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穎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 150080)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項目的規模和數量不斷擴大和增長,編制水土保持方案是項目開工建設的前置件之一[1]。但由于一些單位對水土保持的重視程度不夠,并且對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法規認識不全面,導致很多建設項目在開工前沒有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哈爾濱市近些年來,通過天地一體化動態監管查處了很多城市建設項目,這使得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越來越得到重視。文章以某城市道路為例,探討在補報水土保持方案過程中的思路,并有針對性的提出編制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了相關法律責任,第一款明確規定,依法未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項目,或者編制的水土保持方案未經批準而開工建設的項目,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將會責令建設單位停止違法行為,并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的,將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生產建設單位直接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依法給予處分。
水保〔2017〕365號文(《水利部關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的通知》)中,對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結論的確定有明確規定,其中要求生產建設單位在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完成后,應依據水保方案及其審批決定等,組織水保驗收工作,明確驗收合格的結論。生產建設項目在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合格后,可以通過竣工驗收并且投產使用。
隨著《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GB50433-2018)的實施,對于水保方案編制要求的越來越規范,對于補報水保方案的要求也更加明確,水保方案作為建設項目開展水保后續工作和水保驗收的重要依據,對生產建設單位在建設項目的過程中,防治新增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作用。
補報水保方案在簡述項目概況時一定要明確為補報方案,在描述工程占地、土石方量等項目基本情況時,不僅要查閱前期設計資料,還要根據施工中的施工日志、監理日志等資料根據實際簡述其土石方情況、工程布局現狀及防治責任范圍。
某城市道路項目于2019年6月開工建設,并計劃于2019年12月完工,2019年11月建設單位委托方案編制單位進行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并補報,因此該項目在常規的開發建設項目水保方案編制的基礎上,根據項目實際進展情況進行調整。
補報水土保持方案時,應根據項目前期資料,如施工、監理日志,主體工程可研及初設階段的設計資料等,并結合現場查勘,結合實際回顧性的介紹項目的實際組成及工程布置現狀。對補報項目的施工進度,要介紹其施工進展情況并附照片。
某城市道路項目在編制水保方案時,主體工程已完成90%。通過現場踏查及資料查閱,地道橋工程已全部完成;道路工程完成95%以上;排水工程已全部完成;綠化工程中已完成綠化土的填筑,并且已栽植304株2.5m高云杉、235株地徑8-10cm的山丁子,由于天氣原因,綠化工程將于下一年栽植灌木并撒播種草、鋪種草皮;工程附屬設施正在建設中;裝飾工程還未進行。根據現場查勘情況,附工程現狀照片如圖1-圖6所示。

圖1 引道工程敞開段 圖2 地面未完成道路

圖3 已完成回轉道路 圖4 地道橋工程基本完工

圖5 綠化工程覆土 圖6 栽植云彩
對于補報項目的水保方案,可以簡化工程建設方案與布局評價,重點應該對實際已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中已采取的水保措施進行復合性分析與評價。已完工項目,補報方案時要根據工程的施工資料、監理資料、竣工結算資料等,對實際發生的土石方數量及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包括取、棄土場的位置、布設、取棄土方量等,如棄渣進行綜合利用,要附其相關的證明文件。對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的界定,應現場進行勘察,詳細調查和記錄已采取水保措施的位置、數量,并附佐證照片進行詳細說明。在此基礎上,對仍存在水土流失隱患的區域進行水保措施的補充設計,提出需要補充設計的區域。
對于某城市道路項目,除將道路排水和綠化工程界定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外,在現場還發現主體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實施了道路裸露邊坡密目網苫蓋,能夠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附現場照片如圖7-圖10所示。

圖7 密目網即將拆除 圖8 表土回覆已完成
對于補報的水土保持方案,已完成的施工期部分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現場調查,對已發生的水土流失情況和現狀進行分析,綜合分析后,明確各預測單元的土壤侵蝕模數,進而計算水土流失量[2]。在論述水土流失危害時,還要對已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進行分析和調查。
在措施方面,開工前編制的水土保持方案,要在可研或初設階段對生產建設項目在開發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水土流失進行綜合分析,提出完善的措施防治體系。已開工補報的項目,也要注意措施體系的完整性和整體性,不僅要對目前工程沒進行的部分進行措施設計,還要從可研入手,將主體工程設計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納入到水土保持措施體系中,并重點對已實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設情況的位置、數量和防治效果等進行分析,對仍不完善的措施進行補充設計,同時出具典型設計圖,明確設計標準、設計尺寸和工程量。
該道路項目主體工程區設計了2146m的排水管道,通過現場調查發現,施工過程中主體已實施了2000m2的密目網苫蓋,這些均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截至方案編制時,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方案沒有新增布設水保措施。綠化工程區,主體工程已經進行了對原有綠化區域表土的剝離,和新增綠化區域表土的回填,并設計了1.25hm2的綠化面積,起到保土固土的作用,均納入水土保持措施體系。方案編制時,因綠化區只進行的植樹,并沒有種草和鋪草皮,為防止水土流失,水保方案增加對裸露表土的苫蓋。水保措施的典型設計圖如圖11-圖12所示。

圖11 中央綠化帶綠化措施設計圖 圖12 兩側綠化帶綠化措施設計圖
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即為水土保持監測范圍,監測點位應遵循防治分區的全面性、點位具有代表性、監測工作進行的方便性和對于點位的少干擾性的原則進行布設。監測時間應從施工準備期開始,至設計水平年結束。補報方案的監測,對于之前的時間段通過對監理內業和施工內業等資料的調查進行回顧性監測和分析。
對于補報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本身就是按照施工圖階段進行設計編制的,因此,在后續設計方面水土保持專業無需再提出要求。但在水土保持監測、水土保持監理、水土保持施工及驗收方面均與開工前編報方案的項目相同。
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至關重要,它是建設項目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進行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礎和依據,建設單位要依法依規進行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工作。已完工項目補報水土保持方案時,核心是針對項目目前建設的情況進行分析和復核,并根據時間節點,結合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對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提出相應的管理和要求。