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安
【摘要】在園林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技術人員的技能和技術控制不恰當,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園林綠化建設的對象是生物。因此,要發揮各種幼苗的功能,實現既定的藝術美和自然美。基于此,本文就城市園林工程的坡面綠化施工應注意的施工技術進行闡述。
【關鍵詞】園林工程;坡面綠化施工;控制策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02.210
1、導言
坡面綠化施工是園林項目施工中的重點內容,能提高坡面綠化的基本效果,還可以促進植物群落整體的穩定性,從而發揮園林工程生態效果,并改善我國城市整體的生態環境。所以,在園林坡面綠化工程施工中,選擇合適的植物和坡面綠化施工工藝,做好科學配置,提高坡面綠化的穩定性和一定的景觀效果,發揮其良好的生態效益。
2、坡面綠化施工技術價值及基本原則分析
2.1價值
以園林綠化項目施工來說,坡面綠化施工中植物穩定性相對比較差,特別是在自然條件的作用下,植被受到的破壞現象更為嚴重。因此,有必要采取工程措施對邊坡進行工程防護和生態綠化。邊坡綠化建設是根據根、莖、葉的水文原理和根系力學原理,通過水土保持進行生態防護和護坡的技術措施。邊坡綠化是生態護坡的一種。由于植被根系能保持和錨固土壤,能有效控制裸露邊坡,達到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環境的目的。在城市園林化工程建設中,坡面綠化是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是一種新興的能有效防護裸露坡面的護坡方式,以邊坡為基礎和載體,采用新興的技術或傳統的工程技術措施,與護坡相結合,并最大程度地實現坡面生態植被恢復而進行的一種綠化。水土保持生態美化結構通過錨固、水泥加固、基質種植等方式,有效改善城市道路周邊生態環境,有效預防各種生態災害和地質災害。
2.2基本原則
第一,以水土保持為主護坡應考慮整個植被的逐步恢復,應以林草植物為主導的生態模式配置,在這些大規模開發的地區,植被覆蓋度很小,這樣的模式可以提高邊坡的穩定性,有利于土壤固結和護坡,防止水土流失。水土穩定后,植物由于養分的積累可以逐漸恢復生長,從而改善邊坡景觀和護坡效果。第二,良好的生態景觀效果。種植草皮主要用于護坡綠化。一般來說,應選擇適合在干旱和貧瘠地區生長的植物。植物的根需要發育生長并穩定土壤。植物生長后,需要有更好的蓋度和觀賞價值。因此,邊坡綠化常選用易成活、易管理、兼顧景觀效果的草本或木本植物。第三,注意保持生物多樣性。在實際種植建設中,要創建多樹種、多結構、多功能的喬、灌、草結合的多層生態景觀群落,有效增加綠量和綠葉面積,挖掘單位面積潛在生態動力。設計中要注意整個綠化線路沿線的線路變化和節奏感,要注意生物多樣性的保障和維護,以保持當地的生態穩定。
3、園林工程的坡面綠化施工控制策略分析
3.1坡面綠化生態護坡生態性的設計要點
園林綠化建設應提高其觀賞價值。單獨使用生物或與其他結構配合使用來保護和綠化坡面是一種常見的做法。在邊坡綠化中,也需要根據各種原則進行,主要是結合草皮和灌木交替作業。
首先,設計中要注意分區。根據不同的氣候特點,對草坪種植結構進行了評價。一般在這些地區,夏天溫度要達到30℃以上,濕度很大。冬天會根據緯度出現不同的低溫天氣。在這些地區,我們需要選擇喜歡潮濕的植物,如亞熱帶地區的狗牙根,北方的結縷草,南方的地毯草,眉草等。如果海拔較高可以選擇黑麥。干旱地區可種植狗牙根等,而白喜草和水牛的觀賞價值較好,適合種植。綠化中選擇對了植被,才能保證綠化效果好,并搭配一些常見的有觀賞價值,且符合本地區的生長實際,這樣才能提升綠化施工效益。其次,由于坡面生長環境和養分較少,需要檢測植物的生長指標,有效觀察水土保持效果。一般需要檢測土壤的成分和性質,監測周圍的地下水。鹽堿地、河流周邊、金屬礦產的邊坡綠化一般有不同的檢測方法,需要根據項目的具體目標來判斷。如果施工坡面貧瘠,需要先覆蓋肥料再開展施工,這樣能提高植物的成果率。一般情況下,在草種或者灌木成活率高、植物密度科學的前提下,要注意定期養護和修復,直到根系發達之后穩定性有保證之后,才可以進入日常的養護工作。
3.2坡面綠化施工工藝選擇
