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玲
摘 要 目前,我國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開始大力發展林業,并不斷促進森林資源面積提升,但是森林資源的更新力度仍然跟不上工業發展對森林資源的開發速度,森林資源日益匱乏,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基于此,探討森林資源調查的技術與方法,為森林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森林資源;調查技術;調查方法
中圖分類號:S757.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56
明確調查森林資源的分布及發展狀況,能夠為森林資源開發工作提供基礎數據。我國南方地區集體林地面積廣闊,森林資源分布廣泛,涉及千家萬戶,經營模式和經營水平也各有不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難度。對此,應根據各區域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調查技術和方法,以此提高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效率,全面分析森林資源發展情況,促進森林資源發展,為當地政府制定林業發展政策提供參考[1]。
1 森林資源調查概述
森林資源開發和利用需要遵循森林的生態規律,過度采伐或者開發天然林會造成森林資源大幅度減少,破壞生態環境,無法有效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對此,應通過森林資源調查工作,了解森林資源的發展規律,掌握森林資源的分布、數量及生長特性,為森林資源規劃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以利于編制出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方案,在保持生態平衡的前提下,滿足人類生產活動需求,促進森林資源不斷更新和發展,保證森林健康、穩定發展。
目前,森林資源調查工作通常情況下可以分為三類。1)全國森林資源調查(簡稱一類調查),從國家層面出發,對全國森林資源狀況進行全面調查,每5年開展一次。2)地方森林資源調查(簡稱二類調查),從地方層面出發,對地方森林資源狀況進行全面調查,摸清家底,每10年開展一次。3)作業設計調查(伐區設計調查),主要是了解森林資源量,對出材量以及蓄積量進行核算。這三種調查都具有一定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森林資源調查技術與方法不斷完善,森林資源調查手段和調查內容逐漸豐富,大大提高了我國了森林資源調查的效果。對此,還應進一步對森林資源調查技術和方法進行深入分析,這對我國森林資源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森林資源調查的方法
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調查對象主要為野外的山林地塊,面積廣,操作困難,調查方法主要采用樣地實測法和目測法。
2.1 樣地實測法
樣地實測法也可稱為抽樣調查法。該方法主要是對森林資源面積進行抽樣調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森林資源,通過計算分析獲得森林資源發展狀況,然后判斷全部森林發展情況。采用樣地實測法開展森林資源調查工作,具體應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1)應科學、合理選擇樣地。具體應根據林區的實際情況確定抽取范圍,并在抽取范圍中選擇邊長、半徑、面積適宜的樣地。對于確定好的樣地,可以設置成永久性固定樣地,這樣一方面能夠充分了解森林資源以往的變化情況,另一方面能夠充分了解森林未來發展趨勢。2)對樣地面積進行測量。不同的調查類型對應不同的樣地實測方法。對于“一類調查”,樣地實測法主要采用羅盤儀導線測量,在固定的667 m2標準地范圍內分門別類進行測量。在測量之前,將羅盤儀設置在樣地中心位置,然后確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連接著四個方向的對角線,根據其對角線長度確定測量位置,并且連接四個方位,形成方形樣地,對于樣地中心和頂點,需要標記出來。與其他方法相比,此種調查方法測量誤差較小,但是比較耗時費力。對于“二類調查”“伐區作業調查”,可采用標準地和角規樣地調查方法。標準地調查法可選擇11.55 m×11.55 m的方形標準地,按每木檢尺的徑階,查二元立木材積表推算結果;角規樣地調查法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用斷面積系數1.0的角規控制檢尺,調查確定材質等級并分類登記,測定各徑階樹木平均高,室內查閱相關資料和出材率計算結果,測量結果精度高,比較適合人工林,工作簡便快捷[2]。
2.2 目測調查法
目測調查法是森林資源調查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森林資源調查中應用較為普遍,可以獲得良好的森林資源調查效果。該類調查法比較適合測量位置條件差、山坡陡峭、危險地段的森林資源。采用目測調查法調查森林資源過程中,在了解樹木生長結構規律以及生物學特性的情況下,通過運用簡單儀器,分別對不同種類樹木進行測量,推算出森林資源的相關發展狀況。由此可以看出,目測調查法對調查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較高要求,只有調查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以及能力,才能更好地運用目測調查方法,獲得良好的森林資源調查效果。與其他森林資源調查方法相比,目測調查方法具有高效、簡單且成本低的優勢,可以提升森林資源調查效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專業能力較強、知識經驗較為豐富的工作人員來開展調查。
