0.166 0, 0.229 2, 0.248 0,0.216 4)
1.000 00.069 40.253 20.313 60.203 6
0.764 20.333 20.371 50.520 30.092 1
0.632 50.432 20.000 00.867 40.448 2
0.554 20.338 20.443 60.060 10.041 5
0.627 10.456 30.443 60.063 10.092 2
=(0.825 4, 0.482 6, 0.113 5, 0.401 3, 0.146 8)
通過計算可得衡水市、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在各指標上的總排序為1、2、5、3、4。河北省張家口市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總體處于較低水平,石家莊市資源可持續風險指標和生態環境污染風險指標為近年來最低,而生物多樣性風險略高。
3 結論與討論
綜上所述,河北省衡水市、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在保護綱領與規劃風險指標上的排序為1、5、3、2、4,在資源可持續風險指標上的排序為1、3、4、2、5,在生物多樣性風險指標上的排序為2、4、5、1、3,在生態環境污染風險指標上的排序為1、3、2、4、5,在生態環境破壞風險指標上的排序為1、2、3、5、4,在各指標上的總排序為1、2、5、3、4。河北省張家口市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風險總體處于較低水平,石家莊市資源可持續風險指標和生態環境污染風險指標為近年來最低,而生物多樣性風險略高。
今后,河北省廊坊市、張家口市、石家莊市、秦皇島市等典型城市應從機制體制層面、自然保障層面、生物保護層面、污染防治層面和破壞修復層面構建國土空間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在國土空間規劃中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規劃研究,國土空間生態環境治理應關注國土空間生態環境治理保護潛在的長期性問題;國土空間生態環境安全評價及治理相關內容納入生態環境治理專項規劃,切實加強制度的完善和監督,針對國土空間生態環境變化制定動態的土地生態保護政策,同時關注國土空間生態環境污染及破壞后修復的后期管理,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及暢通的反饋渠道,統籌安排年度國土空間生態環境保護任務,注重資源利用和生態多樣性保護,正確協調和處理人類活動與自然生態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趙甜甜,王銘琦.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生態環境建設研究[J].河北企業,2020(2):75-76.
[2] 孟慶瑜.論京津冀環境治理的協同立法保障機制[J].政法論叢,2016(1):121-128.
[3] 把增強,王連芳.京津冀生態環境建設:現狀、問題與應對[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9(4):1-5.
[4] WAIYASUSRI K,YUMUANG S,CHOTPANTARAT S.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land use changes in the Huai Thap Salao Watershed area, Uthaithani Province, Thailand, using the CLUE-s model [J].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6,75(6):1-16.
[5] ANSARI A,GOLABI M H.Using Ecosystem Service Modeler (ESM) for Ecological Quality, rarity and Risk Assessment of the wild goat habitat, in the Haftad-Gholleh protected area[J].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2019,7(4):346-353.
[6] 孫藝寧, 許嘉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長春市土地生態安全評價[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34):207-210.
[7] 趙紅安.北戴河新區土地利用時空變化與生態風險評價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8.
[8] 蘇臣,趙迪.基于生態足跡模型的常德市國土生態安全評價[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7):23-24.
[9] 高月,孫榮國,葉彩,等.貴州省丹寨縣某鉛鋅礦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生態風險評價[J].生態學雜志,2020,39(3):928-936.
[10] 王銳浩,黃鵬飛,單科.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大型海水淡化項目風險評價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9,44(12):190-194.
[11] 汪敬忠,劉卓,魏浩,等.白洋淀表層沉積物元素的空間特征、風險評價及來源分析[J].環境科學,2020,41(1):224-231.
[12] 代鶴峰.清遠市及東莞市水源地抗生素污染特征分析與生態風險評價[D].西安:西安工程大學,2019.
[13] 何培.蘇北淺灘表層沉積物中主要污染物的分布、來源及風險評價[D].大連:大連海洋大學,2019.
[14] 趙蚰竹.基于系統動力學的黑龍江省水土資源保障風險評價[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9.
[15] 崔娟敏,季文光.基于AHP的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模糊綜合評價[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4):122-125.
[16] 王思成,運迎霞,賈琦.基于“源—流—匯”指數分析的天津市中心城區生態韌性評價[J].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20,35(1):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