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奔 黃長慶 藍子杰 葉周鑫 周葉慶 雷斌 藍云龍
摘 要 容器育苗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在容器育苗技術中,樹種成活率最高、培育樹種最壯、最有利于廣泛應用的容器育苗技術就是輕基質無紡布容器育苗技術。基于此,對容器育苗的注意事項以及育苗流程進行詳細介紹,以提高輕基質無紡布材質容器在重要造林樹種容器育苗技術中的應用效率,希望可以對相關行業工作人員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 造林樹種;容器育苗;輕基質;無紡布
中圖分類號:S723.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16
容器育苗技術是在樹木苗期對其進行培育,將樹種培育成壯苗,以促進樹種早期生長,提高樹種的成活率、促進造林進度的重要技術,現今被廣泛應用于各大農業領域及林業領域中。輕基質無紡布容器育苗是新興的一種容器育苗技術,有著透氣、透水、透根性好等優點,與其他常規容器育苗方法相比,輕基質無紡布容器育苗技術培育的樹種根系發達,移栽不需要脫離容器,造林成活率更高。因此,利用輕基質無紡布容器育苗技術進行重要造林樹種培育有著非常重要的研究意義。容器育苗技術對于容器的材質也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如果容器的材質選擇不當,有可能造成容器窩根、偏根、弱根以及稀根等不良現象,對造林的進度以及工程開展造成不良影響。在現有的容器材質中,輕基質無紡布有著良好的透氣、透水以及透根性,因此輕基質無紡布材質容器被認為是培育造林樹種最優質的容器材質,可以增加樹種的成活率,并且輕基質無紡布材質的容器重量較輕,苗木運輸比較方便,減少了運輸的困難程度。相較于常規性培育方法培育出來的樹種,輕基質無紡布材質容器培育出來的樹種根系更加發達,移栽時不需要脫離容器,避免了由于脫離容器不當而造成樹種死亡的現象[1]。綜上所述,使用輕基質無紡布材質容器對重要造林樹種培育、我國造林工程開展具有重大意義。
1 容器育苗床土選擇
在使用容器育苗時,應選擇利于輕基質無紡布材質容器發揮作用的床土,即具有透氣作用且具有良好的蓄水功能的床土,如凈山黃土、泥炭土以及珍珠巖基質土等,這類床土富含有機礦物質、土質疏松透氣,具有蓄水性的同時土質又不易凝結成塊,適合樹種的培養。通常會根據樹種的生長習性選擇適合該種類樹種成長的土壤,例如培育木荷時,由于木荷喜好松軟土質,可以選取凈山黃土進行容器育苗;在培育楠木時,楠木對生長環境要求過高,單一的土質不適合楠木的生長,因此必須配制營養土進行容器育苗。在調配營養土時,要嚴格注意營養土的密度,如果土質過于黏結,則容易出現土塊,不利于樹種透氣,也不利于樹種出土;如果土質過于松散,就會導致土壤濕度低,同樣不利于樹種出土。調配好土質后,還要對土壤進行消毒,可以根據當地的害蟲種類進行相應的藥劑噴灑,例如為防治地老虎、螻蛄,噴灑呋喃尼藥劑,噴灑的劑量不宜過高,以防土質中的藥劑含量過高,影響樹種的發芽生長[2]。
2 種子的處理
在樹種育苗前對樹種進行相應的消毒處理,可以提升種子的存活率,防止種子被害蟲啃食。通常將種子在高錳酸鉀5 000倍液、甲基托布津1 500倍液或多菌靈600~800倍液中浸泡24 h,期間保持水溫在50~55 ℃,之后將樹種撈出,放入清水之中將樹種清洗干凈,保證沒有明顯的溶液殘留,清洗干凈之后,即可以播種[3]。
3 播種要求
3.1 播種時間要求
播種時間是保證樹種茁壯生長、提高樹種存活率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嚴格注意樹種的播種時間。一般樹種的播種時間應結合造林樹木的種類以及當地的氣候特點進行科學分配,科學安排。通常情況下,木荷的樹種播種時間應控制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楠木的播種時間控制在2月中旬至3月初,其他具體樹種也要根據具體樹種的生長習性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進行合理分配與安排。
3.2 芽苗培育
芽苗培育是容器育苗的關鍵環節,容器中的土壤質量、土壤水分以及溫度都對芽苗培育起著關鍵性作用。容器中的土壤應采用紅壤土或黃心土與中沙按3∶1的比例制成混合土壤,并在土壤中混合1%的磷肥。土壤濕度應適中,不易過黏或過散,做到用手抓成團,觸地即散為最佳。視基質土壤濕度對植物芽苗進行噴水,噴水不宜過于頻繁,在噴水時,應混合0.1%的尿素,并且每月應用百菌清或其他藥液對于芽苗芽心噴灑,碰到爛苗或者病倒的芽苗,應及時鏟除,并在其周圍噴灑甲基托布津或者百菌清藥液。
