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兵

摘 要 為了滿足桉樹快速生長發展的需求,促進桉樹有效生長,進一步增加木材出材量,應加大病蟲害防治力度?;诖?,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樹木園百色管理區采取人工噴粉的方式,對桉樹枝枯病常發林地的桉樹林木噴施不同種類的藥物,觀察噴施前后林木的生長表現,探索防治桉樹枝枯病性價比最高的防治方法。結果表明,噴施“高效氯氰菊酯+滑石粉”對桉樹枝枯病有很好的殺菌作用,防治效果較好。
關鍵詞 桉樹枝枯病;防治試驗;防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S451.2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68
近年來,桉樹枝枯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桉樹林地林木中普遍發生,已成為為害廣西桉樹林的主要病害之一。桉樹枝枯病病害會造成樹木嫩芽與枝條枯死、葉片脫落,特別是樹頂嫩芽枯死后,桉樹生長會失去頂端優勢,造成樹木長勢衰退,影響木材積材量[1]。
為了對桉樹枝枯病進行有效防治,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樹木園百色管理區針對桉樹枝枯病常發林地,組織實施桉樹枝枯病藥性試驗,觀察噴施不同種類藥物前后桉樹的生長表現,探索出桉樹枝枯病最佳防治藥物與防治方法,最大限度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樹木園百色管理區汪甸站,試驗樣地A地處百色市右江區汪甸鄉樂益村益屯2號林地、試驗樣地B地處百色市右江區陽圩鎮達江村那寧2號林地,兩塊試驗林地雖屬于不同鄉鎮轄區,但屬于距離較近的相鄰地塊,立地條件相近,氣候與生長環境相同,均為三年生桉樹二代萌芽純林,造林密度均為1 665株/hm2,且于2016年、2017年發生較為嚴重的枝枯病。
1.2 試驗材料
硫酸銅、石灰粉、高效氯氰菊酯、滑石粉;噴粉機、防護服、手套、頭盔,采用噴粉機進行人工噴粉。
1.3 試驗方法
2018年,對同一片試驗樣地采取同一種藥物噴施兩次的防治措施。噴施第一次(樣地A為4月13日,樣地B為4月14日)主要起到殺菌、防蟲害等效果,為新生萌芽梢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噴施第二次(樣地A為7月17日,樣地B為7月22日)為鞏固期,在高溫、高濕條件下防止病菌、蟲害等快速滋生與蔓延。
試驗樣地A噴施硫酸銅、石灰粉,配比設置為1∶25;實驗樣地B噴施高效氯氰菊酯、滑石粉,配比設置為1∶25。另設對照樣地a、對照樣地b,不噴施任何藥物,任其生長。
1.4 死亡面積和死亡率調查
觀察實驗樣地和參照樣地第一次噴施藥物前(3月)、第一次噴施藥物后(6月)、第二次噴施藥物后(8月、11月)林地桉樹枝枯病發生程度的變化,并進行數據記錄與分析[2]。
2 結果與分析
如表1所示,2018年3月,第一次噴施藥物前,兩個試驗樣地A、B及其對照樣地a、b林地桉樹均沒有發生枝枯病。2018年6月,第一次噴施藥物后,試驗樣地A開始有輕微桉樹枝枯病發生,從山腳向山腰、從沖溝向山脊蔓延,面積約0.67 hm2,病理表現為樹頂顏色變褐色,頂梢開始萎縮、彎曲,無枯死現象發生[3];其對照樣地a發生枝枯病現象較試驗樣地嚴重一些,面積約1 hm2,病理現象表現為樹頂頂端軟腐,顏色變褐色,頂梢開始枯萎。試驗樣地B未發生枝枯病,其對照樣地b有桉樹枝枯病現象發生,面積約0.3 hm2,病理表現為樹頂頂端軟腐,顏色變褐色,頂梢開始枯萎,無枯死現象發生。2018年8月,第二次噴施藥物后,試驗樣地A林地發生枝枯病現象比第一次噴施藥物后較重一些,從山腳到半山腰上、從沖溝往山脊半山腰都有發生,面積約8 hm2,病理表現為樹頂部位枯萎,側枝、側梢變褐色,葉片退綠、干枯,無枯死現象發生;其對照林地a發生枝枯病現象較6月觀測更嚴重一些,面積約10 hm2,病理表現為樹頂部位枯萎、樹頂頂梢有部分出現壞死,且有向下擴展的跡象,由上向下側枝、側梢變褐色和收縮,葉片退綠、干枯,樹干2/3以上呈現焦黃,狀如火烤,無整棵樹枯死現象。試驗樣地B未發生枝枯病,其對照樣地b桉樹枝枯病病情加重,面積約1 hm2,病理表現與對照樣地a相同。2018年11月,試驗樣地A發生枝枯病的林地有緩慢變綠的現象,頂梢和側梢開始長出嫩芽,其枝枯病發病面積減少至1.3 hm2,其對照樣地發生枝枯病的林地也在逐漸恢復,頂梢和側梢開始長出嫩芽,其枝枯病發病面積減少至2 hm2;試驗樣地B未發生枝枯病,其對照樣地b發生枝枯病的林地病情開始好轉,有緩慢變綠的現象,其枝枯病發病面積減少至0.2 hm2。整個調查期間,林地死亡面積和死亡率均為0。
在這次試驗中,試驗樣地A在2016年、2017年發生較為嚴重的桉樹枝枯病后,通過此次防治試驗數據比對,2018年3—11月,林地發生枝枯病的現象較2016年、2017年有所緩解;對照樣地a沒有噴施藥品,有枝枯病現象發生,且發病現象較為嚴重,說明噴施“硫酸銅+石灰粉”對桉樹的枝枯病防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明顯。桉樹枝枯病的蔓延與氣候有一定的關系,一般發病期在氣候炎熱的5—10月[4],11月之后停止蔓延,但會造成當年桉樹停止生長。試驗樣地B在2016年、2017年發生較為嚴重的桉樹枝枯病后,通過此次防治試驗數據比對,2018年3—11月,林地未發生枝枯病現象;對照樣地b沒有噴施藥品,有枝枯病現象發生,且發病現象較為嚴重,說明噴施“高效氯氰菊酯+滑石粉”對桉樹的枝枯病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南寧樹木園百色管理區2018年度桉樹枝枯病防治試驗,得出結論如下:1)桉樹林地噴施“高效氯氰菊酯+滑石粉”對桉樹枝枯病有很好的殺菌作用,起到了防治效果;2)桉樹林地噴施“硫酸銅+石灰粉”對桉樹枝枯病防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是很明顯;3)氣候對桉樹枝枯病的蔓延有影響,一般發病期在氣候炎熱的5—10月,11月之后停止蔓延,但造成當年桉樹幾乎處于停止生長狀態。因此,建議采用成本低且效果好的“高效氯氰菊酯+滑石粉”作為桉樹枝枯病的防治藥品,防治時間選擇在4—7月。
參考文獻:
[1] 吳道念,龍波,施福軍,等.廣西桉樹枯梢病發病規律初步調查[J].中國森林病蟲害,2017,36(03):13-18.
[2] 王緝健.桉樹枝枯病防治初探[J].廣西林業,2000(06):31.
[3] 劉月廉.桉樹枝枯病病害研究[J].中國森林病蟲,2000,19(01):6-8.
[4] 覃錫鎮.桉樹常見病蟲害防治策略研究[J].農家科技,2019(08):148.
(責任編輯:劉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