施工工藝的選擇需要在對施工現場進行嚴格調查和土質研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提高市政園林工程施工邊坡綠化的效益。根據當地水文氣候條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土壤條件較差的地區,可采用在斜坡上種植植被袋的方法,將種植的青苗通過一個植被袋種植在營養土中,然后將植被袋直接插入土壤中。在大多數內陸地區,市政園林建設可采用等離子噴涂法。而無論采用什么施工方案,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都應規范工藝,建立在選擇最適合的方案之下合理施工優化管理,這樣才能提升坡面綠化施工的效益。
3.2.1綠色植被選取
在進行坡面綠化前,應充分認識不同的植物對坡面產生不同的影響,總的來講分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同時在園林坡面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想要保證和實現綠化整體效果,應注重做好植物的選擇,工作人員在對園林工程中植物種類進行選擇過程中,要綜合各類因素,選擇適合的植物類型。此外,還要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及其土壤情況,采用適合的方式,提升園林坡面工程綠化效果。
3.2.2連續拱骨架技術
該技術技術與其他技術有很大區別,連續拱骨架技術是在園林項目實際過程中,在整個坡面上需要安裝一定的模板和鋼筋,以及澆筑水泥等各項材料,匆匆而提高結構整體的牢固性,八正坡面植被及土壤環境之間分合理性和穩定性。該技術應用較為廣泛,對施工區域的土壤和工程條件有著一定的要求,比較適合較軟的土質,同時對坡面的厚度和坡度也有一定的限制,需要滿足各項條件,才可以達到最佳的綠化效果。
3.2.3草皮鋪設技術
草鋪鋪設技術是當前園林坡面綠化工程中很常用的方式,其就是將事先栽種和培養的草皮在坡面上進行鋪設。在整個鋪設過程中,應重視鋪設施工程序的合理性,并保證草皮能適應坡面綠化工程土壤的環境。并在在進行坡面綠化前,應先鋪一層肥沃、沒有摻雜粗的顆粒物的栽培壤土于路基之上作為墊層使用,厚度10~15cm,然后在墊層之上再鋪空心或實心的混凝土磚塊;如鋪砌實心磚塊,草皮嵌種在寬2~5cm的預留縫中,預留縫在砌塊之間。縫中需填入種植土到2/3處,砌塊鋪的越平整越好;如鋪砌實心砌塊,草皮嵌種在砌塊的中心部位,砌塊之間不需要預留草縫,可用水泥砂漿使其牢固的粘連。孔中填種植土約2/3高,保持最后鋪砌面的平整。此外,依照坡面工程具體情況采用格子狀的鋪設方式,對其進行有效的固定。
結語:
總之,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是現代人們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類建筑,可有效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與生活質量。隨著社會文化與經濟的繁榮發展,人們對園林坡面綠化工程施工要求業越來越高,結合工程具體情況選擇最佳的施工技術,對提高園林坡面綠化工程施工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們需要不斷加深對整個園林坡面綠化工程施工的分析和研究,并圍繞各項使用技術特點,對實際施工技術工藝進行有效應用,促進園林工程建設符合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促進園林景觀文化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銀鋼.園林工程坡面綠化施工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20(02):178-179.
[2]李勇.城市園林工程坡面綠化施工的技術要點[J].現代園藝,2017(08):198.
[3]熊泳生.園林工程坡面綠化的作用與施工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17(09):151-152.
[4]王挺.園林工程坡面綠化施工探討[J].廣東科技,2014,23(22):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