3.3 播種覆土要求
待種子完全播種完成后,要對種子進行覆土處理,樹種的覆土應以蓋住種子為最佳覆土方法。種子覆土完成后,立即在苗床周圍搭好棚架,在樹種上蒙上薄膜,然后在苗床周圍涂上鼠藥,防止樹種遭受到鼠害[4]。
4 芽苗移栽及芽苗養護
4.1 芽苗移栽
待芽苗培育成功后,需要將芽苗移栽到容器中,容器材質應選用透氣透水透根的輕基質無紡布材質容器,容器的規格為4.5 cm×10 cm,容器中的土質應與苗床的土質相同或相似,待芽苗生長到5 cm左右且長出2~3片真葉時,就可以將芽苗移栽到輕基質無紡布容器中。移栽前1天,要將容器基質淋透,移栽時先將芽苗淋透,然后使用竹簽或者細木棍將需要移栽的芽苗輕輕挑起,放置在保濕的托盤中,利用竹簽或者細木棍在輕基質無紡布容器中間打一個孔,孔的深度應與移栽的芽苗根系長度相近,然后將芽苗小心放入小孔中,放置過程中應注意防止芽苗根部的泥土脫落。待芽苗插入容器中后,使用竹簽或者細木棍在芽苗旁邊對芽苗以及容器土質輕輕擠壓,使芽苗可以與容器土壤基質充分接觸,然后將芽苗以及容器淋透水,將芽苗與容器放置在電動遮陽大棚中培育。移栽時需要注意天氣情況,應盡量避免在曝曬、冷空氣入境或者大雨天進行移栽工作,最適宜對芽苗進行移栽的天氣是陰天或者小雨天氣,不僅可以防止芽苗曝曬,小雨可以促進芽苗與容器土質的充分接觸,保持芽苗土質濕潤。
4.2 芽苗養護
每個時期的芽苗養護工作各有不同,例如在培育楠木時,楠木的生長條件較苛刻,因此對楠木每天都要進行噴水工作,每天的澆水次數視天氣情況以及土壤基質濕度而定,每天巡查,查看有無鼠害或者蟲害現象。苗床所處的大棚溫度應保持在35~40 ℃,待芽苗出土后,需要定期對其噴灑尿素,視芽苗生長情況,尿素的含量為0.1%~0.3%。芽苗出土后,室內溫度要保持在30~35 ℃,防止出現燒苗現象,此后,每月利用波爾多液或百菌清交替對芽苗芽心部進行噴灑。在芽苗培育過程中,如果遇到赤霉病芽苗,可以對其噴灑托布津或多菌靈溶液;如果遇到爛苗或者猝倒現象,要及時鏟除,并在附近噴灑托布津或者波爾多液,以防擴散。待芽苗移栽至容器時,要保持遮陽大棚的通風,容器表面發白要立即噴水,防止容器缺水導致芽苗枯萎,每隔10 d要對芽苗追施一次肥,肥料應使用復合肥以及尿素混合拌勻,濃度為0.5%~1.0%,在對芽苗進行施肥后應及時使用清水對芽苗葉面進行沖洗,防止肥害現象的發生。
4.3 空氣修根
空氣修根是根據苗木的根系生長狀況對苗木的根系進行相應修整,如果容器內的側須根橫向穿過容器時,要及時對容器進行移動,使苗木根系與容器產生間隙。也要根據天氣狀況對苗木進行控水,保持容器內的土質基度濕度保持在50%左右,使苗木產生暫時性的生理缺水,達到空氣修根的目的,用以促進苗木的根系生長,增強苗木的病蟲害抵抗能力。
4.4 煉苗及出圃
煉苗一般在9月底,逐漸收起遮陽網,使苗木接收光照,逐漸增加苗木光照的時間及強度,減少淋水量以淋水時間,促進苗木木質化,增強其抗病蟲害能力,提高林木成活率。煉苗期間,為了提高苗木的抗逆性,應停止對其施肥,采用輕基質無紡布容器培育的苗木通常比普通的苗木側須根較多,且較常規苗木重量小60%左右,運輸起來較方便[5]。
5 結語
使用輕基質無紡布材質容器培育的苗木較常規基質培育容器苗重量輕約60%,有效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促進了造林工程的開展,在林業工程中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斌.容器育苗技術在林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J].現代園藝,2018(03):67-68.
[2] 禹萬清,郭志文.芻議林業生產中容器育苗技術的應用和發展[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08):50.
[3] 王曉婭,鄧志力,董靜.油松輕型基質無紡布容器育苗技術試驗[J].山東林業科技,2019,49(04):51-53.
[4] 李永峰.山西中部地區樟子松容器育苗技術[J].山西林業科技,2019,48(01):59-61.
[5] 張立剛,李友友.容器育苗技術[J].河北林業科技,2003(04):5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