3 森林資源調查技術
3.1 地基激光雷達技術
地基激光雷達技術主要是利用高分辨率冠層測量技術準確獲取區域內的數據,通過獲得大數據信息來調查森林資源發展狀況。該技術省時省力,而且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其具體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地基激光雷達技術可以精確提取單木參數和林分參數,但是不能直接獲取非結構參數,包括樹木材質、樹齡等,因此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其他調查手段。2)地質激光雷達技術可以準確獲得3D點云數據,能夠對冠層結構進行準確分析。
3.2 無人機航測技術
無人機航測技術可以與樣地調查法結合,通過樣地調查法確定樣地的范圍,然后利用無人機獲得地面影像數據,包括密度、樹高、郁閉度以及面積等,各影像數據都可以達到較高的精度,滿足森林資源調查的要求。與其他調查技術相比,無人機森林樣地調查可以反復進行,不會對森林資源產生任何影響,而且調查效率較高。例如某林業場開展樣地調查工作中,采用無人機航測技術:1)設置無人機系統參數,采用智能航測系統,有效像素為2 430萬的數碼相機,合理設置傳感器尺寸,即23.5 mm×15.6 mm;2)根據調查要求,設計10條航線,航向重疊度80%和旁向重疊度70%,分辨率為10 cm,預計無人機飛行時間在30 min,采用pix4軟件,進行自動控三處理以及計算和平差處理等;3)用Arcgis10.1測量,對樹冠南北和東西邊緣之間距離進行計算。通過數字高程模型,獲取樹干中心高度,提取樹高和冠幅[3]。
3.3 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是一項綜合性探測技術,在森林資源調查工作中,運用遙感技術可以有效獲取環境信息,達到良好的調查效果。遙感技術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即航天遙感、地面遙感及航空遙感。遙感技術在我國航空調查過程中應用較為廣泛,與其他調查技術相比,遙感技術具有精確度高、調查成本低等優勢,可以有效促進森林資源調查效果提升。南方集體林區開展的作業伐區調查因為調查作業面積比較小,調查條件比較差,所以較少推廣遙感技術。
4 森林資源調查工作要點
4.1 加強新技術的推廣
我國科學技術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森林資源調查工作也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引進新技術,并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以不斷豐富森林資源調查技術與方法,使得森林資源調查工作更加高效準確,推動森林資源調查工作有序開展。對此,要求相關工作者加強對新技術的研究,促進技術的有效融合,并及時將科研成果落實到具體工作中,促進森林資源調查工作水平提升。
4.2 加強資金籌措
加強各地級政府以及林業主管部門對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設置森林資源調查工作專項資金,為森林資源調查工作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促使森林資源調查工作引進更多先進的技術與方法,為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3 加強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質量監督管理
林業主管部門必須加強對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審查力度,要求森林資源調查工作必須由專業的調查隊伍開展,并組織相關單位協調配合,促進森林資源調查工作有效開展。除此以外,還應加強對森林資源調查人員的培訓,特別是基層林業工作者,不斷豐富調查人員的專業知識,提高調查人員的專業能力,促進森林資源調查工作水平提升,保證森林資源調查工作質量。
5 結語
森林資源調查工作具有重要性、復雜性以及長期性,這就要求我國相關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重要性,根據我國的區域狀況,運用科學、合理的調查技術以及方法,包括樣地調查、目測以及地質激光雷達、遙感技術等等,不斷提高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效率,全面分析森林資源發展狀況,為森林資源開發和利用提供依據,從而促進森林資源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韋建海.森林資源調查技術與方法探究[J].農家參謀,2019(02):104.
[2] 馮仲科.“互聯網+”推進森林資源調查走進精準林業新時代[J].國土綠化,2019(02):16-19.
[3] 楊璟.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08):11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